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渡是 因 居民在 劍潭 ( 山仔腳 ) 、 大龍峒 ( 大浪泵 ) 、葫蘆 堵 三地間渡船的往返而產生,也是當時基隆河上唯一的三角渡船頭 。

 

三腳渡 土名為 後港墘, 位在基隆河、淡水河、番仔溝圍成的沙洲的東南角,今天稱這個大沙洲為社子島。 (註2)

從清朝末年的行政區劃看,社子島屬芝蘭一堡所管轄,全島可區分為社子與溪洲底兩大庄,社仔庄是由社仔、後港墘、葫蘆堵、渡仔頭、三角埔等小聚落組成的。就現今行政區劃,它屬士林區之社子、後港、葫蘆、永平、倫等、福安、富安等里,而三腳渡屬後港里轄區。 (註2)

 

至 於「後港墘」在地圖的出現,可 能 是 清光緒五 年 ( 1879 ) 「淡水 縣輿 圖. 分 圖六」中的「港仔墘」,可 能 因後港墘三腳渡之重要而 受 到 注意 , 乃將 地 名標 出。(註2)

三腳渡連結社子、劍潭、大龍峒,隨著土地的墾殖、 村庄與街庄 的 形成,以及 保安宮的建立使得社仔與大龍峒的連繫更為緊密,三腳渡也顯現出重要性。(註2)

 

三腳渡除了具有連結街庄的交通功能外,也是附近居民維持生計的重要場所,船隻聚集在渡船頭;居民在河邊養鴨、在河裡耙蜆仔和捕魚,居民這些生活方式都與三腳渡有著密切的關係。

三腳渡的風光期共可分為三個時期: (註1、註2)

第一部曲:渡船時期

做為 劍潭、 大龍峒 、葫蘆 堵 三地間往來的交通要道,最繁榮的時候船隻高達兩百多艘。 (註1)

第二部曲:抓蜆仔時期

後來因為淡水河整治計畫及陸上交通工具發達,使得渡船的需求減少,所以人們便利用渡船的舢板來扒蜆仔,大粒的拿到市場去賣,小的就當成鴨的飼料。

第三部曲:紅蟲特攻隊時期

1950 年代,隨著臺北市人口的激增,家庭污水成為基隆河、淡水河的主要污染源,使魚類、蜆仔漸漸消失。這個期間,三腳渡的船人在?公圳的基隆河排水口,發現污水性的紅蟲,後來紅蟲成為養鴨的新飼料,接著,也成為養鰻人的新寵,隨著鰻價的高漲,三腳渡成為全台紅蟲的供應中心。對三腳渡人來說,這是他們最難忘的一段黃金年代。
 

第一部曲:淡水河防洪治本計畫(註2)

民國 53 年葛樂禮颱風重創臺北,迫使水利局倉促決議將尚未完全定案的「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書」中的第一期工程緊急付諸施行。其中「番仔溝的填平」和「基隆河的改道」兩項工程,改變了三腳渡的命運。

番仔溝的填平
在民國 53 年 6 月「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工作報告」中提出,基於經濟上的考量,政府採取了第三個方案將基隆河改道,同時也將番仔溝填平,使得社子和大龍峒連成陸地,渡頭失去功能,所有的船隻都靠往三腳渡,也因此造就了 60 到 70 年代三腳渡的繁榮時光。

基隆河首次截彎取直工程
原本基隆河兩岸的劍潭和後港墘連成ㄧ片陸地,不再需要渡船。

由於淡水河防洪工程,把社子、大龍峒的船集中到劍潭的渡船頭,於是「三腳渡」就成為現今此地的代名詞。

第二部曲: 工廠、家庭廢水使河川變色 (註2)

由於河岸的工廠與家庭廢水紛紛注入基隆河,河水受到深度污染,使得 河中生物無法生存,紅蟲數量也因基隆河更嚴重地污染而銳減, 再加上鰻魚價格跌落,抓紅蟲的生計也結束了。 三腳渡漁業逐漸沒落,如今只剩下幾艘漁船停靠,漁民無法靠水吃飯,紛紛轉業,現在也只剩下少數漁民會偶爾 下河尋找紅線蟲來打發時間。

第三部曲:陸上交通工具快速發展 (註2)

鐵、公路的發展也是造成三腳渡 沒落的重要原因。 1901 年淡水線鐵路通車,基隆河水運逐漸被取代,再加上公路 ( 承德路 ) 、橋樑 ( 承德橋 ) 的修築和公車的利用,整個交通運輸漸漸由水運改變為陸運。
 
 
 
 
 

資料來源:
註1: 三腳渡親水藝術節編輯委員會,《舊港活水-三腳渡的蛻變與再生》,(台北:台灣水創意社,2004)
註2: http://www.rivers.com.tw/sanmap01.asp(淡水河系導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