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曲:淡水河防洪治本計畫(註2)
民國 53 年葛樂禮颱風重創臺北,迫使水利局倉促決議將尚未完全定案的「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書」中的第一期工程緊急付諸施行。其中「番仔溝的填平」和「基隆河的改道」兩項工程,改變了三腳渡的命運。
。番仔溝的填平
在民國 53 年 6 月「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工作報告」中提出,基於經濟上的考量,政府採取了第三個方案將基隆河改道,同時也將番仔溝填平,使得社子和大龍峒連成陸地,渡頭失去功能,所有的船隻都靠往三腳渡,也因此造就了 60 到 70 年代三腳渡的繁榮時光。
。基隆河首次截彎取直工程
原本基隆河兩岸的劍潭和後港墘連成ㄧ片陸地,不再需要渡船。
由於淡水河防洪工程,把社子、大龍峒的船集中到劍潭的渡船頭,於是「三腳渡」就成為現今此地的代名詞。
第二部曲: 工廠、家庭廢水使河川變色 (註2)
由於河岸的工廠與家庭廢水紛紛注入基隆河,河水受到深度污染,使得 河中生物無法生存,紅蟲數量也因基隆河更嚴重地污染而銳減, 再加上鰻魚價格跌落,抓紅蟲的生計也結束了。 三腳渡漁業逐漸沒落,如今只剩下幾艘漁船停靠,漁民無法靠水吃飯,紛紛轉業,現在也只剩下少數漁民會偶爾 下河尋找紅線蟲來打發時間。
第三部曲:陸上交通工具快速發展 (註2)
鐵、公路的發展也是造成三腳渡 沒落的重要原因。 1901 年淡水線鐵路通車,基隆河水運逐漸被取代,再加上公路 ( 承德路 ) 、橋樑 ( 承德橋 ) 的修築和公車的利用,整個交通運輸漸漸由水運改變為陸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