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於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農曆十月廿六,師出生於福建省惠安縣,俗姓黃,名文來。生逢清末民初艱苦的大時代,尤其出生在惠安縣,地處沿海,縣民漁耕為生,清貧窮苦,和尚生時,父母已有多子,無暇照料,五歲時給鄰縣晉江縣清楊鄉浯潭村李家為養子,養父母疼愛有加。和尚七歲仍體弱多病,養父母帶往鄰村池店之「高山亭」禮拜觀世音菩薩為契子,母子發願茹素,種下和尚菩提道種。

  有關和尚為人養子,現行流通版本記載這一段均說是因長兄無錢娶妻,被父母賣給李家當養子。而林氏〈年譜〉記載和尚生即瘦小,母多子勞累,無暇照料,適晉江李氏夫婦年逾不惑,亟抱養一子,以繼宗桃,和尚父母割愛讓子,並非賣子,關於這段史載,因林氏是唯一曾於七十九年(一九八零年)兩次參訪和尚家鄉惠安縣的 記錄者,所以採用林氏看法,予以澄清。

  和尚十一歲,養父母相繼過世,孤小伶仃,被堂伯帶往南洋生活十三年,及至二十四歲始返鄉。

  泉州城內的三大叢林--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屹立莊嚴,和尚曾到各寺去了解,有見寺僧為區區計較者,心想那是出家大丈夫模樣?因此激勵自己只要肯吃苦,何業不消,又思,日常飲食如能減免,也可省卻十方負擔,因此在家的三年,和尚不斷鞭策自己練就日惟午餐,夜可坐睡,作為出家前的準備。

   在這段和尚出生至二十七歲出家時期,謂之在家期。和尚在這段人生最精華的時期,因為命運、環境使然,造就和尚人格的養成,有助日後修道。在家庭方面,和尚生家貧困,養父母早卒,幼年時期未受栽培,也未受文字教育,雖孺慕親恩數年,但十一歲成為孤兒,對幼小心靈而言,已有悽涼無常之感受。和尚眷親緣薄,未有家庭父母昆弟的情世情牽聯繫,孑然一身,俗緣斷盡,所以好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