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舊監

前言

  嘉義舊監獄是台灣在日治時期放射狀監獄的代表,雖然不是最大最完整,但也是台灣目前碩果僅存的,其建造的人力主要來自受刑人,而這也是日治時期監獄建造的特色,舊監對台灣的獄政史十分重要,其他如建築形式、空間設計、構造工法也都具有特色,舊監保存了日本人那一絲不苟的民族特質,從舍房的建造到下水道的設計,日本人講求完美在舊監身上就可以看出。舊監內部的設施保存完善,硬體、軟體皆可以用來做為人民的法治教育、人權演進的教材,從建築專業施工、歷史、設施到成為嘉義市的重要地標、對當地居民的影響,這些都突顯了舊監的價值,而這些價值需要也值得被保存。

地點


(舊監鳥瞰圖)
(圖片來源:陳世岸先生提供)

  嘉義分監(即嘉義監獄舊址),位於嘉義市維新路140號,總坪數1520.08坪 (5025.07平方公尺),在當時這個地方叫做「山谷頂」,是屬於較偏僻的地區,而這也符合稍稍遠離市區又靠近山區的原則,這樣在運送犯人可以較為快速也可以隔離犯人。現在舊監已位在市區中心,北面有嘉義大學,南側有舊監宿舍區,則東側原是舊監外農場現已成了嘉義地檢署。

建築

美國賓州監獄
(美國賓州監獄)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舊監採用賓夕建築法,其特色是扇形舍房,以及能夠以最少的人員管理犯人,但它並不完全採用賓夕建築法,會這麼說是因為賓夕監獄是完全獨立式舍房,而舊監沒有如此,所以也能說日本採用賓夕建築法再加上自己的經驗、地方的民情來建造舊監。另外,舊監靠近阿里山,所以極大多數的木材原料都是取自於阿里山的珍貴木材(扁柏、紅檜、杉木、檜木)。

構造

太子樓與磚木混合造的勇舍
(太子樓與磚木混合造的勇舍)
(圖片來源:本小組拍攝)

  舊監的建築構造代表了台灣建築技術的演進,從單純的木造→加入磚塊的磚木混合造→較複雜加強磚造→加入混凝土的RC造→再來就是木造和RC造一起的混合造,構造在設計時也考慮了特殊的象徵性,例如大門高大而厚重象徵著威嚴。

  • 木構造:EX:中央台、病舍、第一、二、四工廠
  • 磚木混合造:EX:行政大樓、智、仁、勇舍
  • 加強磚造:EX:行政區廁所、管理宿舍
  • RC造:EX:入口門樓、日新堂
  • 木造RC混合造:EX:第三工廠

特色:

雨淋版跟斜撐
(雨淋版跟斜撐)
(圖片來源:本小組拍攝)

  舊監有許多特別的建築材料、建築法,有些是因應嘉義的自然天候,有些是建築技術的進步,有些是日本的傳統建築,例如:

  • 光面鋼筋-RC混凝土:見證了技術的演進,早期是從光面鋼筋演變到現在的竹節鋼筋。
  • 雨淋版 :日本的常用木造外牆建。
  • 竹木舞壁(稻草混凝土):日本傳統工法,外部木料當框架,內部是由竹子編成網狀而成。

RC混凝土構造
(RC混凝土構造)
(圖片來源:本小組拍攝)

  • 太子樓:日本傳統建築,具有採光、通風等功能。
  • 斜撐:是為因應嘉義頻繁的地震所建,能夠有效的支撐建築體,以免建築倒塌。


資料來源:

本小組研究整理

嘉義市定古蹟嘉義舊監獄修復調查及再利用調查研究書籍

蘇明修、劉銓芝等及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2004,《嘉義舊監獄修護調查及再利用規劃研究》,嘉義縣:臺灣嘉義監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