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起,水泥業在台灣發展至今已有八十三年的歷史,期間歷經日人經營、國營與民營、開放進口等過程;產能由最初的三萬公噸增至目前的2339萬公噸,成長700倍。

  而水泥在台灣的發展情況,又可區分為六個發展階段

(一)萌芽期(1914-1945年):
  (1)1915年,日本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於高雄設廠,年產量為三萬公噸。
  (2)1930、1943年擴建乾式豎窯,三窯年產量為36萬噸。
  (3)1942年設廠蘇澳,年廠約10萬公噸。
  (4)改組為台灣水泥株式會社,年產24萬噸。

(二)重建期(1945-1953年):
  (1)國民黨來台後,成立水泥監理委員會,接管日據時代的水泥廠合併成立「台灣水泥
   公司」,因戰亂產能降至9萬公噸。
  (2)1948年台泥首度外銷東南亞。
  (3)1953年年產量52萬公噸。


(三)擴建期(1954-1974年):
  (1)此階段為開放民營時期,除將台灣水泥移轉民營外,還有永康、嘉新、建台、東南
   、啟信、亞洲、環球、正泰、信大、力霸、南華、欣欣、幸福等十三家加入民營的
   行列。


(四)繁榮期(1975-1980年):
  (1)房地產營建業蓬勃發展及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水泥的總產能已達1403公噸,平均年成
   長率為11.5﹪。

(五)成熟期(1981-1990年):
  (1)1988年政府取消水泥進口關稅,開放進口水泥打破國產水泥壟斷市場的局面。
  (2)1990年宣佈開放大陸水泥熟料間接進口。

(六)產業東移時期(1991年以後):
  (1)為因應西部礦權枯竭,於1991年行政院經建會在「六年國建」,確定在花蓮縣秀林
   鄉和平村規劃為水泥專業區。
  (2)1992年通過「水泥工業長期發展方案」,經濟部提出在花蓮選擇適當地點設立水泥
   專業區,引導水泥業東移。
  (3)1993年水泥業之貨物稅由「從價課稅」改為「從量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