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類生態

大埔因有曾文水庫造就了生態溼地,也因此吸引了許多蛙類在此定居,蛙類是一群害羞的小動物,在非繁殖期常安靜的躲在石縫、泥縫、草根或樹上,很難觀察。但到了繁殖季節,則會大量聚集到水域,雄蛙還會發出響亮的求偶聲以吸引雌性,所以繁殖期是觀察蛙類最佳的時機。

另外蛙類是外溫動物,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來自外界環境,所以溫暖的季節比較活躍。大埔內每年的38月的春夏兩季,是賞蛙的最佳季節,觀賞蛙類時,聆聽蛙鳴,感受它們的喜怒哀樂,不捕捉或戲弄它們,這才是認識蛙類的最好方式喔!

日本樹蛙

英文名:Japanese Buerger’s Frog   

學名:Buergeria japonicus

科名:樹蛙科

成體

體型:小而纖細,♂2.5-3cm,♀3-4cm

頭部:吻端鈍圓,頭長約等於頭寬,上下唇有黑色橫帶。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

顏色變異很大,常隨環境而變成鉛灰色、淡褐色或黃褐色,但不會變綠。兩眼間有一條深色橫帶,背部有X型或H型深色花紋,背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

體側:灰黑色或深咖啡色。

皮膚:粗糙,許多顆粒性突起。

腹部:白色或淡黃色,光滑,有些圓形小顆粒。

前肢:細長,有深褐色橫帶。指間無蹼,指端吸盤明顯。內掌突橢圓形發達。

後肢:細長,有深褐色橫帶。趾間蹼發達,趾端吸盤明顯。有內蹠突,無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較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婚姻墊黃色。

相近種類比較:面天樹蛙吻較尖,四肢外側各有一列白色顆粒突出,如鋸齒狀。

分布:廣泛分布於全省中、低海拔山區的小溝渠、小溪流。

繁殖期:2月到10月,長短依地區而異。

生態及行為:

常成群出現在水溝底部、溝壁及石頭上鳴叫,非常活潑,善於跳躍。叫聲高而響亮如同虫鳴,吵雜而且刺耳,是全省中、低海拔山區,夏夜裡常聽到的蛙鳴聲。牠們喜歡在溫泉裡活動,像北部的泰安溫泉、仁澤溫泉、東部的知本溫泉,都可找到牠們的蹤跡。

:卵徑1.2-1.4mm,動物極黑褐色,植物極白色,分散黏在水底的植物體上。

蝌蚪:底棲性,身體卵圓形,尾細長,長度為身體的兩倍以上,有數條黑色橫紋。

盤古蟾蜍(台灣蟾蜍)

學名:Bufo bankorensis

科別:蟾蜍科

成體:

體型:大型肥胖,♂6-10cm,♀6-11cm

頭部:吻端鈍圓,頭寬大於頭長。鼓膜顯著。耳後腺長橢圓形,外側黑色。

背部:體色變化很大,從黃褐色、暗褐色到灰黑色。有些個體有背中線。

體側:有些個體有深色縱紋,從眼後沿耳後腺斜伸到腰部。

皮膚:粗糙,散佈許多大大小小的圓錐形突起纍粒,有些纍粒有白色的刺。

腹部:粗糙有許多顆粒。乳黃色夾雜著棕色或灰色花斑。

前肢:長而粗壯,指間無蹼。外掌突比外掌突發達,都是圓形棕色。

後肢:粗短,趾間有半蹼。有內蹠突及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性比雌性略小,手掌內側隆起成婚姻墊,並有黑色婚刺。

相近種類:黑眶蟾蜍眼睛周圍有黑色脊棱。

分布:

特有種,廣泛分布全省各地,海拔高度可達3000m。經常出現在陸地較開闊的地方,如闊葉林、草地、開墾地或住家附近,守候在步道、空地或路燈底下比較亮、虫比較多的地方覓食;繁殖期時才會遷移到溪流或靜水池。

繁殖期:9月到隔年2月。

行為:

雄蟾沒有鳴囊不會發出叫聲,只有在被其他雄蟾誤抱時,才會發出「勾、勾、勾」釋放叫聲。而在遭受攻擊時,常會本能地鼓起胸部撐起四肢,裝出雄壯威武的模樣,並發出「勾、勾」的聲音,這是牠們的防衛姿勢。如果恐嚇無效,牠們會馬上爬走或者攤在地上裝死,最後才會從耳後腺噴出毒液。

