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的原住民,因為其居住地以及部落裡風俗習慣的不同,而呈現多元變化,所發展出來的文化及舞蹈也有所差異;他們對祖靈的崇拜信仰、或者是祭祀儀式方面,也有著相當多樣的面貌。

除了一般耳熟能詳的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那充滿傳說色彩的矮靈祭之外,排灣族祈求平安的五年祭、人文氣息濃郁的邵族祖靈祭……等,這些祭典皆因為他們各自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色,令人更加為之驚奇。


阿美族豐年祭

 

相當有名的阿美族豐年祭祭典
圖片來源: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

美族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他們的歌舞文化。阿美族歌舞是一種「力」與「美」的綜合體,更融合了歌與舞的同步。舞者,同時也是歌者,每個人邊唱邊跳,相當具有震撼力。阿美族的歌謠即為舞曲,歌舞搭配無間,是阿美樂舞文化的重要特質。

阿美族的祭儀,分為定期的「歲時祭祀」與「臨時祭」兩大類型。歲時祭以農祭為主,其中包括農事祭、收穫祭、獵神祭、河神祭……等等。這種祭祀之慶祝儀式,多以集體的方式公開進行。而後者,臨時祭儀則是在有特殊事變或者災禍時才會舉行。

其中,阿美族最盛大的祭典,是為每年一度的豐年祭。南阿美族以星辰為農神,北部則是穀神和祖靈並祭,目的在於祈求種族繁榮與生活的安樂。起舞方式為男女族人們成一直排,交叉拉手,由領舞者慢慢地將舞群走成大圓圈,以逆時鐘方向移動。

就歌舞運行的方式而言,以寧埔村為例,祭典的舞皆為逆時針移動,其他性質的歌舞,如宴會、慶祝、新居落成……等歡樂的歌舞,也有向順時鐘動的。

(於參考文獻《台灣原住民族的祭儀》一書中,其筆者明立國先生,曾經詢問仁厚亦頭目:「為什麼豐年祭的舞皆左行?」當時他回答:「這是傳統。」由於頭目也無法再做進一步的說明,於是明先生換了個角度:「跳舞的時候,長者居右還是居左?」頭目對此的回答是:「居左。」由此可見,因為長者居左,以長者為先,率隊而行,因此隊伍必然左行。)

豐年祭時,族人群集於部落內的廣場,飲酒高歌,有些婚禮也同時進行著;族人們歡舞終日,形成一幅豐年的美麗氣象。


賽夏族矮靈祭

 

賽夏族於矮靈祭典時的盛況
圖片來源:與自然共舞-台灣原住民舞蹈

夏族的矮靈祭,除有消災祈福的意義之外,在其數日進行的祭典與通宵舞會中,也伴隨著族人相互邀宴酒食、求偶、比賽跳高取芒草結、毀架……等行為,都含有潛移默化、規範社會道德的教育功能,以祭儀與運動的娛樂方式達成。

矮靈祭為台灣原住民族群中,特有的一項祭典。它既不是祖靈祭,也非成年祭,而是一種敬、愛、恨、殺,結合各樣情緒於其中的祭儀。這種連續六日晝夜的祭典歌舞,兩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儀式的過程,分為迎靈、娛靈、送靈三大部分。


起源──

夏族傳說中,遠古的時代有一種頭腦聰明、動作敏捷,身高三尺左右的矮人族,常到賽夏族群中,教導族人農耕技術、治病、紡織、舞蹈、唱歌、巫術、祭儀等,與賽夏人和平往來,賽夏族人相當尊敬他們。

為了感謝矮人的教導,每年的收成之後,賽夏族人便準備豐富的酒宴、糕餅等食物,以宴請答謝。但矮人受飲宴過後,卻常戲弄、姦淫賽夏婦女,因此而被賽夏族人所怨恨、仇視,但懼於矮人之恩惠與力量,不便正面報復,於是族人集思辦法,暗中商議消滅矮人的方法。

某一年豐收的季節過後,矮人們亦受邀到賽夏族部落中,參加飲宴。有一位賽夏青年又看見矮人調戲賽夏族的女子,相當不悅,於是趁著夜色,潛入矮人洞穴前渡河的樹上。此樹木可作渡橋,又可乘涼,用刀砍以近似折斷的渡河橋木,再用泥土虛掩。當矮人們酒足飯飽之後,集體回歸洞穴,走到橋樹乘涼時,轟然折斷,全體矮人墜入深溪山谷而死。只剩下有兩名老矮人,因行動遲緩,未及走在樹幹上,眼見大樹已折斷,懷著憤恨的心情一面向東方逃去,一面回首對賽夏人詛咒說:「從此你們農田,將有雀鼠危害,穀不結實,出草獵人為外人殺光,大飢荒即將降臨你們!」說完便逃逸無蹤。

