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的足跡

平埔族

西荷統治

漢人移入|

平埔族消失

 

 

 

  

        最早居住在基隆河的人是誰呢?

  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臺北盆地早在史前時代,便有先民居住,目前已經發現的八十多處史前遺址,大多位於盆地邊緣的山區。基隆河沿岸由於遠古時代是湖泊的範圍,並沒有人類居住,直到17世紀才有先民活動的記載。

  清朝到台灣開採硫磺的郁永河,在他寫的「稗海遊記」中,以及日本歷史學者伊能嘉矩的日記,都介紹了基隆河先民生活。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了解:平埔族是基隆河沿岸最早的居民。 

 

 

郁永河及伊能嘉矩的書

 

 

 

 

   為了對平埔族先民有更深入的瞭解,除了道誠品書店翻閱相關書籍以外,我在媽媽的陪伴下,參觀了凱達格蘭博物館。


一 、平埔族原住民:

  凱達格蘭平埔族人便是臺北盆地的原住民,大約2000年前,他們就開始出現在在河岸,靠著漁獵、耕種雜糧為生。根據西班牙傳教士愛斯基委在「臺灣備忘錄」的記載,西元1632年(明崇禎5年)佔據淡水的西班牙人組成80人的探險隊溯淡水河而上,在基隆河沿岸發現了凱達格蘭族原住民,這是基隆河最早的原住民記載。

 

 

 

 

 

 媽媽陪我看原住民展覽

 

 媽媽解說平埔族原住民分佈圖

 

 

  日本人伊能嘉矩1900年出版的「台灣番人事情」將基隆、淡水的平埔族歸類為凱達格蘭族。平埔族大約在臺北盆地建立了30個部落。清康熙21年,漢人郁永河到臺北來採硫磺,在他的「裨海遊記」中記載了「淡水二十三社」凱達格蘭族原住民,其中基隆河沿岸就有毛少翁(士林)、南港、答答攸(松山)、里族(松山)、房仔嶼(汐止)等聚落[1]。

  不久以前,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了「康熙台灣輿圖」摹本。原圖繪製於清康熙年間,是現存臺灣地圖當中,最早的山水畫式彩繪地圖。這張圖大約是在清康熙38年到43年 (西元1699年-1704年) 之間畫的。在圖中的基隆河沿岸,清楚的標示了平埔族「大浪泵社」、「答答攸社」和「峰仔峙社」,分別在今天的大同區、松山、汐止。

 

 

 

 

康熙台灣輿圖(局部)(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凱達格蘭族原住民沒有文字,歷史學家根據他們的遠古傳說,判斷他們原本從其他國家漂流至貢寮一帶,後來因為人數逐漸增多,便往台北盆地發展。他們在」士林建立了「毛少翁社」,另有一部份族人繼續沿著基隆河在松山建立「錫口社」,以及在大龍同成立「大浪沯社」,在松山內湖間形成「里族社」和「塔塔悠」社;最後到汐止建立「峰仔峙社」。

     這些凱達格蘭族平埔族人以農、漁、獵為生。他們沒有文字、日曆,完全依照大自然的變化作息。他們是母系社會,因為農耕和工藝技術落後,糧食的生產量很有限,因此聚落的人口不多。  


二、 西荷殖民統治

  到了17世紀,西方國家開始入侵臺灣,臺北盆地的先民生活才開始有文字記載。

  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南但是對臺北盆地幾乎沒有影響。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基隆,並且將勢力範圍擴展到淡水。1632年,佔據淡水的西班牙人組成80人的探險隊溯淡水河而上,在基隆河沿岸發現了凱達格蘭族原住民。這時候,西班牙人很積極的向原住民傳教,並且辦教育,希望以臺北為據點發展勢力。據說,基隆河上游的「三貂角」地名來源,就是西班牙人命名的(Santiago)[1]。

  1642年,佔據台南的荷蘭人北上將西班牙人趕走,臺北盆地就落入荷蘭人手中。荷蘭人純粹將臺灣當作殖民地,他們在台北開採硫磺、煤礦,並且對原住民剝削。當時臺北已經有不少漢人,荷蘭人也巧立名目徵收重稅。直到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才結束西方外族的統治。


三、 漢人移民

  在西荷殖民統治時期,原本臺北盆地已經有不少漢人開墾,可是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後,將經營的重心放在南臺灣,加上清朝禁止漢人渡台,使得臺北盆地的開發停頓下來。

  漢人真正開始大量移民臺北,是在18世紀初年的時候。1683年,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大約在康熙40年間(1701年),因為南臺灣天災頻頻,漢人開始有組織的北上開墾。1709年,漢人陳賴章開墾「大佳臘地方」(中正區),是目前發現最早的一份拓墾紀錄。

  林秀俊是基隆河沿岸開墾的重量級人物。康熙59年,林俊秀擔任淡水社通事,娶平埔族女子為妻,開懇內湖等地,讓內湖地區逐漸繁榮。等到臺北盆地開墾得差不多了,漢人就逐漸向基隆河中上游發展。

   基隆河沿岸的內湖、松山地區,大約在清雍正年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開墾,南港地區的開發稍為晚一點。到了乾隆年間,這些地區都已經形成頗有規模的聚落,乾隆22年松山慈佑宮興建落成,可見當地已經相當繁榮。

   康熙51年(1712年)在基隆河口的關渡,由漢人與平埔族人合建了媽祖宮,顯示當時漢人與平埔族人已有密切關係[1]。到了19世紀初,凱達格蘭族已經十分漢化了。

  基隆河沿岸的內湖、松山地區,大約在清雍正年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開墾,南港地區的開發稍為晚一點。到了乾隆年間,這些地區都已經形成頗有規模的聚落,乾隆22年松山慈佑宮興建落成,可見當地已經相當繁榮。    早期原住民居住的地區,大多是青山綠水,靠著栽種雜糧和獵捕野鹿,生活自足。漢人到達基隆河開墾的時候,林地逐漸變少,讓原住民賴以維生的野鹿消失,


四、平埔族的消失

平埔族消失的第一個原因,是大量的通婚,尤其在康熙年間實施海禁,不允許家眷來台。在台的漢人只好就地娶平埔族女子為妻,有一句古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正式描述這種現象。

第二個原因,是平埔族的聚落不斷受到漢人的入侵而四處遷徙,加上漢人優勢的農耕生產技術,讓平埔族無法維持原有聚落,逐漸失去他們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根據「臺灣平埔族史」書中的資料,在民國45年的時候,臺北市還有約350位平埔族原住民。

據松山老居民說,目前松山基隆河邊、撫遠街底姓潘的人家就是平埔族後裔。

五、日據時期

     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開始半世紀的日據時代。日本人有計畫的在台北地區興建鐵路,公路,改變了都市發展的重心。在這以前,台北沒有完善的公路,鐵路也只有劉銘傳興建於光緒17年(1891年)的基隆到臺北一段,因此河運是主要的交通方式,造成沿河村鎮的發展。

參考資料:

1.「說我故鄉」,民86,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2.「台北城的故事」,臺北市政府新聞處編印

3.「臺北市地名探索」,洪英聖,時報出版

4.「臺灣平埔族史」,潘英,民85,南天書局

5.「臺灣平埔族史」,潘英,民85,南天書局

6.國中社會課本第二冊,翰林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