卵:每次產卵五千顆左右,卵粒黑色,常成雙行排列於長形膠質卵串中。卵串成雙兩條從雌蟾的泄殖腔孔排出來,可長達10公尺以上,常纏繞在水草上或石頭間。

蝌蚪:蝌蚪黑色,喜歡聚成黑鴉鴉地一大片。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成群的蝌蚪之間通常具有親緣關係,例如兄弟姐妹或表親。由於牠們有毒,聚在一起可以讓誤食牠們的動物加深印象並心生警惕,以後就不敢碰牠們了。

面天樹蛙

英文名:Meintein Tree Frog

學名:Chirixalus idicotocus

科別:樹蛙科。

成體:

體長:小型,♂2-3cm,♀4-5cm

頭部:頭長略等於頭寬,吻端尖。鼓膜及顳褶不明顯。

背部:體色會隨環境變成淡褐色或深褐色。兩眼間有深色橫帶,背部有一個X或H型的深色斑。

皮膚:粗糙,有許多顆粒性小突起。

腹部:白色,散佈一些灰黑色斑點。

前肢:上臂及手部外側散佈白色顆粒性突出,有黑色橫帶。指間有微蹼,趾端有吸盤,內掌突不特別明顯。

後肢:

細長,有黑色橫帶。小腿及足部外側散佈一排白色鋸齒般的顆粒性突起,以小腿和足部相接的關節處的白點特別大。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無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蛙有單一咽下外鳴囊,體型較雌蛙小很多。

相近種類比較:艾氏樹蛙的內掌突發達,體色可以變綠。

分布:廣泛分布於 台灣西部中低海拔山區,幾乎只要有艾氏樹蛙地方,都能發現面天樹蛙。

繁殖期:2-9月,以6、7月最常見。

行為:

面天樹蛙的叫聲和艾氏樹蛙很像,都是「ㄅ一」聲,但比較響亮,而且常連續發出好幾個急促的「ㄅ一、ㄅ一」。雄蛙常爬在小草上面或者躲在樹林底層或土堆中鳴叫,也會積極四處遊走主動尋找雌蛙交配,因此經常會錯抱到其他種類青蛙。交配之後,雌蛙會帶著雄蛙到落葉堆底下或泥縫中產卵。白天雄蛙很喜歡靜靜的平貼在芒草葉上作日光浴,此時身體顏色會變得很淡,很容易被觀察到。

卵:一粒粒分散在土末臟漶C每次產卵100-300顆,一次產完,但常常有好幾對配對在同一個地方產卵,所以形成一大片,乍看之下,好像不小心翻倒、散落一地的青蛙下蛋粉圓冰。

蝌蚪:小型,褐色,口位於腹面。

巴氏小雨蛙

學名: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 1901 

英文名:粗皮姬蛙,Butleris Narrow-Mouthed Toad, Butler's ricefrog

科別:樹蛙科。

成體:

體長:小型蛙類。♂2cm,♀2-2.5cm

頭部:頭寬略大於頭長,吻端尖圓。鼓膜不明顯,有顳褶。

背部:灰色,有大塊深色鑲淺色邊的花斑。

體側:兩側各有一行黑色斑點,和背部大塊花斑平行。

皮膚:粗糙,背部及四肢都佈滿疣粒,體側的疣粒較大而圓,背中央的疣粒則常成行排列。

腹部:白色光滑。

前肢:纖細,有橫紋。指端有小吸盤,背面有小縱溝。有3個掌突。

後肢:粗壯,有橫紋。趾端有小吸盤及小縱溝,趾間有蹼。內外蹠突皆發達。

第二性徵:雄性較小,有單咽下外鳴囊,咽喉部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小雨蛙及黑蒙西氏小雨蛙皮膚光滑,沒有疣粒。小雨蛙及史丹吉氏小雨蛙趾間沒有吸盤。

分布:

零散分布於中南部低海拔山區,平常棲息在底層落葉間,繁殖時則出現在水邊的草叢或水溝落葉堆中。

繁殖期:以春夏兩季為主。

行為:在雨天的時候比較活躍,雄蛙叫聲如同虫叫,常躲在草叢裡,不易觀察。

卵:成片漂浮在水面,動物極深紅褐色,植物極白色。

蝌蚪:頭及背部平扁,草綠色。尾鰭上有細紅點,邊緣略帶黑色,尾端尖細成絲狀。

黑蒙西氏小雨蛙

學名:Microhyla heymonsi Vogt, 1911

英文名:小弧斑姬蛙 Heymonsis Narrow-Mouthed Toad

科別:樹蛙科。

成體:

