織布之美
織布簡介
原料種類
簡易步驟
重要過程
織布傳承

 

  傳統的泰雅族人雖然沒有文字,但他們將圖像的意義編織到衣服內,繼續傳承泰雅文化,因此,泰雅族的花紋總是複雜且多變化。早期衣服以麻布顏色和暗紅色為主,據說暗紅色是惡靈最怕的顏色,染成暗紅色的衣服再配合複雜的花紋可阻嚇惡鬼。在複雜的花紋中,織在胸前衣服的,是單一菱形花紋,這花紋就像是祖靈的眼睛,可以保護族人平安。

  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一族。就像中國漢族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久居山林的泰雅子民也有相似的生活方式:狩獵、禦侮為勇士所負責;織布、編衣與家務,則是泰雅族婦女的重要工作。 要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經過剝皮取得纖維、捻線、曬乾、漂白、染色……等繁複的過程,才能得到織布的線材。線材整經上織布機織成布後,再將布匹縫製成各類型的衣物、被褥等。 如泰雅族傳統以狩獵及禦侮的能力,來評量男子的社會地位,而織布技術的好壞,也是評鑑泰雅女子能否嫁個好夫家的重要關鍵。

TOP

  泰雅織品中,毛、麻、棉是使用較多的纖維原料,在太古時期曾經應用過樹皮、羊皮,目的只是護身避體,而這個時期一直維持許久。荷、西時期,由於羊毛的輸入,族中的服飾因而起了極大的變化。清朝至日治時期棉線的輸入,大量減少了苧麻纖維的製作,另外泰雅還有一項特殊的貝珠衣,在麻、毛成品服上縫綴乳白色的小貝珠,而貝珠的製作和傳入時間在口述中無人能回答,文獻中貝珠可能的製作者則是噶瑪蘭人,但貝珠衣製作的技術並沒有傳續下來。

TOP

•剝麻

   織布的原料是苧麻,在割下麻莖,打下麻葉之後,就可以剝麻。

•析麻、績麻

   取下麻皮後,用刮麻的工具去掉雜質,然後搓洗、晒乾。

•捻線 

  利用紡錘成紡輪把績好的纖維緊密捻合成纖線。 

•上框架 

   將織線依序的盤繞在框架上成為環狀線圈,使得在煮麻及洗麻等過程,均能使紗線有序而不至於糾結或脫線。

•精練漂白、染色

  將植物染材處理,如:薯榔及薑黃根部削皮切塊,置於木臼搗樁,去除渣淬,將紗線浸漬其中,即可染成褐色及黃色。 

•整經 

  將紗線按傳統布料織紋的排序整理在整經台上,整理完成後置換工具,再次整理經線即可上機形成縱向的經紗。 

•織布 

  泰雅織布機又稱水平式腰織機,是一個長方形中間刨空的梯形木箱,織布時婦女席地而坐,將腰帶置於腰部,藉以拉直經線,以便織布時控制經線的張力,纏繞好緯紗在紗梭打開經線開口,投梭打尾並依花紋完成布匹。 

織布為泰雅族女性重要的技能

析麻

麻線上框架 

繞框架的線活結

TOP

•選種與植栽

    ﹡選種

  先人經過長期的觀察、試驗之後,了解了哪一種苧麻最適合泰雅族人,因此苧麻有了自己基本的三種分類:泰雅苧、漢苧、野生苧,而野生苧麻的特性是莖脈容易斷,且纖維少;漢人的苧麻,出織量大且潔白,但析麻時不易劈析,泰雅族人認為這是它的缺點;泰雅的苧麻成熟時從莖到支脈都呈現紅色,出織量雖然沒有漢苧多,但以手劈析時較容易且纖維強韌,另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沒有太多的毛羽。先人從經驗中選取了以適合泰雅的優良品種之後,從採集進步到了培育栽植的方式取得材料。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的導覽人員沈中天告訴我們說:「苧麻的特色是質量輕、通風、好清洗、堅固。」而從上文即可以應證到苧麻的纖維具有韌性。

    ﹡栽植 

  苧麻成為泰雅族織品的主要原料之後,自然在種植和取纖的過程中,逐漸的累積發展出一套培苗、栽植的知識。苧麻在經過選種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繁殖的工作。種麻一般是屬於婦女們的事,有些部落是嚴禁男子參與,除了擔心狩獵時會發生危險之外,也會妨礙苧麻的生長。種麻的地方大概都是在新開地的一隅或燒墾過的土地四周。麻種有用種子培苗,但一般都是利用分株法,除非要遷移到較遠的地區,則會先收存苧麻的種子,分株時也有一些揀選的經驗要知道。苧麻一年可收穫三次,在寒冷的那一季纖維會較短小。理想的種時間是在當寒氣離開,氣溫和暖時;由於苧麻在栽植取纖的過程中,栽植者種植的技術和知識會絕對地影響到麻莖的品質,因此均會謹遵長輩的指導。

