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人文活動--公廨

                 

  公廨早期是平埔部落的活動中心,專門用來供通事或長老舉行會議、決斷事情

的場所,平時也是未婚的「麻達」集體合宿,接受戰鬥訓練以及長老教誨的地方;

不過,後來它慢慢加入了祭祀的功能,尤其是舉行祖靈祭時,多在公廨舉行,因此

公廨也成了祭祀祖靈的地方,後來它原本的功能逐漸褪去,祭祀功能日益增強,到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更是僅剩祭祀功能而已,因此,漢人將公廨類比為廟,其實這

兩種東西完全不同,但在漢文化的強勢主導下,許多公廨還是被稱為「太祖廟」。

   在現代潮流的急速變遷下,公廨完全喪失它原有的各種功能,僅剩單純的祭祀

功用,而且隨著平埔文化的式微,許多公廨不是被廢,就是被迫改建為廟宇的形式,

到二十世紀末,只剩西拉雅族以及洪雅族仍然保有若干的公廨,然而,大多數外表

覆上漢人廟宇形式的公廨,雖然絕大部分性質都完全漢化,但總有些蛛絲馬跡可以

看出這些公廨與平埔族群的密切關係,這種現象,其實很像平埔族人,雖然外觀、

語言、文化和其他種種,都與漢人無異,但總還保有一些特殊的文化色彩,讓每一

位後裔,都不至於完全切斷和祖靈間的臍帶。

  公廨從傳統的議事,訓練功能,演變成為神聖的祭祀空間後,使得大多數人都

把公廨視為是漢人觀念中的寺廟(老實說,要不是因為這次做網頁,我可能仍有這種

想法),事實上這兩者有相當大的差別,西拉雅族的公廨中,奉祀的並不是神明,而

是祖靈,以及相關的男神,而公廨的形式,規模較小的,可能是簡單的單間室,稍

具規模的,大多都有左右廂房,而其他不同族的公廨,就又和西拉雅的有些區別了,

在此就不多提了。

參考資料:

【書名:認識平埔族的第N種方法 作者:劉還月李易蓉   原民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頁數:p.5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