體長:小型。♂約2cm,♀約2.5cm

頭部:頭長寬略等,吻端尖圓。鼓膜不明顯,顳褶延伸到腹面。

背部:顏色變化頗大,灰黑色或紅褐色。有背中線,沿背中線兩側有對稱的波狀黑棕色長縱紋,背中線中央有一個小括弧()斑。

體側:從吻端到體側有醒目的黑色寬紋斜達腰部。

皮膚:平滑但有些細小的顆粒,股部內側的顆粒較大。

腹部:白色,咽喉部位有些棕色細點。

前肢:纖細,有深色橫紋。指端有小吸盤,背面有小縱溝。有內掌突及外掌突。

後肢:粗壯,有深色橫紋。趾端有小吸盤及顯著之縱溝,趾間有微蹼,內外蹠突皆發達。

第二性徵:雄蛙比雌蛙小,有單咽下鳴囊,咽喉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

小雨蛙指(趾)端沒有吸盤背中央也沒小括弧,巴氏小雨蛙趾端有小吸盤,但皮膚有疣粒。

分布:

常見於於中南部及東部一千五百公尺的開墾地水域及草澤。平常棲息在樹林底層的落葉間,生殖期時遷移到稻田、草澤、路旁積水等淺水域繁殖。

繁殖期:春天及夏天。

生態及行為:

通常躲在水邊草叢、落葉、泥縫或小石堆中鳴叫,叫得很大聲,但是很難找。叫聲和小雨蛙很像,很容易弄錯。

卵:卵粒小型,成片漂浮在水面。

蝌蚪:蝌蚪透明,嘴部成往上翹的漏杓狀,浮在水面上濾食。

小雨蛙

學名:Microhyla ornate

英文名:飾紋姬蛙 Ornate Narrow-Mouthed Toad

科別:狹口蛙科

成體:

體長:小型,♂約2.5cm,♀2-3cm

頭部:頭長約等於頭寬,吻端尖圓。鼓膜不明顯,顳褶明顯。

背部:

背部顏色為土褐色或灰棕色,背中央有一塊明顯的深色對稱塔狀花紋,花紋兩側另有一些平行的細縱紋。有些個體有淺色背中線。

體側:兩側從吻端經眼後方到腰部有黑色斜行的縱紋,縱紋下方有深色小斑點。

皮膚:略光滑但有些小疣粒,尤其從眼後到薦骨突起處,兩側各有一排斜行的長疣粒。

腹部:光滑白色。

前肢:纖細,有粗細不等的橫紋。指端圓無吸盤,指間無蹼。內掌突比外掌突大。

後肢:粗壯,有橫紋。趾端無吸盤,趾間無蹼。內蹠突略大於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比較小,有單一咽下鳴囊,喉部鳴囊的地方黑色。

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省平地稻田、水池等開墾地、草澤及低海拔山區的森林底層落葉間,北部較常見。

繁殖期:約3至8月,春夏為主。

生態及行為:

小型但叫聲卻非常的低沉而且大聲,雨後的夏夜常可聽到它們整齊而具有節奏感的叫聲「ㄎ一ˊ、ㄎ一ˊ」,喜歡躲在水邊的落葉、草根、土縫或石頭底下鳴叫,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很難觀察。

卵:卵徑小,約0.8cm,卵塊圓形成片漂浮在水面上,一次產卵約兩、三百粒。

蝌蚪:頭部及背部圓盤狀,平扁透明。口位於吻端,眼睛在兩側,尾端尖細。

白頷樹蛙

學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英文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 1861 ;斑腿樹蛙 White lipped Tree Frog

科別:樹蛙科

別稱:大頭蛙

成體:

體長:大型修長,♂5-6cm,♀6-7cm

頭部:頭寬小於頭長,吻端尖,上唇白色。顳褶橘紅色,從吻端經眼鼻線及顳褶下方有一條黑線。

背部:深褐色或褐色,有4-6條深褐色縱帶,間雜一些斑點,或僅有一些斑點沒有縱帶。

體側:腹側白色有黑白相間的網狀花紋。

皮膚:光滑沒有顆粒。

腹部:白色,有圓形顆粒。

前肢:細長,有黑色橫帶。指間有微蹼,吸盤發達。

後肢:細長,有黑色橫帶。趾間有蹼,趾吸盤小於指吸盤。無外蹠突。股部內側有黑白相間的網狀花紋。

第二性徵:雄蛙較雌蛙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

相近種類比較:褐樹蛙上唇為黑白相間的橫紋,眼鼻線及顳褶下方沒有黑線。

分布:廣泛分布於全省一千公尺以下的果園及雜木林裡。

繁殖期:主要在春天及夏天繁殖,尤其喜歡在春雨及梅雨時節活動

行為:

