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窯體

窯體的種類可依外形和燃料來命名

(一)包仔窯(依外形)

包仔窯的外觀是圓形的,看起來像一顆包子,是屬於半倒焰式窯爐,大致是以燒製磚瓦為主,少部份會利用來燒製陶器。因燒成時 間長,所以可燒出較厚、較大的磚瓦,也較能表現出紅磚古樸的特色。「磚窯」的形式有很多種,但「瓦窯的窯體則以包仔窯為主。

 

(二)目仔窯(依外形)

又稱登窯,大都建築在山坡地上,或在平地上將土地填成斜坡,再將窯體建於斜坡上。目仔窯的窯室是一間一間隔開獨立的窯室,它的高度大約都在二公尺左右,而寬度與深度則要依場地的大小來決定,目數指的是窯室的間數,也依場地而有所不同,少則在10目左右,最多還可達20到幾目。登窯通常依傍山而建造,窯室一階一階而上,呈階梯狀。每一個窯室都是獨立而分開的,所以裝窯、燒窯可以同時進行,是一種「半連續式」的窯爐。登窯的火焰屬於「半倒焰式」,窯溫比蛇窯平均,產品品質較一致。台灣登窯除生產日用陶器外,也生產紅磚。

早期使用木柴為燃料。1926年,天然瓦斯試驗成功,而後有些登窯相繼改用天然瓦斯做為燃料。登窯的燒成,是以先燒窯頭的「燃燒室」,再燒各窯室的「投柴口」。燒成的溫度因產品而不同,最高可達1200℃以上,在當時可算高溫。燒成的時間也因窯爐大小以及產品不同而有差異。大致上,一般燃燒室的燒成時間約2天,每一窯室再加3到7個鐘頭。

(三)八卦窯(依外形)

約在日據末期,八卦窯由紅磚業者引進。早期,八卦窯大多集中在中部以南。但因窯體所佔面積相當龐大,發展的時間不長,很快就被「隧道窯」取代。特色 是第一次窯內起火時由窯內起火,必須搭起土牆起火後,以煤粉為主要燃料,由窯蓋上方的投柴孔倒入前面正在裝窯的人,用報紙隔開正在窯燒的窯室,才不會被煙燻到。 當溫度逐漸上升,紙也被燒掉,窯室自然相通。此時,後面的窯室,早就燒好冷卻的紅磚,又可以同時出窯。

(四)隧道窯(依外形)

燒磚方法和窯形,一改以往的傳統方式,窯形改為方正的長條狀,其長度可依窯場的場地及配套而定,一般可長達50公尺以上。在隧道窯的窯室內區分為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等三個階段。而隧道窯不僅設置了燒製紅磚的隧道主窯,並且也會在主窯的旁邊,設置一道平行於主窯的「副窯」,做為烘乾窯。烘乾窯內的熱源,則來自於主窯內的冷卻區裡的剩餘熱氣,充分的利用熱源的剩餘價值,減少成本。烘乾窯能將磚坯預熱烘乾,使磚坯內豐富的含水率,經過烘乾窯之後,降到約百分之六的適當入窯含水率,以避免燒磚過程中磚坯迸裂提高生產效率,並且維持燒磚過程的品質穩定,所以隧道窯的製磚產能,已足足的比傳統的八卦窯提升了上百倍。

早期隧道窯使用煤炭做為燃料,演變至今則改用重油或瓦斯。最早隧道窯之窯內淨為1.8m正方形,但現代隧道窯的進深則可達120m。隧道窯窯體以型鋼為骨架,表面覆以鐵皮、內部櫬以耐火磚及隔熱磚。

我們在居廣陶,也親身見到的較小型的隧道窯,大家進到裡面去發現,這果真是一個使用現代燃料~瓦斯窯的隧道窯。

(五)蛇窯(依外形)

 蛇窯是台灣現有最古老、最具傳統鄉土文化的柴燒窯,源自大陸福州,此窯係順著山坡地形以土磚砌成,外觀呈長條圓管形,窯身甚長,長者可達百餘公尺,,遙遠望之有如一條巨龍,因而得名。明朝末年,鄭成功率兵駐紮台灣,從事反清復明運動,惟功敗垂成,遂解散士兵.其中有熟習此窯之人在台灣落地生根,上乃台灣蛇窯之始。可以一次燒製大量的東西,節省許多燃料,容積大、適合一次燒製大量的磚瓦及大型的日用陶器, 像水缸、一般陶瓷器、花器,以至近期建築用之琉璃瓦片等。

 蛇窯是用木材去燒而利用溫差的特點,可燒出不同溫度的柴燒質感的作品,其燃料以木材為主,有相思木、檜木等。 是現代的電窯所不能呈現的特有風格,而且也是為了保存此項傳統工法與技術。 另外還有發展出改良式台車型蛇窯。

我們訪問居廣陶時,除了看見了瓦斯窯外,同時也見識到了蛇窯,除了外形的壯觀外,穿越隧道帶給我們的神奇感覺,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一般。

(六)傳統紅瓦窯(依燃料)

早期由大陸引進,窯體較小,經不斷改良,窯體容積變大。主要產品以紅瓦、尺磚等建築材料為主,其燃料因地而異,中北部以木材為主,南部地區則為稻殼。

(七)瓦斯窯(依燃料)

    以瓦斯為燃料,可作還原及氧化燒,變化性高,深受陶藝家喜愛。

 

 

 

(八)電窯(依燃料)

以電熱體發熱,可控性相當高,燒製過程幾乎完全不需人員監控,且成品穩定度最高,但因受限於電熱體之加熱範圍,此類窯體容積皆不大。

(九)日本引進本土改良之自動連續式窯◎

        窯內的結構分為「預熱帶」、「燒成帶」和「冷卻帶」三大部份以台車、母車,循軌道成一連續式循環系統使用材料外層為紅磚,內層為耐火磚、保溫磚()等等。 特色是利用台車連續循環,可以終年不必停火;是一種連續式窯爐。隧道窯使用重油、煤炭為燃料,燒成時間約20~70小時;設有副窯-「乾燥窯」,利用主窯內燒成品餘熱回收為乾燥窯內的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