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由簡介

先祖漂洋過海來台

黑水溝名稱由來

黑水溝古文記載


一、《台灣縣志》

黑水溝為澎廈分界處,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其深無底,水黑如墨,湍激悍怒,勢如稍窪,舟利乘風疾行亂流而渡,遲則波濤衝擊,易致針路差失,廈船過黑水溝良久,令亞班登桅遙望,必見澎湖西嶼、花嶼、貓嶼乃可前進,倘計程應至而諸嶼不見,便失所向,須亟收回,恐漂越臺之南北而東,則邈不知所之。

《翻譯》 黑水溝可說是澎湖和廈門的分界處,寬度大約六、七十里,海流湍急,異常的危險,水深無法見底。船必須乘風疾行而過,稍微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我們的祖先從廈門上船,越過黑水溝之後,如果看不見澎湖西嶼、花嶼或貓嶼,就表示船隻的航向已經偏離軌道,必須折返,否則將迷失在大洋之中。

二、唐贊袞《臺陽見聞錄》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 「 黑水溝 為渡臺最險處。水益深黑,必藉風而過,否則進退維谷。舵工云:常下鉛筒棕繩盡百數十尋,未及底」

作者資料: 《臺陽見聞錄》唐贊袞撰。 贊袞字韡之,湖南善化人。前閱歷不詳;清光緒十七年,調署臺澎道,旋補臺南府;迄二十一年正月,去任。

三、郁永河《裨海紀遊》

郁永河 《裨海紀遊》:「臺灣海道,惟 黑水溝 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溝水獨黑如墨,勢又稍窳,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黑紅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泄視之。然二溝俱在大洋中,風濤鼓盪,而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渡溝良久,聞鉦鼓作於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余登鷁尾高處憑眺,祇覺天際微雲,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鏡中。」

者資料: 郁永河, 清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任職於福建省幕府的郁永河奉命來臺灣採硫,返家後著成《裨海紀遊》一書,生動描寫臺灣當時的山川風物,成為研究臺灣民族學與地理史的最佳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