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下的台灣(台灣的地理位置與重要性)

 

十五、十六世紀中,歐洲經過幾次的海上大航行。所謂(「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之後,世界從此進入海權的時代。在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 台灣被迫走進近代的世界史。十七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日本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台灣之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企圖染指台灣。

此時遠東海面已鼎足而三的情勢:葡萄牙人租得明朝的澳門:西班牙在菲律賓呂宋島建立殖民地,以馬尼拉為中心:荷蘭人則盤據印尼爪哇,以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為中心。這些西方重商主義國家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南洋、中國和日本,都是他們想爭取的商業地盤。

 

 

 

荷據時期

荷蘭人之所以要佔領台灣的用意最主要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與中國貿易的鉅額利益,而他就需要在中國沿岸附近建立一個美其名為轉運站的軍事基地,這個轉運站不但要用來與中國通商,也要當作他們從阿拉伯到日本與菲律賓之間各港口的貿易中繼站,荷蘭本國的東印度總公司也在一六二○年(泰昌元年),指令東印度公司總督攻佔中國或尋找貿易中途站,並例舉「小琉球」(台灣)為適當的爭取對象之一 。

 

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城總督府所記的日誌上,於一六二五年四月九日寫道:「傳聞,每年可獲鹿皮二十萬張(指台灣)。乾燥的鹿肉及魚乾亦相當多。•••在大員灣(台江)內,約有一百多艘戎克船,是從中國來的,從事於漁業,並收購鹿肉,輸至中國。 這些戎克船載著很多要收購鹿皮、鹿肉的中國人」。

 

台灣這塊土地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國家爭先恐後的來搶呢?就是因為台灣這塊土地資源相當豐富而戰略位置也相當良好,這些外來國把這些資源(鹿皮、樟腦、茶葉等)輸入自己的國家。

 

明鄭時期

鄭成功之所以要趕走荷蘭人占領台灣,是因為在滿人打敗明朝之後,入侵中國,而父親鄭芝龍欲投降清朝,鄭成功在力勸父親不成之下,亦不能苟合父親的立場,遂率領眾人另覓一反攻復國的地點,於是他整理了剩餘<補充部隊與船隻的數量>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1662年進攻當時被荷蘭人佔領的台灣。這樣的決定除了歷史上記載「何坤獻經」的肇因之外,其實在國姓爺心裡,台灣早就是一個他極想掌握的地方,鄭氏家族一直是海盜世家,雄據東亞海域的貿易市場,一來對台灣的地理位置熟悉、深知台灣對商 業的重要性,二來荷蘭人一直是鄭氏家族海上商業利益的勁敵,數度在武力與政治手腕上交手,積怨頗深,於是在台灣開啟了第一個漢人統治台灣的政權。

明啟2年(1622),由雷爾遜率領兵艦首先進攻澳門失利,轉而佔據澎湖,並且在澎湖築城長守,一直到天啟5年,才被王夢龍、孫國禎等兵臨城下,逼迫荷人轉往台灣。圖為荷蘭人遭澎湖居民反抗圖。(台灣的漁業P.38)

 

十七世紀荷蘭到亞洲的航海路線圖  (康軒社會乙版  P.68)

 

 

 

 

 

 

十七世紀台灣海陸位置由於地理條件優越,使鄭氏時期的台灣得以成為國際貿易的轉口站。  (康軒社會乙版P.80)

 

 

 

 

 

 

 

明鄭時期

鄭成功之所以要趕走荷蘭人占領台灣,是因為在中國大陸滿人入關明朝戰敗,而父親鄭芝龍欲投降清朝,鄭成功在力勸父親不成之下,亦不能苟合父親的立場,遂帥眾另覓一反攻復國的地點,於是他整理了剩餘<補充部隊與船隻的數量>的部隊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1662年進攻當時被荷蘭人佔領的台灣。這樣的決定除了歷史上記載「何坤獻經」的肇因之外,其實在國姓爺心裡,台灣早就是一個他極想掌握的地方,鄭氏家族一直是海盜世家,或者可以解釋業利益的 成「武裝船艦商運集團」,雄據東亞海域的貿易市場,一來對台灣的地理位置熟悉、深知台灣對商重要性,二來荷蘭人一直是鄭氏家族海上商業利益的勁敵,數度在武力與政治手腕上交手,積怨頗深,是故進據台灣乃勢所必然,從此開啟第一個漢人統治台灣的政權。

 

鄭成功在取得台灣五個月後即過世,子鄭經在權力鬥爭下繼位,此時期重要佐臣陳永華將軍是為鄭氏「東寧王國」推動方面政策的重要關鍵人物;一方面引進中原政權的文教制度,如設科舉、建孔廟;另一方面則相當「國際化」的發展國際貿易,清廷雖然封鎖台灣,嚴禁通洋,片板不得入海,但台灣轉而發展國際貿易,使得台灣仍然維持自荷蘭以來遠東商品集散地的角色。

 

 

