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祈堂路53號的勸濟堂,為一歷史悠久的閩南式傳統廟宇建築,其坐南朝北的坐向,背靠茶壺山,前有內九份溪流入陰陽海,在群山環抱之下,地理位置之優越可見一般。
勸濟堂為三間二進式的傳統建築,正立面的橫向佈局為「間」,換言之,開幾個門就是有幾間,側立面的縱向佈局為「進」,也稱為「落」,勸濟堂三問兩進式的格局,以規模而言並不大,但倒也是一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廟宇建築。

        從建築主體的部分看勸濟堂,是以主祀神的位置做為中軸線,採建築物左右兩邊,相互對稱的形式呈現,在空間的配置上,亦遵循傳統營造法則,分為三川殿、迴廊及正殿,三個主要空問,另外還有拜埕、天井、左右廂房及後殿等,基本活動空間。 

        由於木架構系統為中國傳統建築的主流,地形氣候的彰響,造就了木構造屋架獨特風格,因為木頭材質的可塑性較高,能有較為豐富的變化,再結合石頭材質穩固的特性,相輔相成之下,兩者巧妙的融合為一,形成中國傳統建築的基本結構。

木構造屋架,指的就是屋身的木結構,其組成構件有:

(1)柱:支撐空間及傳達屋頂重量的垂直構件。
(2)樑:平行於進深的水平構件。
(3)枋:平行於面寬的水平構件。
(4)輔助性的小構件:斗、栱、吊筒、雀替、座斗或瓜筒等。
        所以樑柱構造就是依靠柱子和樑,來支撐屋頂的重量,並運用平行於進深的樑,和平行於面寬的枋,彼此搭接,以防止傾斜,因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架構,其最大的特徵,就是牆面不具承重的功能,故中國建築有「牆塌屋不倒」的說法。樑柱構造的組合方式,可分為三種:穿斗式、抬樑式和疊斗式。

穿斗式:

        是直接以落地柱頂住檁木的架構,柱徑較小,柱間亦較密,柱與柱問以橫向的構件(穿),將架構串聯起來,防止位移的發生,此架構方式在建築物兩側,可以增加牆壁(山牆)的抗風能力,但惟有門窗的設立較為受到限制。此穿心式的建築結構方式,多半出現在季節性風較興盛的南部地方,例如:台灣的嘉義和南投。

抬樑式:

        係利用下層樑抬上層樑的架旨構方式,是一種減省室內豎柱的方法,由於承受的力量較大,消耗的材料反而比穿斗室的架構更多,所以木料較粗,北式建築、大型府第、宮殿及廟宇,多半採用富麗堂皇的抬樑式建築結構方式。樑架上有斗栱者稱為為「大式」建築;樑架上沒有斗栱的就稱為為「小式」建築。

疊斗式:

        其基本構造與抬樑式構相似,但裝飾的意味較濃厚,形式為繁複華麗,以樑上層層垂直交疊而成的斗栱,支撐檁木的重量,在疊斗與疊斗之間設置通與隨,以增加穩固性的功能。疊斗式架構利用垂直而上的小構件(斗和栱)來承接標木,此做法較為柔性,但為強化其作用,便於相鄰兩組垂直構件的位置上,增加橫向的輔助構件,例如:通隨、看隨、束隨、束仔、束尾、頭白及雞舌,這些都是疊斗式架構裝飾上的特色。疊斗式架構為閩南地區特有的建築方式,常運用於廟宇和大宅,勸濟堂即是屬於此種類型。

        勸濟堂的三川殿為深九架檁的空間,其棟架採「二通三瓜」式,由二根通樑和三個瓜筒所組成,而正殿則為進深十一架檁,及「三通五瓜」式的結構,此於勸濟堂有一相當罕見的特色就是,凡瓜筒的位置,皆由座斗的形式取代,其雕刻題材豐富,有獅、象、麒麟及蟾蜍四種,各種走獸的姿態無一不生動活潑,栩栩如生的棲息在通樑上,專注的護衛著勸濟堂。

