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治前期(1895-1911年)日本人曾經在台灣興建了八所神社,其中包括台北州的台灣神社、宜蘭神社、台北稻荷神社、基隆金刀比羅神社(1915 年改為基隆神社),臺南州的開山神社,高雄州的高雄神社,台東廳的台東神社,花蓮港廳的吉野神社等。國家神道,即是神社神道,共分五種階級,有官幣社、國幣社,此各分大中小三級,縣社、鄉社、無格社。由維持團體等級不同而區分。 金刀比羅的意思其實指的是(金毘羅),(金毘羅)是梵文翻譯而來,(毘羅也寫做比羅,毗羅等等)。而金刀比羅神社原是日本信仰供奉海上守護之神,所以金刀比羅神社大多座落在漁港都市,例如蘇澳、基隆及高雄。當初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為了促進新建港口之繁榮以便推行漁業移民計畫予以日本漁民優厚的條件,所以「金刀比羅大神」的信仰就隨著漁民的移入而傳進台灣。 而後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並消滅臺灣信仰中廟宇。日本政府在田寮運河兩岸興建神社及引入日本本土各式各樣的宗教派別,一方面供在基隆日人心靈的寄托,另一方面也利用宗教的影響力控制台灣人民。 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神社是日本人統治權柄所到之處最神聖的地域,。宣統三年三月建基隆神社,為日本居民紳商捐建,寺護航海神,在小基隆山(現中正公園)興建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原名「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大正三年(1914年)增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更名為「基隆神社」,1936年三月,升格為縣社,增祀天照大神一座,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能久親王合一座,共計三座。 台灣光復後,基隆市政府將神社改為忠烈祠,祭祀國民革命烈士,每年春秋二祭,後堂則設有華民族始祖黃帝,延平郡王鄭成功神位,基隆忠烈祠可說代表了不同歷史階段,國家意識形態的轉變。
目前主建築物的形勢已經改變,但基座和階梯仍保留原有樣貌,門前還有舊日高麗犬的石像,十分古樸可愛。忠烈祠前還有胡氏手執的波羅蜜一株,很有歷史價值。
忠烈祠遠觀。
忠烈祠的象徵。
今昔之感 天照大神(Amaterasu-o-kami),神代傳說日本皇室的始祖,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以上三位神祈皆新附擴地先住民族群之首領神代傳說人物,能久親王即乙未割臺之役,以中將近衛師團長兼征臺司令官,病死於臺南,又一說法是在南部挺進中中伏殞驅之皇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