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 劃 相 關 資 訊 研 究 計 畫 總 覽 研 究 計 畫 要 素 計 畫 貢 獻 說 明
究計畫總覽  
 

  地方人物領袖類  

 

林氏古厝前訪問陳師傅的照片  

  三重為台北大都會的衛星市鎮之一,一直以來都是外地人北上築夢的落腳之處;也因為這樣,三重地區的人民不論是就業、就學、消費等都依附著台北,因此似乎沒有什麼人注意到這塊土地的過去、發展、文化與未來。
  三重地區的範圍包括舊名三重埔、二重埔地區,其由來是因為淡水河與其支流間的埔地,是依照次序來命名,而此地是位於二重埔的東邊,所以稱為「三重埔」,後來再改為「三重」。「埔」是河邊沙洲的名稱,先民為了開墾土地,自然選擇近水的地區。而後由於淡水河的日漸淤積,頭前埔再也無法停靠船隻,而泥沙沖積所成的沙洲也日漸擴大,登陸的地點遂再向後退縮,於是把這後來開發的土地稱為二重埔(台語發音)。同樣的,漢族先民開發的足跡來到了現今的三重市,為有別於頭前與二重,遂定名為三重埔。由於先天地理條件上的限制,沒有附近的新莊、大稻埕、艋舺開發的早,所以到日治時期仍是一傳統農業聚落。民國五十年代後,台灣工業起飛需要眾多勞工,三重以一水之隔與繁榮的台北市相鄰,這種優越的條件,讓三重成為全省移民最多的城市。當時台北橋下有個全省最大的人力市場,成千上萬的三重的人,每天越過台北橋,為台北市的建築與繁華貢獻心力,房價物價因長期受水患所影響而低廉,因此三重人口年年激增,工商業大為擴展,才成為今日所見繁華之景象。

        

 

 

         為維護、傳承的陳世仁師傅對交趾陶、剪黏相當有興趣,在祖父─ 陳天乞的教導下,現已成為三重市及全國赫赫有名的交趾陶大師,現年雖已五十六歲,但對於傳統技藝的技術,可說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師,對每一件作品,要求不斷創新及突破,現已創作出全臺獨一無二的”矽利康膠玩偶”。陳師傅畢生投力於交趾陶及剪黏,不但在國內有作品,還去過其他的國家,像是日本琦玉縣中正廟、美國LA中國城等,他對藝術投入的心血、精神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貢獻為這次我們專題研究的概要,全程由陳師傅口述及上網蒐集來自各界的相關資料,來更了解傳統技藝發揚的重要,以及認識在三重這塊小土地上堅持傳承而努力的陳世仁師傅。

 

        

 

學校:學術網路(T1) 
家裡:ADSL、撥接網路

 

 

 

  對於我們所面臨即遭遇的困難,基本上合作分工及進度掌控比較沒有問題。至於在訪問陳世仁師傅,語言溝通方面,除了有些閩南語比較聽不懂之外,其他都還OK ! 而我們在網頁製作沒有熟練的經驗及技術,有時候就會卡在某個部分,幸好有電腦老師們的指導,我們才能克服這些難題。網頁製作的學生是由兩班的其中幾個人一起製作的,所以在平常時間要一起討論會比較困難
。但是,我們還是通過考驗了,在平常時間,同班的一起互相討論,然後利用集合時間,把所有資料加以整理後,選出最恰當的題材。相信,我們所遭遇到的困難、及面對要克服的難題都可一一解決。

 

 

 

  一開始,我們對於傳統藝術都還不是很了解 ! 但還是選擇了有關製作傳統藝術的地方人物領袖者為網頁製作的主題。訪問期間,陳師傅告訴我們許多有關傳統藝術的一些作品,像是剪粘、交趾陶那一類的物品。讓我們了解了廟裡及古厝中的雕塑作品。他說:『做這些陶土,不是要注重受不受歡迎,而是體會真正的內涵及故事。』這句話讓我們印象深刻,對那些陶土有更另類的想法 ! 雖然我們並沒有很了解,但還是保持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完成這項任務─網頁製作,也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這應該會是我們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