平常棲息在樹上,繁殖期時常聚集在水邊的植物體上或者地面遮蔽物底下鳴叫,形成上百隻青蛙的大合唱。由於它們的叫聲有如連珠炮般的「搭、搭、搭」,聽起來常有置身靶場的錯覺,頗具有震撼效果。在雌雄數目懸殊的情況,會出現一隻雌蛙和多隻雄蛙交配共同產卵的現象,也產生同母異父的子代,藉此可以提高雄蛙交配的機會。

卵:產黃色泡沫型卵塊,常常好幾個卵塊聚成一大團高掛在樹上,每個卵塊內有400-500顆白色的卵粒。卵塊經常被蒼蠅產卵寄生並長蛆,無法發育成蝌蚪。

蝌蚪:大型,尾鰭高而薄,吻端上方有一顆白色斑點。

澤蛙

學名:Rana limnocharis

英文名:Indian Rice Frog

科別:赤蛙科

別稱:田蛙

成體:

體型:中型,♂4-5cm,♀5-6cm

頭部:長寬略相等,吻端尖圓,上下唇有深色縱紋,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

顏色及花紋多變,青灰色、褐色或深灰色,有時雜有明顯的紅褐色或綠色斑紋。兩眼間有深色V型橫斑,肩部有類似W型斑。有些個體有背中線,背中線寬細不一。

體側:有些延續自肩部的深色斑。

皮膚:

背部有許多長短不一、不規則排列的棒狀膚褶,褶間有些小疣粒。體側及體後端有許多小圓疣,四肢背面也有小疣粒分布。

腹部:光滑乳黃色。

前肢:上臂有橫紋,指端尖,掌突發達。

後肢:較短,有橫紋,股部內側有許多白色小顆粒突起。趾端尖,趾間有半蹼。有內外蹠突。

第二性徵:

雄蛙體型比雌蛙小,有一個單咽下鳴囊,但鳴囊中間有一個分隔,所以看起來像有一對咽下鳴囊。雄蛙喉部鳴囊部分黑色,雌蛙白色。

相近種類:虎皮蛙體型較大,背部棒狀膚褶較長而且排列整齊。

分布:普遍全部於全省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溝渠、水池、草澤等靜水域。

繁殖期:3到10月,但以春夏為主。

行為:

澤蛙是平地都市常見的蛙類,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只要是有水有遮蔽的環境,都有可能見到們的蹤跡。牠們的叫聲響亮,時高時低;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連續數十個「嘓、嘓、蟈....」,但在兩隻對叫的時候,叫聲則變成「嘓嘓-嘓嘓-」或「嘓ㄎ一、嘓ㄎ一」,有時變成「ㄎ一嘓、ㄎ一嘓」,有互相較勁的意味。

卵:卵粒小,卵塊成一大片漂浮在水面上。每次產700-1600粒卵,雌蛙一年可多次產卵。

蝌蚪:小型,背面橄欖綠色,有棕色斑,尾部細長有深色細斑,尾長為體長兩倍。口小,位於吻部下方。

虎皮蛙

英文名:虎紋蛙 Chinese bullfrog

學名:Rana tigerina rugulosa

科別:赤蛙科

俗稱:田雞

成體:

 體型:大型粗壯,♂6-8cm,♀6-12cm,最大可達15cm。

 頭部: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尖圓而長。鼓膜大型明顯, 顳褶不顯著。

 背部:黃綠色、灰褐色、暗褐色或灰黑色,有一些深色斑點。

 體側:腹側白色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

 皮膚:極粗糙,背部有許多長短不一、排列整齊的長棒狀

 膚褶,腹側、背後方及腿部有許多淺色的小疣粒。

 腹部:光滑白色,雜有一些黑色斑紋。

 前肢:粗短,有橫紋。 指短而尖圓,關節下瘤大而明顯,無掌突。

 後肢:粗壯,有橫紋。趾間全蹼,內蹠突窄而長,無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蛙略小於雌蛙,有一對咽下側外鳴囊,前肢較粗壯,第一指上的婚墊發達。

相近種類比較:虎皮蛙外型和古氏赤蛙、澤蛙類似,背部都有許多突起。但古氏赤蛙的鼓膜隱於皮下,澤蛙的膚褶比較短而且排列不整齊。

分布:原來廣泛分布於平地農田及草澤環境,目前由於農藥及棲息地破壞,數量減少中。

繁殖期:春天及夏天。

行為:

