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傳統建築及柿餅文化之旅

彭元岐

  八十八學年度,首先利用第一次段考舉辦「 新埔傳統建築 及 柿餅文化 之旅」。我們請到已是「台灣傳統建築研究」領域中,幾乎已是「泰斗級」 的校友 陳板 先生來為我們導覽。在以幻燈片輔助解說,建立起學習起點之後,我們站在 義民廟 旁當年漢人與原住民的界線的「土牛溝」遺址上,慨然想見先人開發台灣的篳路藍縷與原住民同胞的辛酸無奈;在枋寮,我們看到劉姓 雙堂屋 「陰陽合宅」的特殊安排;在後街,我們欣賞到劉家宗祠的雕樑畫棟,尤其是「另祀他姓」現象─原來是當初建築師的條件,我們也了解到著名的 潘家古宅 為什麼一再翻修卻不用紅色屋頂─原來是他們位於「毛蟹穴」的緣故;趨車道坪林,我們也看到了范家祠堂「各房可以獨立進出」的特殊四合院設計,再到范家分支「 十子十登科 」范朝燈先生的 高平堂 參觀─當年電影「魯冰花」村長請客一景就在這裡拍的。往關西走一點,我們也看到范家利用 水車 把河水引到高處的巧妙設計。

  在百年老店的日盛飯店吃完「 新埔粄條 」之後,我們前往旱坑里參觀柿餅的生產過程。由於旱坑里就是我土生土長的老鄰居,打過招呼之後,各家工廠都熱情接待並特價優待。逛回來的人,就在我家院子的蓮花池旁邊泡茶,邊做心得討論。這次活動,連日理萬機的校長大人都全程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