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滄海變桑田

濱臨潟湖的鹽水地區,漢人未來到前是平埔族人活動的地區。後來鄭成功的軍隊來到這裡駐防,才開啟了漢人的拓墾居住。之後,更利用這個港口和中國大陸、外國貿易通商,使得鹽水港成為一個繁華的大聚落,商旅雲集。可惜,隨著鹽水港的淤積,台灣西部海埔新生地不斷形成,漸漸的鹽水港離海越來越遠,港口越來越小。當然,對外貿易也就越來越差,船來船往的「聚波漁火」的盛況不再有。加以,清朝末年的傳染病;日據以後,又將政治與經濟的重心移至新營。因此,逐漸走向沒落。

不過,天生堅強的鹽水人並不氣餒,積極的整理、規劃,將鹽水三百多年的遺跡、人文納入觀光系統,並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結合全台聞名的蜂炮、鴿苓等地方習俗,試圖讓鹽水三百多年的風華,再度出現於國人面前。

從草莽的原住民天地到繁華的鹽水港,從沒落的古鎮到重新出發。這期間有道不盡的故事‥‥‥,這段滄海變桑田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述說。而每個時期「鹽水地區」的地名也跟著有不同的稱呼。「大龜肉」→「大奎壁()」→「汫水港莊」→「鹹水港街」→「鹽水港廳」→「鹽水港」→「鹽水鎮」, 都曾經是鹽水這塊土地的地名。

 
☉鹽水武廟內的老碑文,文內提及『鹹水港』地名,可知過去鹽水的舊稱確為『鹹水港』。
 

平埔族的天地:古早的「鹽水人」

    「鹽水」地區,早期是濱臨「倒風內海」的海埔地。「倒風內海」是早期位於本縣佳里、麻豆、鹽水之間的大潟湖(現已淤積成陸地)。清朝以前這個大潟湖畔住的是平埔族,本鎮的歡雅里就是這群平埔族在鹽水最後的部落。

鄭家軍入墾: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大龜肉」

    「鹽水地區」開始有漢人居住是在西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鄭成功的部下何積善、范文章兩位將軍帶領軍隊來到這裡駐防(地點在現在的舊營)。不久,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的第二個兒子陳漢光也率領一百四十餘戶人家來到這裡開墾(地點在現在的朝琴路的牛墟附近)。從此以後,「鹽水地區」漸漸的發展成一個大聚落。不過,這時候「鹽水地區」依照平埔族的稱呼被稱為「大龜肉」(意思是潟湖),隸屬天興州。

 

 
☉位於鹽水鎮田寮里台灣詩路附近的農地旁有著許多平埔族的石棺遺跡,證明了鹽水在古時候為平埔族的活動區域。

倒風內海的明珠「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

   清朝初年,隨著漢人的開墾,「鹽水地區」漸漸發展成為一個大聚落,並利用靠海又可行船的地理優勢,與中國大陸、外國通商貿易,因此,漸漸的繁華起來。當然「大龜肉」這個平埔族化的地名,也就變成了漢語化的「大奎壁」(據考證奎壁之名應是從鄭成功的軍隊二十八星宿鎮中的奎宿鎮、壁宿鎮演變而來)。不過當時港、庄分離,居民住在離岸邊不遠的村莊內。後來,隨著汫水港與鹹水港的各自發展,鹽水地區分屬汫水港庄與大奎壁庄(乾隆56年以前隸屬諸羅縣,之後改隸嘉義縣)。不過,這時「鹹水港」常被筆誤成「鹽水港」。後來「鹽水港」終於取代了「鹹水港」,成為新的地名。

      由於鹽水港較附近的汫水港繁榮,因此成為「鹽水地區」的地名代名詞,並且成為嘉義與台南的轉運站、台灣與大陸貿易的重要港口。因此鹽水港逐漸繁華,清道光年間人口一度突破六萬,所以有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月津港是鹽水港的別稱)。可見當時鹽水港有多繁榮。

☉老照片-鹽水港老街道,可想見鹽水港昔日的繁華。    (感謝 月津文史工作室提供老照片)
 

☉老照片-鹽水老商街的商店情景。

  (感謝 月津文史工作室提供老照片)


從沒落到重新出發

     清朝道光之後,鹽水港因急水溪、八掌溪帶來的泥沙逐漸淤積,漸漸失去河港的功能,加上傳染病的危害,鹽水港漸漸失去了往日光采,人口下降、商業不振。到了日據時期,政治與經濟中心終於轉到新營。

      然而,堅強的鹽水人並不因此而氣餒,反而積極的規劃與整理鹽水地區三百年來的人文、遺跡,結合聞名全台的蜂炮、鴿等民俗活動,及遠近馳名的豬頭飯、意麵、豆簽羹等地方小吃。努力將這些觀光資源加以整合,再現鹽水丰華,相信,在鹽水人積極的努力下,未來的鹽水一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目前在鹽水鎮上的月津文史工作室積極的規劃整理鹽水地區三百年的人文、遺跡並結合蜂炮民俗活動,將所有觀光資源整合,期望能再現鹽水丰華。
 
☉橋南社區總體營造目前也有不錯的成果,對於保存人文遺積及文化資產,算是很好的歷史,也結合了觀光的功能,讓外來旅客能有個知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