而後,賽夏族人為破解此咒語,也為了防止矮人的鬼魂出現報復,懷著贖罪的沉重心情,全族因此舉行了矮靈祭。代代相傳,至今成為了賽夏族的重要祭典。


排灣族五年祭

 

排灣族男子正在為「年祭」做準備
圖片來源: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

灣族的五年祭,是部落中每五年就要迎送祖靈一次,以巡視族人的生活情景。

此時,族人會向祖靈祈求賜予穀物的豐饒、人畜興旺,讓族人全體平安、子孫繁衍。感謝祖靈在這五年之中的所有降福與佑護;並祭求惡靈不要危害作物、降下災禍、疾病等等,希望惡靈遠離族人部落。

排灣族的祖靈,是原始宗教的概括觀念,並非指定之特定神靈或某一祖靈的單獨崇拜。五年祭是全體族人的儀式,大多由貴族、地主的宗親,組成祭團,而由部落內具有雄厚資產的宗子,擔任大頭目,召集其所支配的各部落頭目。

全族人會在祖先的靈屋前聚集,集體舉行這場盛大的迎送儀式。祭中的舞蹈,起舞方式為族人們在祭場內交叉拉手,圍站成半圓形。在舉行五年祭的數日間,全族歡騰飲宴歌舞,熱鬧非凡;其中,「刺球」為祭儀中之重要活動,為祭祀之特色,又稱為「竹竿祭」。


魯凱族巫師祭舞

 

魯凱族的巫師在為全體族人祈福
圖片來源:南部地區教育資源服務網

住民社會中,都有職為巫、觋的人士存在。身為人、神、魔之間的媒介及代言者,女稱巫,男稱觋。在巫觋作法時,以人體痙攣之變形動作為之,語言亦是另有腔調,有別於眾人。群眾信仰他們擁有特殊能力。原民社會之巫覡,對部落祭儀以及崇神之行為,讓宗教舞蹈大為發達。

巫在傳統的原住民社會中,有著特殊地位,她為族群主持各項祭儀,並治病、占卜,或訴說人之不可解的話題。每個民族的禁忌各有不同,咒物、咒術皆有異,如有使用木片、也有利用植物與樹、蚌殼或武器、甚至是食物,都可以是不同的祭儀道具。

祭祀時的臉部化妝,身著特殊的服飾,以獨特意涵的姿勢舞蹈著,配合巫觋特殊的腔調語言,以節奏的動作展示巫法行為。


泰雅族夜間祭舞

 

泰雅族於夜間進行祭祀的情況
圖片來源: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夜間舉行祭祀,都與巫師、巫法相關,在火光熊熊閃耀的祭祀場地中,巫師豎立長杆標示,將舉行巫術,為族人祈福消災治病。頭目、長老、男女族人圍攏祭場,成圓形行列,在舞步與歌聲中,巫師揮舞樹葉,族人們以棍及刀,象徵擊打魔鬼,在神祕的夜空大地上作夜祭之舞。

 

 


布農族豐收舞

 

布農族人跳「豐收舞」時唱著八部合音
圖片來源: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

收舞,就是小米豐收的季節,族人齊聚歡慶歌舞,是農事祭祀的收穫祭,就是祈求與酬謝小米之豐收及祈求繁衍與平安。其中最重要者,即為「粟祭」,粟為梁的變種,通稱「小米兒」,布農族的巒社群,稱之為「薩敖拉拉」(Saurara),第一天釀酒,第二、三天休息禁忌,第四天每氏族,司祭齋戒五日,第九天起各司祭赴田中摘穗數支,歸祭粟神,其後再選定收割期,收割日大家分別收割,翌日休息飲宴,等到全部收割後再飲宴歌舞。  


卑南族豐收舞

 

卑南族豐年祭時的盛況
圖片來源: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

南族原是個母系社會,很早就接受了農耕技術,且多為女性負責農事,男子仍為社會中的主幹,扮演衛族狩獵之責。農忙時家家都採互助方式,相互幫忙,完成吃重的工作。 收割之後就是收穫祭了,家家都要以杵回來椿米製作祭典時要吃的「阿巴宣」(一種糕點名稱),整個村莊便會瀰漫「彭彭」的杵聲和歌聲。

全族在族長的帶領下,祭師向各方神靈拜謝後,使開始載歌載舞地歡樂同慶。


參考資料:台灣原住民舞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