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 | 訪問苗栗市市長 | 訪問苗栗國際文化觀光局局長 | 訪問羅平嚴師父 |
活動前序
為探究文化,透過參與苗栗市公所委託苗栗市福星社區所舉辦的竹編龍活動,
相當幸運的能夠認識羅平嚴師父並進行訪談工作,以了解傳統技藝工作者所背負的文化
傳承使命及學習成長歷程,並探究更多相關口述歷史。
活動內容
時間:97/01/30
地點:苗栗市安瀾宮
小組成員因為參與「福星社區」所舉辦的竹編龍製作活動,有幸能與羅平嚴師父
學習竹編龍的製作,更藉由此次研習課程之餘,特地拜訪羅平嚴師父,訪問關於苗栗
活動相關訊息。以下是我們所提問的問題。
小組提問:為什麼會接觸到竹編龍製作,並進而將其變成本身技藝?
羅師父答:十幾歲的時候,社區裡有老師傅製作竹編龍,因緣際會下,接觸到竹編龍的
製作,後來覺得還蠻有趣的,而且可以學得一些傳統技藝,因此就跟著老師
傅學習,結果一做就是幾十年,也因而成為本身的技藝。
小組提問:從事竹編龍製作的工作,是主要維持生活的經濟收入嗎?
羅師父答:竹編龍的製作大部分是有需要時(如民俗節慶:),才會有人特別訂作
,一般時候並無固定的訂單或需求,因此較難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所以可
以說是將其當成副業,但其實也是因為興趣,所以才持續的做下去。
小組提問:對於竹編龍製作的文化傳承工作有何看法,是否感到憂心?
羅師父答:傳統技藝的工作本就費心費力,再加上現代機器設備發達,製作一條龍並無
太多困難,因此手工製作竹編龍技藝的複雜性,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都無
太大興趣去參與學習,尤其是年輕一輩的孩子,加上對於傳統文化的不熟悉
,所以對於此項技藝,則更不會主動參與。因此,對於此項文化的傳承工作
,其實還蠻擔憂的!但幸好,社區的發展協會主力推動社區特色文化的發展
工作,因此,竹編龍製作的工藝活動,在這幾年的努力下,逐漸吸引愈來愈
多的人參與,加上苗栗市公所積極辦理文化相關活動,相輔相成下,逐
漸使得竹編龍製作文化愈益發揚。
小組提問:早期文化活動是以什麼方式進行,為何會演變成為現在的樣子?
羅師父答:早期活動,一開始就是糊龍的工作,也就是竹編龍的製作,這項工作必
須在過年前完成,接著就等年初九的畫龍點睛,再來就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
「」,從元宵節(正月十五)開始一連三天,正月十七會舉行化龍返天
的工作,這樣活動才完整結束。其實,現在的活動與早期並無太多的不
同,形式上、禮俗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加上了活動的點綴,顯得更加豐富多
樣性,如此作法,對於發展地方特色也是相當有幫助的。
小組提問:為何後要舉行化龍返天的動作?
羅師父答:因為的龍,必須經過點睛開眼的儀式,如此一來龍已有神靈附體,因此
在之後,則必須將龍火化掉,以讓神靈能夠返天,否則將是對神明不敬
,此外,若無點睛的龍則無需進行化龍返天儀式,但也不能將其用來作
的工作。
小組提問:對於龍隊收取紅包的看法?
羅師父答:其實龍隊至店家或住家,進行祝賀時,都有經過主人的同意,或者邀請,因
此在過年期間,龍隊表演討取紅包,也是象徵吉祥如意的表徵,討個好彩頭
,因此絕大部分的民眾,對於此項習俗,都認為是可接受,而且熱意參與的
,相對的也會讓龍隊的表演更加活躍精彩,是互利的作法。
活動照片
網頁製作小組訪談羅平嚴師父(一) |
網頁製作小組訪談羅平嚴師父(二) |
福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參與訪談 | 羅平嚴師父解說小型竹編龍製作方式 |
小組成員與羅平嚴師父&竹編龍尾巴合照 | 網頁製作小組與羅平嚴師父合照 |
資料來源
當日活動採訪人員:李保宜老師、張有盛老師、陳婉玲、葉詩婷、黃泓譯、林士閔
陳星佑、蕭鈞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