東寧王國雖然在台灣經營的頗有根基,但鄭經卻不以此為滿足,一心想要反攻大陸,終於在1674年參與「三籓之役」,意圖奪回中原政權,不料一場戰役竟成了六年的惡夢,十年經營的基業被消耗殆盡,1680年二月兵敗再度退守台灣,同年七月他所倚重的陳永華將軍去世,如同沒有了諸葛亮的漢蜀,已無力回天。

 

1683年六月,原為鄭成功的部下,後來投降清朝的施琅,奉命帶領清兵進攻東寧王國,結束了鄭氏在台二十二年的統治。

 

 

 

鄭成功與荷蘭戰役過程示意圖。(快讀台灣史  P.25)

被尊稱為民族英雄的鄭成功個性剛烈,治軍嚴明。(台灣的古地圖P.106)


赤崁樓  〈康軒社會課本P.33〉

荷蘭人眼中的鄭芝龍(穿綠色衣服者)。(改繪自荷蘭海牙國立總檔案館藏畫)(台灣的漁業P.22)

 

荷蘭使節晉見鄭成功求合圖  (國編館台灣歷史  P.24)

 

鄭經反攻大陸征戰路線圖。  (快讀台灣史  P.28)

 

施琅雖極力反對放棄台灣,但是對開放海禁又十分保守,圖為施琅雕像。(台灣的漁業P.24)

 

 

 

清領時期

清朝攻打鄭氏在台政權,主要的目的只是平亂,根本未想過要治理發展這個蠻夷邊境小島,康熙皇帝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倒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打算放棄不管,只要不要作亂就好了,但是施朗等人強力爭取,康熙行地才願意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既是勉強留下之地,治台政策也就無心消極,清領時期二百一十二年當中,真正用心於台灣之建設僅最後二十年。清廷對海峽兩岸的交通採取嚴格管制的措施,但是大陸沿海地區因為人口過甚、乾旱飢荒等種種問題,致使大量閩粵難民,甘冒九死一生、拋家棄子,度過「黑水溝」(即指台灣海峽波濤之險),登台尋找一個可以新生存活的天地,從此唐山過台灣的故事不段展開,新移民的誠然是蓽路藍縷、開疆闢土,但是渡台悲歌另一方面,亦是平埔族原住民的毀滅悲歌,在外族入侵及外力統治之下,除了反抗,只能接受歸化與漢化的命運。

明朝洪武2年至萬曆10年間的倭寇侵擾圖。由此圖可知倭寇的侵擾可說是遍及沿海各省。(台灣的漁業P.20)

 

 

 

 

 

開港通商

閉關自守的中國,輕視台灣的重要性,但是在十九世紀四零年代後,由於台灣的媒、硫礦、樟腦等物產的誘惑,歐美各國對台灣時時想指染,於是以戰迫使中國開放通商,1680年以後,清廷在兩次英法聯軍之役被迫簽約,列強要求在台灣開港,這時原本的兩港貿易「安平、淡水」加上「基隆、高雄」,台灣又因著海洋島嶼的特殊地位,躍上國際舞台,世界各國紛紛來台設立商行,處理貿易事務。

 

沈葆楨

日軍犯臺時,沈葆楨奉命來臺防守並發展建設。他以加強海防、澄清吏治、開山「撫番」和安撫人心等政策作為施政重點。

海防方面,在安平(今台南)、旗後〈今高雄旗津〉、東港等地建炮臺,並在恆春修城牆,防止日軍再次入侵。

吏治方面,為加強吏治與軍紀管理,建議清廷派福建巡撫長期駐臺,但未被採納。又鑑於當時臺灣人口漸多,為方便管理,將行政區由原本的一府四縣三廳,調整為二府八縣四廳。

開山「撫番」方面,廢除限制漢人渡臺、禁止漢人進入原住民活動區及禁止漢人娶原住民為妻等法令,並積極開發北、中、南三條聯絡東部的道路。對於當時東部的開發及清廷對原住民的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安撫人心方面,沈氏深知當時民意,所以奏請清廷為鄭成功立祠。

沈葆楨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調離臺灣。沈氏在臺期間雖然不長,但已為日後臺灣建設奠定了根基。

英商德記洋行

位於今台南市安平區,台灣開港後,是英國商人從事貿易的地點。  (康軒社會乙版P.95)

 
 

彰化縣志》描繪鹿港海上交通繁忙的情形。  (快讀台灣史  P.49)

沈葆楨。  (快讀台灣史  P.58

 

 