        此外,三川殿架外出簷的斗栱設計為「偷心造」的形式,此乃勸濟堂之斗栱相當獨特的一項設計。而斗栱構造的兩個主要功能為「支撐」和「裝飾」,斗栱向上支撐檁木,能承上放下,將樑架、屋頂的荷重,透過柱子平均的傳達至地面;斗栱向外出跳,用以支撐外部屋簷,建築物深遠的出簷,讓落下的雨水形成飛簾,保護柱礎、屋身及臺基等建築本體,免受雨水的侵擾;斗栱向中央聚合,以支撐藻井,形成一張密合華美的網絡,結實的盤據於屋架上,斗栱向兩側開展,除了支撐天花板,及分散其上樑柱的重量外,並融合色彩的豐富性,以增添建築物的美觀,而衍生出裝飾的功能。

        斗栱的組件雖然只有斗形木構件和弓形木構件兩種,但因位置及作法之不同,而有五個名稱。

弓形木構件:

       栱、翹及昂,其位置越高者,構件越長,平行於面寬方向的稱為「栱」; 平行於進深方向的稱為「翹」; 與翹性質相同,但方向朝外,一側較長且前端削尖下垂者稱為「昂」。

斗形木構件:

       升及斗,其上端只有單一方向卯口的稱為「升」;有十字形卯口的稱為「斗」偷心造斗栱其主要功能用於平均分散屋頂重量,且偷心造斗栱為斗栱的簡略做法,通常是將出踩栱斗內,外拽架部分的橫栱和拽枋省略不做,所以稱為偷心造斗栱,若各踩的橫栱和拽枋齊全的做法,就稱為「計心造斗栱」。

        偷心造斗栱,係指朝單向疊組而外形為「面」狀的斗栱,常見於閩南地區傳統建築的通樑之上,其做法是在通架上置「座斗」,座斗上置「翹」,翹上置「升」,升上再置「翹」,利用「升」和「翹」交互疊組,直到檁木下。勸濟堂的偷心造斗栱,出現在壽樑與檁木之間,將第一檁木、第二檁木及第三檁木,在匠師巧奪天工的設計之下,天衣無縫的
搭接而成。

         屋頂的主要作用就在於能遮風、避雨及防曬,再配合四面牆體,即組合成一個穩固安全的生活空問,而且中國傳統建築的屋頂,不僅體積重、面精大,種類亦繁多,其形式更是身分地位的象徵,因此透過屋頂的明,即可了解該棟建築物的功能,並運用各種形式的內在意義,區分建築物的主次地位,使整個群體建築物的形象符合倫理道德的觀念。勸濟堂的三川殿屋頂,因具有門面的性質,所以採用分成三段的「三川脊」形式,將硬山式屋脊的中央一段,向上抬高一段,也就是兩根檁木的高度,且於高起的屋面兩側,增加裝飾性之垂脊。迴廊的部分為「捲棚式」,其屋頂的外形與硬山、懸山相類似,但檁木的數量為偶數,即中央無正脊或脊標,因此捲棚式屋頂屬次要屋頂,且多半不使用於主要建築物上。地位最重要的正殿,則使用完整不分段落的「一條龍脊」,以表示正殿的尊貴及隆重。置於屋頂垂脊上的牌頭,不僅具有華美的裝飾功能,還有穩固屋頂、壓住簷口的作用。

漳州派彬司糸統

        唐山過台灣的先民們,非得渡過台灣海峽這條黑水溝,遭逢艱辛,歷經萬苦,好不容易才踏上台灣這塊土地。然而歷史的洪流,飛快的流轉,從明鄭時期的墾拓,清朝初年的移民,到日據時期的殖民,在這之中往來的過客不知幾凡,有人來也有人去,亦有人乾脆住了下來,紮根於此地,開枝散葉,永遠的待在這塊名為台灣的土地。

        台灣自明朝末年以後,漢人大量的遷徙入台,定居於台灣的人口陸續增多,漸漸地集居的形式開始出現,進而形成規模性的聚落,並產生強大的影響勢力。移民的原籍以福建、廣東兩省為多,其中以閩南語系的漳州和泉州,佔了絕大部分的人口比例。遷徙入台的移民,在過去生活經驗的影響之下,多半會選擇與故鄉相類似的生活環境來居住,所以泉州人多半居住在濱海的地區,如港口等地,並從事工、商相關行業;漳州人主要以農業維生,因而住在離海較遠之處;客家人則多居於桃竹苗一帶的台地。

