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二沙灣砲臺,即所謂的海門天險,位於今中正路的民族英雄墓對面山上,列作第一級古蹟,由姚瑩所建,且由羅大春修築。

  而其在1884年只不過是位於海岸邊的小型直射式砲臺,1895年,日軍的照片和地圖中即出現此砲臺,因此確定其建於18851895年之間,由其兵力配置及砲位名稱等資料研判可能是劉銘傳建立於1886年的新式砲臺。

 

 

海門天險入口處。

進入砲台注意事項。

全區導覽圖。

往砲台之幽徑。

歷史沿革


1884
年,清法因越南引發戰爭,法國垂涎基隆之煤礦,故清廷急命劉銘傳督辦台軍務,調南部二營兵力五百人北上守基隆。同年八月三日法國首相派孤拔提督指揮艦隊前往台灣,命其佔領基隆煤礦,五日法艦向基隆開砲,後法軍於大沙灣登陸,並佔領部份陣地,次日,基隆守將章高元、蘇得勝、鄧長安等夾擊成功,將法軍擊退。

砲台內的防空洞。

=

由海門天險遠眺基隆港。

 

其之由來,有兩種版本-


其一為基隆市政府在役政公園製訂之簡介:                            

「本古砲據內政部委託楊仁江所做之《台灣地區現存古砲之調查研究》一書記載,本砲系英製八吋阿姆斯脫郎後膛鋼砲,約製造於一八八七年,原座落位置為基隆市中山區白米甕砲台,本有三尊,現僅留此尊,砲體上之砲口下及右砲耳有鐫刻數字。

  砲身為鋼質,砲口為壺口式,為後膛裝砲,砲膛形式係線膛,砲閂為直式已遺失。 砲口口徑內徑二十 四公分,外徑四十四公分砲身總長五五五 五公分 ……

  民國八十二年(西元一九九三年)七月間,因三軍慨然回贈,遷置於中正公園梅園現址。」

  此簡介為市府設於民國八十三年元旦。

  另一版本,為三軍大學刻在砲身之銅牌上:「本砲係於清光緒十四年,由巡撫劉銘傳聘請德國工程師,設計安裝於基隆要塞白米甕砲台,至清光緒二十一年,因中日甲午之戰,隨台灣之割讓而由日本侵佔,改屬日本台灣要塞,迄中華民國三十四年,我國對日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後,本砲後由我接管,隸屬基隆要塞,至四十六年,該要塞撤消,本砲同時報廢,於五十八年春,承基隆市府贈與本校留念。

  本砲諸元:製造者德國克魯伯兵工廠,口徑八吋,砲種加農砲,最大射程八三二五公尺,  有效射程約五千公尺,砲彈威力直徑一五零公尺……。」

 

古砲。

 
砲台由來


  此砲臺出現好幾種說法,更有兩大問題:一、是劉銘傳時代的德製克魯伯兵工廠出廠的,是英製的阿姆斯脫郎後膛鋼砲? 二、是一八八八年即安置在基隆白米甕砲臺,或是日俄戰爭日軍的戰利品,才安置在白米甕砲臺? 

      其實第一個問題已水落石出,已由古砲專家鑑定為「英製的加農砲-八吋阿姆斯脫郎後膛鋼砲」,但第二個問題仍有待釐清。

  而這門古加農砲光復後仍放置在中正公園,但卻遭人為破壞,後移贈三軍大學,才使其稍作休養,而二沙灣砲臺,除了為目前全台僅存之清代巨砲,據研究台灣現存古砲的楊仁江教授表示,也可能是台灣僅存的英國製大砲,但若不加以珍惜,則無法避免毀壞的一天。

在海門天險山下有法國公墓與民族雄墓,標誌這段中法戰爭的歷史。

法國公墓

法國公墓位於民族英雄墓附近,其由來大略是清光緒十年,因越南主權的爭奪,法軍侵犯基隆,與清兵激戰八個月,當時雙方死傷慘重,分別葬於海門天險山腳下,即目前的法國公墓與民族英雄墓。
明治四十二年,法國政府在日本政府同意下,於現址重修法國公墓,表揚當年客死異鄉的軍人。
法國公墓於一九八五年整修後,一九九九年一月對外開放,並設為市定古蹟,現公墓內有多處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