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茶在宋朝幾乎成為了全民運動,皇帝宋徽宗非常熱衷鬥茶,甚至還寫了一本茶書,來介紹鬥茶,書名是《大觀茶論》,裡面提到:「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玉毫條達者」即指兔毫盞。
丞相蔡襄也寫了一本書來介紹鬥茶,書名是《茶錄》,裡面提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自不用。」裡面所提到的黑色茶盞以建安出產的最為有名,是同期間其他窯址所產茶盞無法比擬的,所以「建盞」便成為文人雅士的最愛。
黑色茶盞可以襯托茶湯的白與綠,可以清楚的看出打發的泡、有沒有浮水痕,如此一來色調分明,便就利於品評。黑釉茶盞的燒製在宋代得到極大的發展。
白色茶盞〈不易看出湯花〉 |
黑色茶盞〈易看出咬盞效果〉 |
黑釉茶碗後來傳到日本,又稱為「天目茶碗」,是陶坯土上含鐵量高的黑色釉藥,經過高溫燒製之後的氧化鐵結晶,形成多樣結晶斑點與絲紋。
文化國小中有一位陶藝大師---李玨叡老師,他也是我們北投咕嚕燒的指導老師,暑假中他就曾經指導我們做樹葉天目釉的實驗。我們在進行鬥茶教學活動所使用的天目碗就是他的作品。
|
|
|
李玨叡老師的天目釉茶碗,氧化鐵結晶就像是黑夜中的繁星。 |
參考資料:http://artouch.com/story.asp?id=2005051076144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