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氣象科學紀要

商朝

前14世紀 殷商甲骨文有求雨的卜辭,和風、雲、雨等天氣現象的記載
前13世紀

甲骨文有連續十天的氣象紀錄

東周
〈春秋〉

前5世紀~前3世紀

《皇帝內經》說明氣象與疾病乾與關係,並描述雲、雨的生成

秦朝

前3世紀 《睡虎山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田律》記載向朝廷報告下雨的規定
西漢 前2世紀

淮南子完成二十四節器的命名

東漢
1世紀

王充發現琴絃支鬆弛可以預測天氣,在《論衡•雷虛篇》中指出雷電的季節性特徵

張衡發明相風鳥、地動儀等儀器

元朝 1247年 使用雨量器
清朝
1743年 北京開始氣象觀測
1885年 台灣開始氣象觀測

1912年 在北京設立中央觀象台開始氣象觀測
1916年 中央觀象台開始發布北京地區天氣預報
1924年 氣象學會成立,創辦《中國氣象學會會刊》
1936年 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開始施放攜帶自計儀器的探空氣球
1942年 成立中央氣象局
1947年 成立民用航空局
1950年 中央氣象局遷至台北
1958年 中央氣象局奉令裁併
1961年 曾慶存提出半隱式插分格式求解大氣運動原始方程組
1965年 台灣省氣象所改稱台灣省氣象局
1966年 中央氣象局在花蓮建立首座氣象雷達站
1971年 台灣省氣象局改制為中央氣象局,隸屬交通部
1981年 中央氣象局啟用衛星接收站
1984年 中央氣象局成立氣象資訊中心,購置超級電腦,進行氣象業務電腦化計劃
1985年 中國在南極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氣象站
1987年 台灣實施「台灣地區中尺度實驗計畫TAMEX」,研究梅雨期間的中尺度對流系統
1989年 中央氣象局完成一期電腦化
1993年 中央氣象局開始發布降雨機率預報
2001年 中央氣象局完成都普勒雷達觀測網建立

中國氣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