•麻纖維的製取,苧麻纖維製作的工序

  泰雅族傳統的織布線材,是取自苧麻莖皮纖維的麻線。婦女們在自家的田地裡種苧麻,採收後去除葉片、折斷苧麻莖條剝下整條的外皮。將1公尺長的竹管一端斜切,再縱剖至竹管的二分之一,作為刮麻取纖維的工具。將剝下的苧麻莖皮的一頭,夾入剖開的竹管間用力拉出,刮除肉質的部份即取得具韌性的纖維。

    ﹡收割取纖

  麻莖若是從莖部到頂梢都轉紅時,割麻的時間就到了,當收割完麻莖後,留下的地下連根會在下一季繼續成長供應,苧麻可取纖維的時間依照纖維的需要,從轉紅直到結小穗,這段時間都可以採收苧麻。採收時依織者可以處理纖維的量來估計,每一天割多少,手邊的處理好之後,再割取一些,如此直到全部採收完畢,由於日常工作勞動的需要,因此織物的纖維必須經得起摩擦、搓揉,必須是十分強韌。苧麻的成長一般需要三、四個月圓以上,也就是說三、四個月以上的時間,等到三~四個年的週期結束之後,就必須要換耕地,而麻園也就跟著遷移了。

    ﹡刮取纖維 

  在割下麻莖,打下麻葉之後,就可剝麻了,先從底端試折到不會完全斷裂的地方,也就是在底端大約一掌左右的距離折開麻莖,取下麻皮,而取麻纖則要使用到刮麻的工具,利用鋒利的邊刮去表皮纖維以外的部分,刮除麻纖維上的雜質,取下的纖維綁成小束收集,以備下一個步驟之用。以前這些工作在傳統的習慣中都得要女人在田園裡完成,這些工作是絕不可以在家中進行,必須在田間工作,且利用做完糧田的工作後,剩餘的時間處理,另外對於要製作較精細的布料,必須在取纖維後,先精選出細而長的纖維單獨處理。

席地利用刮麻器剝麻纖

分離出苧麻的韌皮纖維

•洗滌脫膠去雜質

  取下一束束的纖維之後,可以到附近清冽的小山溝、小溪流裡搓洗、浸泡,以去除黏附在纖維上的雜質,經過多次反覆的搓洗之後,用布包裹擰乾,再以適當的力氣在地上摔打,目的是鬆解原本交雜在一起的纖維,以利下一個工序的進行。因為麻莖裡含有大量黏稠的膠質,利用反覆不停搓洗、踩踏的方式快速地脫去膠質和雜質,另一個方式則是將線盤起來,放入加了草木灰的灰水中練煮,加蓋並注意水的充分,水沸騰之後,偶而要翻動,以便使纖維都能均勻的脫膠。經過脫膠去雜質後的麻纖,要再經過擰乾、打鬆、曝曬的過程,待乾了之後就可以開始製線了。

取下的麻纖,清洗膠質

使用草木灰漂白、去雜質

去膠、打鬆、再曝曬的麻纖

•製線與染色

  將取得的纖維曬乾、捻成線、紡紗,再放入柴火的灰燼水中搓揉,漂白後以水洗淨、曬乾。取部分線材染色後再曬乾,作為配色用的線材。根莖長得像地瓜的裡白葉薯榔,是泰雅族最重要的染料植物。取其塊莖敲碎後,與麻線齊煮再曬乾;如此步驟重覆二次,就可將麻線染成茶褐色。 漂白過的淡米色麻線與染成茶褐色的麻線,透過婦女的巧手,就成了泰雅風格的圖騰,以及屬於各部落特有的紋彩。

     ﹡麻線的製作

  泰雅的製線技術至今還是採用手工搓合的方式,主要製的紗線以麻為主,基本上毛線和棉線都是以成品的方式輸入,除了要將毛線或棉線合股加粗或拆解為細線之外,不會再做其他的加工手續。所以製線是以麻為主,但是要將苧麻從纖維紡成線,這中間有幾項看似簡單,但是需要經驗和功夫的重要製線的工序:搓線、析麻、捻線、上線架、漂白、舂線等。而泰雅人衡量織者織布技術的優劣,也與此技藝的優劣相關。因為紡捻後麻線的粗、細,直接影響著織物成品的經緯線的品質,而搓繩、析麻、績麻全靠人完成,捻線則要借助紡輪的工具(它們的功能就是將鬆散的麻纖維,捻成強韌連續的線)。

