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藤坪斷橋

上一頁

  魚藤坪斷橋又名「龍騰斷橋」,位於舊山線鐵路魚藤坪鐵橋上游80 公尺處。這座曾經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的磚拱鐵路橋,經歷 1935 年、1999 年兩次台灣中部大地震,留下斷橋殘拱歷史傷痕,深具歷史意義與建築技術紀念價值。

  「魚藤坪」是三義鄉龍騰村舊名,相傳先民開墾當地時,在山區廣植魚藤,因而得名。

  傳說先民種魚藤,是為了剋制鯉魚精作祟,不只在龍騰山區廣植魚藤,還將東南方的高山取名為「關刀山」,希望關刀斬斷魚藤,藉以毒殺鯉魚,居民得以安居,台灣光復後設村,村民認為魚藤不雅,才改名「龍騰」。

  橋樑工程由三叉河出張所長稻垣兵太郎設計,中央桁架樑則由美國技師 Coopper Schneider 設計,由久米組(日本一個以鐵道工程起家的營造業者)承造。

  魚藤坪鐵路橋以磚石砌造橋腳、連拱、鋼板橋、上承式桁架組成,屬於複合材料鐵路橋樑,當時台灣類似構造的橋樑只有鳳山溪鐵橋。

  魚藤坪鐵路橋位處台灣縱貫鐵路最高、最陡、施工難度最高的路段,自然成為日治時代台灣鐵道部海拔最高、跨距最大鐵道橋樑。

  1935 年(昭和 10 年)4 月 21 日中部大地震,震央在魚藤坪橋附近 10 餘公里處的關刀山,受損嚴重,南岸第 7、第 8橋腳間連拱斷裂崩落,南岸 60 呎鋼板樑懸空,其餘連拱也嚴重龜裂,列車無法通行。7 月 7 日大規模餘震,第 8、第 9 橋腳間連拱震落。

  震災後,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檢討魚藤坪橋修復問題,因為復舊不易、磚拱橋不耐震、南北兩端有三處曲率半徑達三百公尺的大彎道等因素,此決定在西側 80 公尺處另建新橋。

  為了運送新橋建材,工程單位將舊橋龜裂及有安全顧慮的結構敲除,搭上施工鷹架,方便工程列車運送新橋所需建材,1936 年(昭和 11 年)材料備妥後,動工施作鋼筋混凝土上承式鋼板新橋。

  1938 年新橋完工後,舊橋鋼板樑、上承桁架才拆除,橋墩間連拱因為安全理由才進一步敲除。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魚藤坪斷橋第 4 座橋腳攔腰震斷,成為兩度見證中部大地震的歷史古蹟,引起各方關注,隨即進行古蹟審查,評定為縣定古蹟,2000 年文建會指定為震災紀念物,2003年苗栗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建築特色 

  舊魚藤坪橋,距離溪底 108 呎,坡度 25/1000,橋樑總長 165公尺,北邊部份路段曲率半徑 15 鎖(300 公尺),中央為 200 呎(61 公尺)上承式桁架樑。

  基礎磚石結構由北到南分成:北橋台,第 1 到第 8 橋腳,南橋台。橋墩基礎打入地底 30 呎深岩盤,砌起磚石橋腳、磚拱橋台,再安放鋼板樑、上承式衍架樑。

  當年日本政府積極西化,舊魚藤坪橋採用「荷蘭式」砌磚工法,一層順砌、一層丁砌,轉角牆端使用 75 磚收邊。橋拱則是採順砌,拱面用丁砌,丁砌的磚拱面每一隔一段距離會出現幾塊順砌,這是一種國外技師建議的補強方式,常見於日本鐵道建設中。

  磚造是魚藤坪斷橋的第一印象,從拱形磚塊的疊砌方式與接合切角,可以看出當年匠師的的精緻程度。

  橋墩結構不只用磚而已,也有石頭。仔細觀察橋拱與橋腳相接處,砌有一排石頭,以承受來自上方重量,日本稱「受迫石」。受迫石下方側壁的明顯突起,則是蓋橋拱時,鷹架的支撐點,好處是鷹架基礎懸空,不受下方水流影響。
 

  舊魚藤坪橋興建之初所須磚材,連同舊山線其他橋梁、隧道共計要 2000 萬個左右,施工單位曾在工地附近土壤試燒,但成效不佳,改從北部磚瓦工廠直接供應。

  1935 年中部大地震後,經營鐵路貨運業務的三義鄉民劉傳旺,特地步行到斷橋現場挑廢磚回家蓋房子、倉庫,這些紅磚比一般的紅磚重許多,表面有一道、二道、三道刮痕等不同式樣的標記,雖然年代久遠,依然堅固可用。

  舊魚藤坪橋採混和式設計,又處於台灣鐵道工程最艱鉅的路段,紅磚砌成的橋墩,施工精度高,無論建材、工程技術及建築美學的表現上,都已經達到當時先進國家水準。
 

古蹟名稱:魚藤坪斷橋

指定等級:縣定古蹟

指定類別:橋樑

地址:三義鄉魚藤坪段401之1地號

特色:台灣鐵道建築藝術極品,見證兩次中部大地震的日治時期鐵路建築

 
 

 

TOP 

(部分資料擷取自:苗栗縣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