        由於生活習慣的影響,移民承襲過往的經驗,保留從前的衣飾、飲食、語言文字、宗族制度、喪葬祭祀、建築文化和宗教信仰,台灣多變的歷史過程,經過不斷的吸收、融合與保存,形成現今獨特、複雜的社會文化。在這之中以建築文化的影響最為悠遠流長,其原由就在於建築文化,涵蓋了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更造就了工藝技術的高峰時期。

        清朝末年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台灣在建省之後,其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開啟了一個新的階段。當時台灣每逢有重大的建築營造工程,因著地域觀念的影響,主事者多會聘請原籍的唐山師傅,來台主持營建事宜,因此也才逐漸衍生出各流派迥異的建築風格,其中以漳州和泉州兩大派系為主要流派。

        直到甲午戰爭,台灣因清朝戰敗割讓予日本,而進入日治時期,所以在1895年之後的台灣建築師傅,產生了另一階段的變化。日治初期,唐山師傅多返回大陸,此時台灣的匠師界,雖頓時面臨青黃不接的狀態,但反而成為台灣本地匠師崛起的契機,是磨練匠師獨當一面的考驗,就如同魚躍龍門般,搖身一變,化龍成仙。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影響之下,造就了台灣一代大木匠師一陳應彬。

        因著地域觀念的影響,台灣廟宇建築形成「彬司系統」、「安平司傅」及「溪底司傅」三個主要流派,其中以漳州派的陳應彬與泉州派的王益順,兩人並駕齊驅,在手藝方面是旗鼓相當,技巧上更是不分軒輊,各為兩方翹楚,蔚為當時的一段佳話。   

        出生於板橋中和員山庄的陳應彬,祖籍為福建省漳州府南靖人,其父親陳井泉為木匠,彬司排行第三,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十二歲時即拜師學藝,並隨師父參與光緒年間,台北巡撫衙門、考棚和城門等建築的營造工程,出師之後的工作範圍,多半在中和及台北一帶的廟宇,直到1908年,時年四十四歲的彬司,受全台香火最鼎盛的北港朝天宮禮聘,擔任修建主要匠師,至1912年始完成,1917年又主持台北大龍峒保安宮的修建,這兩座廟宇之輝煌成果,奠定了陳應彬漳州派大木匠師的名聲,尤以北港朝天宮為其代表作品。

彬司的大木結構技術,最為人稱道的特色有下列五點:                               

(1)斗的造型多為八角,栱的造型則以「螭龍」圖像最為常見,斗栱    的   材料不僅渾厚,而且線條優美流暢,為彬司的拿手之作。
(2)棟架用料碩大,富力學之美,瓜筒造型圓潤飽滿,瓜腳修長地包裹住通樑。
(3)四點金柱的左右通樑上之瓜柱喜疊至五斗,前後枋除連彎栱外,多用出挑之看架,斗上置雙向栱,用以增加華美繁複之感。
(4)「假四垂」形式的屋頂為彬司所擅長,所謂假四垂,其實就是重簷歇山式的屋頂結構,其做法是將硬山式的三開問屋頂,在明間的位置再架上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即
稱為假四垂,其優點是增加室內光線和通風的效果。
(5)八卦藻井的製作,是展現匠師精巧手藝的地方,台灣稱此技法為「蜘蛛結網」,意象的形容其盤根錯節的形貌。彬司叫故法是將各方向的斗栱,架至最高點的中心時,留下圓形的開口,並不作天花板,透過斗拱的間隙,可清楚看見中脊桁。

        彬司系統嫡系的傳人,以長子己堂司和次子己元司較為出名,兩人設計的作品,多半集中在日治時代後期,己堂司的作品分布在南部,而己元司則在北部地區。而彬司得意弟子的部分,就屬廖石城最為有名。

        廖石城在光緒二十五年(1399年)出生於板橋埔堆,十八歲時經人引介,向彬司拜師學藝,因家中有父執輩為彬司之徒弟,為輩分倫理,而拜己元司為師,但早年一直跟隨彬司學習,為彬司之得力助手,1917年彰化南瑤宮修建時,廖氏初次參與實際工作,1919年,又參與台中林氏宗祠興建,1921年木柵指南宮的正殿結網,即為廖氏所作。