牡丹社事件

在東方的新新興國家日本更是不落人後,對台灣虎視眈眈居心叵測。藉口琉球人遇害之事,於1874發動「牡丹社事件」,出兵到台灣屏東,想要先佔領台灣原住民英勇抵抗,滿清政府聞報,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到台處理,處理的結果為「賠銀五十萬兩外,在和約中確定(日本此次聲稱為保護琉民而進兵入臺,中國不指為不是)」。此舉不但默認琉球為日本的領土,更彰顯清國對於領土主權的概念極為落後,後果雖是侮辱可笑,也因為此事而引起中國政府對台灣軍事地位的重視,緊接著中國因越南主權問題與法軍再度開戰,法軍攻打基隆、淡水被守軍擊退,乃封鎖台灣海峽進佔澎湖,翌年,戰爭結速後,清廷深覺台灣地位’不能在乎視,經沈葆楨的建議下,讓台灣脫離福建獨立設省,首任巡撫劉銘傳,高瞻遠矚,不以台灣為僅僅一個中國的軍事基地為建設目標,更積極推動台灣的近代化,在他短短六年的任期當中、電力系統、郵政、鐵路的建置,一時之間台灣搖身成為全中國最現代化的一個省。

ㄧ八七四年日軍攻打牡丹社圖。  (快讀台灣史  P.58)

億載金城又稱第二鯤身砲台

沈葆楨來台興築的第一座西式砲台,位於今台南市安平區南端,城門上題有「億載金城」四字,即取經過億年仍可固若金湯之意。  (康軒社會乙版P.94)

 

旗後砲台鳥瞰圖

台灣南部海防的重要據點,砲台正門上題有「威震天南」四字。(康軒社會乙版P.100)

↗砲台入口上方的門額。(康軒社會乙版P.100)

 

 

 

日據時代

他們來台灣是因為像要擴大他們的領土,而他們找上的地方有朝鮮、琉球、台灣但是在牡丹社事件的時候,他們已經把琉球給拿走了,所以接下來就換到台灣,另外一部分他們也是因為想要用台灣豐富的資源來賺錢。

 

甲午戰爭

這場戰爭在日本方面並非占領台灣為目的所發動的然而戰況卻對清國不利不但在朝鮮被打的一敗塗地在1895年清國戰敗1895年展開兩國對甲午戰爭的談判日本以勝利國強勢態度要求清政府讓出台灣與澎湖島並賠償軍事費用4億元從此台灣進入被日本統治50餘年下的陰霾。

 

 

殖民地化與近代化

台灣在日本統治下,經歷了殖民地化與近代化的雙重歷史過程。

日本不是近代化過程的發源地,全世界近代化的源頭只有一個,就是西歐與北美。因此,日本的明治維新,再很大程度上是西化運動─當時的日本人稱為「文明開化」。

近代化不是日本化,而是「文明化」,這在殖民當局早期推行的風俗改革,如放足斷髮運動,可以清楚看到。斷髮針對男性,也就是要他們剪掉辮子。放足運動在日語是「解纏足」,一方面鼓勵纏足婦女放足,另一方面勸阻新的纏足。放足斷髮運動頗具成效,一九一0年代中期可說已達成目標。

近代式教育影響台灣人很大。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前,有以科舉為中心的書塾與學校設施,但未建立新式教育體系。在傳統社會,受教育是少數人的專利。但是每個人都應受教育卻是現在近代社會的觀念。

在生活習慣方面也非常尊重「時」的觀念所以也擬定了「時的紀念日」,目的在告訴人民時間是金,時間不待,請相互遵守時間。

 

皇民化運動

因為日本人想要打下東南亞,所以需要台灣人的支援,但前提是要讓他們變成真正的日本人,所以臺灣人必須要禁止講台語,一律要說日本話、姓氏要改成日本姓而且要跟日本人一樣朝拜天皇。因為戰爭所以造就了台灣有一些婦女需要被派到前線去做一些雜物或特志看護婦的工作,來服務那些被日本政府派到戰爭地去戰爭的台灣人。另外還招爭了高砂義勇隊以及教導小孩子們如何打仗。                                                                                                                                                                                                                                                                                   

台鹼安順廠雖然是日治時期建立的,但是國民政府接手後繼續經營,但是他們永遠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卻沒想到說已經造就了污染的重大傷害。

日軍在屏東枋寮登入。  (快讀台灣史  P.63)

 

 

日軍入駐清布政使衙門 來源:《北白川宮能九親王御遺跡》(台灣歷史圖說P.108)

 

▲兒玉總督所頒的纏足解放章  來源:鷲巢敦哉1941 (台灣歷史圖說P.144)

日治時代「時的紀念日」宣傳海報。譯文是「時間是金,時間不待,請相互遵守時間。」(康軒社會課本P.86)▲

 

大東亞從軍記﹝念﹞章  簡傳枝 提供 (台灣歷史圖說P.176)

← 一九三五年代加走灣公學校(在今台東遠濱鄉)上課一景。  (快讀台灣史  P.69)

 

昭和年間發行的紀念明信片,顯示日本將台灣當成南進的跳板。(康軒社會課本P.79)

吉野正明繪「特志看護婦(台灣)」(日本統治末期「聖戰美術」作品之ㄧ例)來源:《台灣聖戰美術》1937  (台灣歷史圖說P.173)

早期女子上課情景 來源:(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1933

(台灣歷史圖說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