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神)龕供奉式樣 陳清香

  台灣宗教信仰向來盛行,而大多數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會在自家廳堂內,擺設佛龕或神龕,以便朝夕膜拜,從佛(神)龕不同的擺設形式,便可解讀其中信仰的多元化。

  如果撇開西洋傳來的天主教、基督教,又去掉了不拜偶像的回教,則台灣大部份的信仰,總不外乎正統佛教、道教、民俗信仰等等,而就時間的先後可分:

一、明清時代
  明清時代的家庭廳堂供奉,可分為神明龕(或稱佛祖龕)和公媽龕(即祭祀祖先的牌位),通常在供桌上約佔三分之二左右的大位,是屬於神龕或佛龕,而三分之一的小位則將公媽龕祀奉其上,而在神龕的位置上,其供奉式樣也有幾種差別:

  (1)懸掛觀音媽聯 此種掛軸往往上繪觀音佛祖及善才龍女二侍者,中繪媽祖
神像,並有左右二宮女為侍者,下端則分別繪灶君及土地公,這樣的供奉是傳統閩南
式家庭中最普遍者,通常觀音媽聯左右必有楷書對聯,以示吉慶。(也有觀音媽聯內
,只畫觀音佛祖,或只畫媽祖神像者)

  (2)懸掛劉關張聯 劉關張指三國時代的劉備、關羽、張飛,此三人的歷史故事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有教忠教孝、義薄雲天的精神在內,尤其是商家對關羽更是崇拜,因此神明廳掛此像也有保佑生意興隆之意,而兩旁的對聯字句,尤堪玩味。

二、日治時代
  日治時代的初期,日本總督府並不強力干涉台民的宗教信仰,但到了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以後的皇民化運動時期,則強迫台灣人信仰日式的宗教,將民間信仰中的諸神集中一處,讓寺廟神升天。日式的佛教入台計有十三宗,不過以曹洞宗和臨濟宗較盛,其影響為部份家庭內也供奉日式佛龕,以精緻的黑檀木製作。

三、戰後
戰後由於大陸高僧紛紛渡海來台灣傳法,也帶來大陸叢林式的供奉式:

(1) 大雄寶殿式: 
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為主尊,左右再加文殊、普賢為?侍菩薩。一如叢
林佛寺的大雄寶殿供奉。

(2)西方三聖像式
以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二菩薩為供奉對象,此反映了淨土宗的修行方式。

(3)一貫道的佛堂
一貫道是融合佛、儒、道教義的宗教,供奉形式多半是正中奉觀音,但稱南海古佛,其他尚有彌勒佛、濟公等同供奉。

  如觀漚汪西甲人的家庭供奉,便可知地域雖小,卻含藏著濃濃的宗教情操,且具多元多樣化,西甲人的宗教流變可謂是台灣民間宗教文化的縮影。 
                                  TOP
(本文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