        廖氏早年隨彬司修築廟宇,獲得相當豐富的實作經驗,也奠定了往後獨立自主的基礎,其設計、施作技術之精巧,可說得彬司之真傳。1935年,設計了金瓜石的關帝廟,也就是勸濟堂,因此勸濟堂即屬漳派彬司系統之作。由於廖氏亦受溪底派匠師的影響,吸收了益順司的優點,融會貫通於自己的作品當中,為台灣光複後北部的著名匠師。

建築雕刻相關名詞解釋
        為方便傳統圖稿之認知,擬由雕刻名詞、架構材及圖稿設計三項目,列舉重要觀念,解說其定義以為參考,其各類目如下:

一、雕刻名詞
          (一)浮雕技巧:相對於立體技巧專指平面製作之泛稱。主指建築平面類雕刻(建築類須平化不失架構材之平面最高點),以二度空問輪廓交織之表示,由雕刻高下技巧表達出立體應有之效果。
          (二)鑿花:原意為台語發音之雕刻統稱花為花樣之意,專指裝飾雕刻之各類形式。中國傳統工藝雕刻各類型。其技巧可分雕、刻、剔、鑿之差別。
          (三)見光:為一般匠師對雕刻主面之通稱,可分單面、雙面、四面。單面指架構材面向大廳門之單面主體雕刻;雙面又分兩類,其一為雕刻面背景前後完整,同一主體之處理,其二正反為不同雕刻題材,是以其主題背影為限制區域之另一構圖設計(例如前為牡丹,後為荷蓮)。
          (四)口訣:匠師傳藝為便於鑑別,易於記憶,多有引喻之借,即目後流傳誦習之口訣,如「樹身如弓」、「折枝走北」、「叉枝鹿角」、「填空如品」、「內枝外葉」等。

二、雕刻架構材常見之位置
          (一)插角:清制名為雀替,後匠師俗稱插角,其功用為保持柱樑正九十度之穩定構件,因地位明顧,故多為雕刻裝飾之所在。
          (二)員光:樑下為穩定而制之木構件,功能同於插角,因視野位置突出,故多為主要雕作表現重點,其詞因循閩台匠師口語由「彎拱」轉音而來。
          (三)步通:位於員光之上者,或有裝飾,但多於琛仁位置,題材較小裝飾味濃。
          (四)格心:格扇門之上半部,多因視覺重心,常為主要雕刻作品陳列位置。
          (五)條環板:格心上有頂板,下為腰華板,與格心位置同為視覺重心,故雕刻繁瑣,頂板多為花鳥、人物、集瑞之作,腰華板裝飾則以螭龍為主。
          (六)餘塞板:位於三川門上,共為四格上下長條形,俗稱「邊琛」(閩南語),已近規制,通常為大四季之設計。
          (七)裙板:格扇門之下半段,通常為雕刻及彩繪混作,若為雕刻多以螭龍為主。
          (八)斗座:營造法式稱植斗,為疊斗中最下層,形制尺寸均較其他斗制為大,因位於斗拱最下層,為視覺要衝而多施予雕刻。
          (九)瓜筒:屋頂撐架結構,止於樑上不落地短柱,倘為疊斗,其正下方之構件則稱瓜筒,形式多變,有金瓜、木瓜,或其他種形式。亦如斗座,可為重要雕飾之地點。
          (十)花罩:位於神翕前左右柱聯結之裝飾,於橫枋下,雕刻繁雜而多變,以花鳥為多,簡易者以螭龍左右合抱為常見,因地位明顯,通常作工繁雜多見奇巧佳作。

三、圖稿設計
          (一)採草:採為動詞,構圖之意(原閩南語發音),草為圖案之意,統稱為圖案設計(非花鳥、人物、走獸之圖案)。
          (二)龍團:龍為名詞專指螭龍,團為動詞作為設計之意,又分硬身及軟身兩種(台語稱硬團、軟團)。
          (三)諧音:指一音所轉之同音異字,以合於吉慶或典徵為上選,多與福、祿、壽、喜、官、財有關。
          (四)博古:為清式傢俱古董架之簡稱,以其所列為珍貴玩賞富貴之物,故雕刻裝飾多採為構圖,入木雕又多集諧音吉語之瓜、果、蟲、蔬及各類器物雜寶,為民俗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