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興沿革與發展

 
 

據今二百多年前,乾隆年間,廣東梅縣先民到此開墾,當時除了需開墾這一片蠻荒之地,尚需面對原住民的侵擾,而當時來此定居之先民將此地稱為廣福村(由出土之金爐現存於廣福村順天宮內,可資證明)。後來改稱大路關,直至一八五五年(清咸豐年間),隘寮溪河水氾濫,河道改變,原本河道在加蚋埔與大路關之間,此次河水改道由大路關庄中間流過,造成大路關庄分庄,分庄後,原大路關居民一部分移居河岸北側(今廣福村)稱舊大路關或老大路關,另有鍾思朗率領十三戶人家移居河岸南側(今廣興村)稱新大路關,又名坪頂,蓋其地多丘陵,中有一低平小山,故名。

清同治十三年,清朝政府為了開山撫番而開鑿「南路」,由加蚋埔(今泰山村)啟工,經由大路關、口社、德文社,準備循著台灣登山界早期所走的「小鬼湖越嶺路」,經過中央山脈主脊上的知本主山北鞍、八迪池(小鬼湖),東下知本溫泉。而舊大路關便是南路的起點,而路之開鑿並不順利,據說開鑿至德文社就遭遇原住民的抗拒(註:由於魯凱族之祖訓及信念「祖先之地不容異族侵入」),故強烈抵抗清政府開路,不得已只好放棄,改由來義入山。

舊大路關於日據時代隸屬於鹽埔鄉,光復後改名為關福村,民國三十九年改隸高樹鄉,但改名後似乎福氣都關起來了,以致此地之發展日益沒落,故村民於民國七十二年二月一日再改名為廣福村,取其廣大福氣之義。而新大路關在日據時期亦隸屬於鹽埔鄉,光復後改名為廣興村,取其廣大興盛之義,民國三十九年十月一日起改隸高樹鄉,東界三地鄉口社村,西界南華村,南界三地門,北界關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