喜歡躲在池邊草叢或水草中鳴叫,叫聲是悠長的「剛-、剛-、剛-」,有點像敲打金屬所發出來的聲音。非常機警怕人,一靠近馬上跳開。很貪吃,能吃下澤蛙、金線蛙等中大型蛙類。目前有人工繁殖及飼養的族群。

卵:卵徑約1.8mm, 單枚浮於水面。

蝌蚪:底棲型,棲息在靜水域。蝌蚪大型,全長可達5cm,尾長為體長兩倍。背部綠褐色有些小黑點,眼下及口側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

斯文豪氏赤蛙

英文名:尖鼻赤蛙、棕背蛙 Swinhoe's frog

學名:Rana narina swinhoana

科別:赤蛙科

成體:

體型:大型修長平扁,♂約6-7cm,♀約8cm

頭部:頭長比頭寬略長,吻端尖圓。上唇白色,口角後有白色的頷腺。鼓膜黑色,顳褶不明顯。

背部:

顏色變化頗大,有時是一致的綠色或褐色,有時是綠色雜夾一些褐色斑,或者褐色帶有綠色斑,幾乎每一隻都長得不一樣。

體側:

淺褐色或淺綠色,散佈著許多黑斑。背側褶不明顯,由斷斷續續的顆粒相接而成。從吻端經眼鼻線到顳褶有一條黑色縱紋,有時黑色縱紋往後延伸直到背側褶末端。

皮膚:光滑,但有些疣粒及小顆粒,尤其後背部及體側的疣粒特別大而突出。

腹部:白色光滑。

四肢:

細長,有深色橫紋。指(趾)端膨大成明顯的吸盤。後肢蹼發達,為全蹼。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小或退化。

第二性徵:雄蛙比雌蛙小型,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前肢粗壯,第一指內側有膨大的婚墊。

分布:廣泛棲息於全省二千公尺以下的山區溪流附近。

繁殖期:除了冬天,整年都很活躍,但主要在秋天及春天產卵。

行為:

終年住在溪澗,白天躲在石縫或溪邊草叢裡,偶而也會發出如同鳥叫般的「啾-」一聲,常讓賞鳥的人白忙一場;晚上則單獨出現在水邊草叢或石頭上。牠們的獨立性很高,常各自分散,保持距離,叫聲是牠們彼此溝通、較勁的唯一管道。所以牠們雖然不是很常叫,但只要一隻領頭開始叫,其他雄蛙就會不甘示弱的一隻跟著一隻叫,合唱聽起來是此起彼落,頗具有聲勢。

卵:卵白色大型,卵徑可達0.3公分。一次產40-50顆,常常小堆小堆地產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

蝌蚪:黑褐色,口部腹側稍凹陷,可協助吸附在石頭上。

莫氏樹蛙

英文名:Moltrechtis Green Tree Frog

學名:Rhacophorus moltrechti Boulenger, 1908

科別:樹蛙科

成體:

體型:中型纖細,♂4-4.5cm,♀4.5-5.5cm

頭部:頭寬小於頭長,吻端尖。眼睛虹彩橘紅色,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墨綠色,會隨環境變深或淺。背部常帶有一些小白斑或黃斑。

體側:白色或黃色,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黑斑。

皮膚:光滑沒有顆粒。

腹部:黃色或白色,有圓形小顆粒。

前肢:背面綠色,腹面白色有些黑斑,有時指間的微蹼及指端吸盤都有黑斑分布。手臂外側白色皮瓣明顯。

後肢:

背面綠色,股部內側橘紅色,外側有明顯的白色皮瓣。黑斑散佈在腿部及足部內側,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有時也有黑斑。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較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咽喉鳴囊處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台北樹蛙體側沒有大黑斑,虹彩及股部內側黃色。

分布: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全省兩千五百公尺以下的果園、樹林及開墾地。

繁殖期:

隨地區而異,台灣北部及東北部一般在春天及夏天繁殖,中南部則在夏天及秋天產卵,潮溼的山區、例如溪頭,則終年繁殖。

行為:

平常住在樹上,繁殖期時才到水邊活動,常挖一個淺淺的洞藏身在落葉底下,也喜歡躲在水溝旁邊的石縫、鬆鬆的土堆或草根裡鳴叫,有時也會爬到樹上鳴叫。叫聲很響亮,如同火雞叫般的一長串「呱-阿,呱阿阿阿」。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形成配對,偶而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同時和多隻雄蛙交配情形。

卵:一次產卵約三至四百顆,卵粒包在白色泡沫卵塊中,直徑約八公分。

蝌蚪:黑色大型,身體橢圓形,尾長為體長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