     ﹡染色

  早期先人對於織物的染色,多半是使用天然染料,也就是從植物的的根、莖、或葉片中萃取出色素,形成染料,然後染色。脫膠精練後的麻線,若是需美化裝飾時,就要經過染色製造效果。染色是由染料在染製時,色素分子經由化學或物理的吸附作用,與被染織物的纖維組合,進而改變了纖維的顏色。對於染色植物,泰雅的祖先從採集、製料到使用,這中間經由許多的嘗試也累積出許多經驗和知識,因此在技術上使用過浸染、套染、媒染等多種方法去改變纖維顏色,但基本上泰雅是以染紗線為主,極少是織成布然後染色。族人對色彩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分類和認識,從已知利用媒染、套染等的技術看來,在未輸入七彩的色線之前,曾經將許多的植物加以應用才是,而今大半的技術都在時光的流逝中消失了。也曾有過一小段時間,流行過使用化學染料,由於染料處理的知識和經驗不足,因此脫色、混染使服裝不美觀的情況出現,後來又因為色彩豔麗的化學染色紗愈來愈方便,植物染色和自己染色紗的機會便愈來愈少,終而消失。

            ﹟媒染

  植物染料分單色性染料與多色性染料,單色性染料不須藉助媒染即可著色;而多色性染料卻須藉媒染物才能顯色,而且隨著不同媒染劑的介入,便可以轉變色相。所以添加適當的媒染劑不僅可增加著色,提高顏色的鮮明度,甚至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的色彩。舉例來說,台灣早期,相思樹、薯榔、檳榔都是常用來染衣物、魚網的原料,以相思樹為原料的染法即為「相思染」,現在經過試驗知道,藉著相思樹枝、葉和樹皮與不同媒染劑的組合,可得到不同色彩。媒染劑的種類很多,而且還在不斷的試驗中,但是許多化學媒染劑都有毒性,在安全上和廢水處理上須加以考慮。「黃色系植物染料的蠶絲染色研究」報告中所使用的醋酸鋁、醋酸錫、醋酸鉻、醋酸銅及醋酸亞鐵等為日本工藝染色界所推薦的安全性醋酸系金屬媒染劑,另外天然黑土、茶花灰水、鐵鏽水、酸梅的發酵汁及醋、鹽等,皆可為媒染劑的參考。

            ﹟套染

  植物染欲得到間色時,通常須以套染的方法,即須分次染色;另外,不同植物間的組合也可使色彩更多變,以萬壽菊為例,萬壽菊所染的顏色為正黃色,但若與洋蔥套染可得深金黃色;與相思樹套染呈紅豆色;與檳榔套染呈栗紅色。

•織布     

  製得麻線後,以傳統的織布器材紡織。織布的機具包括一個「理經架」用以整理線材、設計紋路,以及一組織布用的木造工具。 理經架通常選取長方形檜木作為底座,分別於上方的中央與兩端挖洞,中央的洞中置入Y形的枇杷枝幹,兩端洞中放入圓棍形的櫻花木。婦女們憑藉著簡單的三根木頭理線,同時將這塊布的花紋設計於其中。隨著雙腿的屈膝、伸直,桂竹製的梭子在上下二層織線間來回遊走,經線與緯線交織著婦女們的巧思,部落的紋路於是漸漸成形。

織布機,又稱水平式腰織機,先把整理為經線的一端套到踏板上,用腳撐起固定在牆上,另一端綁在腰部,利用腰和腳的力量調整經線或鬆或緊,然後把纏在梭子上的緯線,依設計之圖案,穿過已整理好的經線,再用木製刀狀打棒一根根把緯線壓得密實。然而使用這種織布機的壞處就是,織布者容易駝背。

TOP

      

•尤瑪•達陸守住泰雅傳統文化 

  苗栗泰安鄉象鼻部落的泰雅族婦女,正一邊織布,一邊哼著織布歌,她們所成立的野桐工坊現在已是原住民社區產業營造的標竿,很難想像這樣的場景,曾經因為九二一震災而面臨斷層,許多老祖先留下的織布技法,更差點失傳。 

  「為什麼要學習織布?」是許多外人的疑惑,如果不是為了嗜好,那麼學習織布後,又不能馬上進入市場換得金錢,必定是有一種深刻的意義,那一種深層的文化意涵,是讓在苗栗泰安鄉山上象鼻部落的野桐工坊執著地走下去的原因,而所有的基礎則源自於泰雅族的女兒尤瑪•達陸。 

  最早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地方編織館擔任技術員的尤瑪,曾經擔任「編織技藝重現」活動策劃,四處找適當的編織示範人員,也讓她意外的發現,原來自己的外婆保有這項幾乎已經失傳的傳統技藝,也許是生命轉彎的時候到了。三十歲的尤瑪決定放下一般人眼中公務員的優渥生活,重新回到山上的部落,一邊田野調查,一邊搶救已經被遺忘的泰雅族傳統編織技藝,在平均學歷只有國中二年級的苗栗原住民來說,尤瑪輔大織品服飾研究所的碩士學歷是少數中的少數,而放棄公務員資格回到部落種植苧麻,學習編織技藝,對於族人來說更簡直是異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