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屬藝術


首頁
木屬藝術
關於林漢鼎
作品介紹
訪問集錦
小組成員
進度報告
連絡資訊
參考資料

木屬藝術製作過程

前言

        鑑賞的基礎在於認知,也就是說「知識」是藝術素養的底層苗圃,唯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散發藝術的光彩,唯有紮實的認知訓練才能激發藝術的潛力,所以我們想要「欣賞」木屬藝術就先要從「了解」木雕工藝開始,了解木雕工藝就要從基礎認知著手,舉凡歷史淵源、作品年代、文化內涵典故等,從背景資料到質材、工法、派別、師承、風格特色、代表性經典作品等等,盡可能都要深入探討研究,以充實知識。



什麼是雕刻(木雕)

        雕刻是將比較硬的材料, 利用雕、刻、切割、研磨或鑿的方法除掉不要的部分,留下的部分就是創作者要呈現出來的形象。目前台灣雕塑家雕刻創作時大多使用的石材和木材為主。

在形式上分為

(一) 具象:指作品造型有具體的形象、內容,讓看的人能直接感受。也有將具體的形象全部或局部簡化、變形,但仍然能讓觀眾很容易的了解具體的形象。

(二) 寫實:指雕塑的作品不但有具體的形體,創作者更利用各種技法,使作品造型達到更逼真的程度。這種作品有強烈的真實感,可吸引的視覺形象。

(三) 抽象:是指將作品的外形簡化為簡單的形貌,或是將創作者的意念、靈感轉化為造型。它和具象和寫實自然的形貌恰好相反。這類作品較難讓欣賞者很快地瞭解作品的涵意,但能帶給欣賞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在材質上分為

        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美感特性,搭配不同的形式與技法,作品就會有豐富、多樣的面貌呈現,現茲就下列數種雕塑的材質說明:

木材是很自然的材料,它的質感、色澤給人親切、溫暖的感覺。適合用在雕刻上的木材種類很多,而各種木材的色澤、紋理也都不同,再加上木材會用到雕鑿、切鋸、黏接、栓合、拋光、打磨等多樣的雕刻技法,因此可以呈現不同的美感面貌特質。



木雕的歷史

         宗教對中國的雕塑藝術,有著相當大的影響,這點由石窟藝術即可知。雲岡石窟為北魏文帝動用全國人民力量,建造位於大同雲岡,石窟中的飛天將動態中的美感表露無遺,最著名的是巨大的第二十窟大佛,有八層樓高,看起來十分地雄偉莊嚴,衣服以線條代表,露出右胸,整個造形受到中亞印度佛教的影響。

千佛洞中的之彩塑是敦煌千佛洞的特點之一,因敦煌地區石頭不易雕刻,所以運用彩繪的方法創作出這些色彩豐富的石雕藝術,雖年代久遠有損壞,但我們仍依稀可見。宋朝的雕塑在造型上仍頗有成就,尤其在木雕方面更為傑出。



台灣原住民的木雕及特色


        南部的排灣、魯凱、卑南及雅美族都有浮雕及立體雕刻,尤其排灣的雕刻藝術已有高度的發展。

北部、中部諸族的紋飾雕刻,藝術較低而雕刻物亦少,如泰雅族僅在竹製的耳軸、笛管、煙斗等。賽夏族也只是在口琴、笛琴、弓背上刻以幾何圖形線條。布農、鄒族則在刀鞘、弓背上刻以三角形缺口或點紋,用以記錄其獵首及獵獲的回數。邵族則以刳木工藝製成具該族特色的木杵和獨木舟。
南部諸族的雕刻在性質上是屬於象徵的,乃至寫實的雕刻藝術,雕刻的種類有凹刻、浮雕、透雕與立體雕刻等,而雕刻的器物種類繁多,尤以排灣族為盛,其器物種類有建築,家具、用具、武器、宗教器物等以及玩賞雕物等。排灣族最常見的雕像為人首與雙蛇,其次為裸身人像、動物及蛇紋、菱紋等。
魯凱族的雕刻藝術,大致與排灣族相似,不過種類較少,卑南族的雕刻則較簡化,阿美族的雕刻多為器物雕飾,少見板柱、浮雕及玩偶。
雅美族人也精於木雕,他們在漁舟、屋柱、壁板、匕首鞘、魚針盒以及祭杖上都刻以各種幾何紋樣。雅美人在木雕上塗以紅、白、黑三種顏色,給人一種鮮明的感覺。
竹雕和骨角雕,多用於小件物品,如泰雅的竹耳飾,排灣、魯凱的火藥罐、布農族和曹族的骨製髮簪,多以幾何圖紋。
台灣原住民族的雕刻,一般說來具有原始藝術的特性,沒有虛偽掩飾,不嬌揉造作,造型真摯而是率直,並且有巫術色彩,具有令人生畏的氣氛。

 


首頁 | 木屬藝術 | 關於林漢鼎 | 作品介紹 | 訪問集錦 | 小組成員 | 進度報告 | 連絡資訊 | 參考資料


 yljh2005@gmail.com  ,http://www.yljh.chc.edu.tw/
入木三分..林漢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