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凱達格蘭族平埔族人以農、漁、獵為生。他們沒有文字、日曆,完全依照大自然的變化作息。他們是母系社會,因為農耕和工藝技術落後,糧食的生產量很有限,因此聚落的人口不多。
塔塔悠又分為「上塔悠」和「下塔悠」;上塔悠位於松山以西,從六號水門進去右邊一帶;下塔悠在松山機場北面、撫遠街尾、濱江街堤防交叉口一帶。這些原住民濱河而居,靠著捕魚、獵鹿和農耕為生。
下塔悠是漢人最早進入松山開墾的地方,清康熙中期,泉州人許建總進入塔塔悠拓墾,於是形成了塔塔悠庄,位置就在基隆河畔的莊敬里和精忠里北半部。因此,早年居住在這裡的住戶以許姓為主,後來才慢慢有外姓人戶遷入。
從我們的國中社會課本中得知:在清朝漢人拓墾時,常以承租、通婚、強佔等方式,取得平埔族的土地。在漢人剛開始移居錫口的時後也是一樣,平埔族人拿著他們捕獵的野獸、漁獲與漢人交換米糧等生活物資;那時候,漢人和平埔族人彼此和平相處。後來因為爭奪生活空間,開始發生衝突。聰明的漢人總是一步一步的侵占平埔族人的土地,單純的平埔族人當然不是漢人的對手,於是逐漸遷移,土地慢慢的全部落入漢人手裡。如今,「塔塔悠」已成為歷史了,這片先民辛苦耕耘過的土地,也早已經失去了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