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航運

 |航運概況

藍色公路 

 

 

  基隆河中、下游因為水量足、河道平坦,是台灣少數能通航的河流之一,它也是足以代表台灣北部早期航運的河川。

  在日據時代以前,中型貨船可以從淡水溯河而上到達汐止,小型舢舨可以到達暖暖。至於暖暖以上因為水量少、河道高低起伏大、多礁石,不能通航。

  正因為基隆河能通航,在鐵路、公路不發達的年代,基隆河沿岸是台北地區較早形成聚落的地方。當時的煤炭、茶葉、磚瓦、樟腦及其他農產品都靠基隆河運送。基隆河沿岸的早期聚落如錫口、水返腳、內湖庄,南港都曾經有何運的碼頭。

 

 


 

 基隆河航運概況:

  根據「基隆河河道及河運變遷」一文的分析,基隆河的航運興衰大概可以歸納成下列幾點:

1.明朝清初的時候,基隆河水運可以從淡水河通到暖暖,再換陸路到基隆。

2.清朝末年,基隆河仍然是基隆到錫口、基隆到至大稻埕之間貨物及人員運輸的主要航線。

3日據時代初期,在1910年台灣北部因為颱風的關係,淡水、基隆等河溪因豪雨不斷,上游沖刷帶下大量泥砂,使淡水河淤塞過半,造成機動帆船、小火輪無法通行。此後,基隆河還可以航行20石的木船、帆船及竹筏等,航運之盛況仍然不衰。

4.日據時代末期,基隆河因上游瑞芳礦區金礦、煤礦之挖掘,林地面積日減,水土保持不佳,造成經常山洪爆發,砂石順流而下,河床因而淤淺。不過當時仍然可以通航木船及竹筏,汐止到南港沿河的茶葉、農產山產,以及內湖的磚瓦都還依基隆河轉運到台北各地。汐止、內湖、南港、松山等地的也經常依靠小船往返。台北與基隆間鐵路開通後,河運才日衰。

5.台灣光復至民國81年,鐵路及公路開通後,河運已經被取代。但是下塔悠與北勢湖之間,仍然有基隆河渡船來往,是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古渡頭,直到81年底仍有引擎推動的木船接渡,一次15元,是往來內湖方便交通工具。河道填平後,已不見蹤跡。

 


松山錫口碼頭舊址

大佳碼頭的觀光遊艇

 


 

  關渡是基隆河航運的門戶,早在兩三百年前,就有平埔族原住民筏著獨木舟,載運鹿皮和漢人交換糖、鹽及陶罐。

  舊名錫口的松山,曾經是基隆河沿岸最繁華的河運港口。早期的錫口是從艋舺、大稻埕通往汐止、基隆、葛瑪蘭的必經之地,航運地位更是重要。根據史籍記載,在航運最發達的時候,光是錫口附近就有多達10個渡船碼頭,現在的長壽橋、成功橋、彩虹橋、玉成抽水站,都是以前的碼頭舊址。直到光緒十一年,劉銘傳擴建基隆到台北的公路,並修築完成基隆到台北之間的鐵路,錫口的航運才逐漸沒落。

  老漁民張福來曾經述說幾十年前的基隆河航運狀況,那時經常可看到紅頭船載運內湖生產的磚瓦,到淡水或大稻埕,每艘船可在二、三卡車磚瓦。

  暖暖是基隆河航運的終點,當時大船停靠水返腳小船可達暖暖。清朝以前,石碇、平溪一帶出產的大菁染料、茶葉、木材等商品,經由人力挑到暖暖,再轉運到淡水、大稻埕。

 


 

藍色公路:

  臺北市「藍色公路」是專為觀光休閒而開闢的航線,在93年2開航,目前有淡水河、及基隆河遊河的2條航線。隨著市政府對水岸景觀的不斷投入改善,還有旅遊業經常推出新式遊河玩法,現在每月平均載客從初期的2,500人次,到目前每月平均載客已經將近7,000人次。不久以前剛啟用的「大河之戀皇后號」,斥資1.5億元打造的豪華郵輪,成為淡水河有航運史以來最豪華的遊船。

  目前旅客可以在大稻埕、大佳及關渡碼頭三處乘船。其中,基隆河航線有大佳碼頭單點進出遊河、大佳至圓山碼頭2條航線,不過圓山碼頭目前正在整修中。大佳航線由「海天遊艇事業公司」經營,只有假日才有船班,船舶種類和票價如下:

 船舶種類

票價 

 台北之星16號

(80人座遊艇)

 日間:

全票120元,半票60元

夜間:

全票150元,半票75元

 棒棒糖號

( 14人座快艇)

 日間:

全票150元,半票75元

夜間:

全票180元,半票90元


參考資料:

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柯帕著,遠足文化出版。

2.台北市政府交通局網站

3.「藍色公路清涼出航」,台北市政府交通局編印。

4.「基隆河河道及河運變遷」,金鵬緯、張涵苺、藍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