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線鐵路三義到豐原路段,是台灣縱貫鐵路地形最崎嶇的一段,山丘、河流阻隔,工程艱鉅,進度緩慢,從 1903 年起,整整花了近 5 年,到 1908 年(明治
41 年)才完工,台灣縱貫鐵路此時才全線通車。
勝興火車站的前身是「十六份信號場」,於 1908 年(明治 41年)設立,「十六份」是勝興舊名,早年山區盛產樟木,先民曾在當地設置 16
座蒸餾樟腦的爐灶,因此而得名。「信號場」就是「號誌站」,主要辦理上下列車交會運轉業務。
車站建築主體於 1912 年(大正元年)3 月 31 日興建,最早式樣為一層樓木造兩水波屋頂,日式屋架,鍍梓鐵板,土庇 11 坪,木構架上覆亞鉛板。
1930 年(昭和 5
年),因為山產運輸需要,十六份信號場改為十六份停車場,開辦客貨運業務,當時貨運業務繁忙,遠在大湖地區出產之木炭、香茅油、水果等,皆由本站運出。
1935 年(昭和 10 年)中部大地震,十六份停車場到台中間的舊山線鐵路橋樑、隧道受損嚴重,停駛整修 3 年,到 1938年才恢復通車。
台灣光復後,車站附近設勝興村,1958 年(民國 47 年)十六份驛才正式改名為勝興火車站。
台灣經濟產業結構改變,加上公路交通發達,勝興火車站貨運業萎縮,1983 年(民國 72年)勝興車站停辦貨運,專辦客運。
勝興火車站標高 402.326 公尺,為台灣縱貫鐵路最高點,三義到后里舊山線是西部幹線最陡峭路段(坡度達25 /
1000),早年蒸汽、柴油火車頭馬力不足,經過這段路,速度奇慢無比,下雨天還會後退,有時要有兩台蒸汽火車頭,前拉後推,天雨鐵軌還有鋪砂,增加車輪摩擦力。
舊山線鐵路三義到后里段單線設計,而且設施老舊,台灣鐵路局執行改線工程,截彎取直設計新山線鐵路與雙軌化工程, 1998年(民國 87 年)9 月 23
日新山線鐵路完工通車,列車改線,舊山線鐵路、勝興站功成身退,從此走入歷史。
1999
年,苗栗縣政府辦理古蹟評鑑審查作業,公告指定勝興火車站為縣定古蹟。值得一提的是,部份評審委員認為其有國定古蹟的價值,除了車站主體,廣場、月台、主副線鐵軌、倉庫、道班房、油庫也一併納入古蹟。
建築特色
多數人形容勝興火車站是「和風」樣式建築,但其中包括雨淋板、屋架、裝飾多少有西洋建築的影子,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和洋混合風」建築。
勝興火車站的站房建於 1912
年(大正元年),由於當時只是信號所,根據老照片顯示,站房並無剪票口、收票口,候車室腰板完整,座椅跨座牆面上,內部可能也無隔間。
勝興火車站是木結構建築,保存良好,基礎部份埋在土壤層,地板又是混凝土,有抬高的磚造基礎,房子四個角落配合上方定規柱,有線角裝飾。
牆體部份大致採西洋式構造,磚造布氏基礎上接土台(木樑),再鎖住隅柱、間柱、管柱等,柱與柱之間採橫向斜撐的「筋違」,開榫頭或以鐵件搭接,以增加牆體的結構強度,1935
年中部大地震、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勝興火車站受損輕微,足見其耐震效果。
屋架則是採傳統日式普通小屋的基本構造方式,但受到西洋建築技術影響,仍有些微差異,傳統日式普通小屋屋面斜率
1:2,勝興車站為1:1,因為勝興車站屋面較為陡斜。
為了防震,屋架模仿西洋構造技術中的「方杖」、「締梁」,以增強抵抗側向應力,不過締梁並非使用一般的角材,而是以板材釘定,並非正式的作法。
車站外牆也是採用西式構造的「雨淋板」,板材一層層由下往上疊,轉角處以定規柱收頭,下方則以雨押跟土台銜接。
屋頂兩側有小山牆突出,多了兩組牛腿支撐,牛腿外緣連接類似尖矛的垂飾,可能是受到西洋歌德建築等影響,山牆面下方則用木條交叉的通風格柵。
車站內部全數採用日本稱「豎羽目版張」的木作腰板,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鞋子、器物破壞牆體,推測作法是在柱與柱之間插入水平構件,但用板材榫接,下以笠木、下以灰泥巾木固定,候車室座椅則直接跨在巾木與地板上。
勝興火車站的屋頂為鍍鋅鐵板,可能是屋面裝較陡,所以選擇較輕的材料,而且符合鐵路創建之初「實用速成」的施工概念,目前已經改成金屬浪板,原來屋頂兩側收頭裝飾是旗杆頭狀,後來改成類似鬼瓦的造型。
屋面收尾的封簷板是勝興火車站的一大特色,屋簷板的每根棰木位置都增加圓形線角,圓飾再以暗釘固定。
土庇部份則是做鋸齒狀造型簷板,還有造型特殊的「米」字型柱頭,屋簷鋸齒、樑柱的「米」字柱頭、矛尖狀的圓飾的特殊設計,傳說與當地風水有關。
|
古蹟名稱:勝興火車站
指定等級:縣定古蹟
指定類別:其他
地址:三義鄉勝興村89號
特色:舊山線縱貫鐵路最高的木造火車站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