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師取益友 顏尚文

  林學長,是促進筆者人生轉捩點的良師益友。民國五十九年筆者參加林兄主持的師大中道社,隔年就被學長硬逼接下社長職務。當年林兄的教誨:「不能逃避該做的事,不管環境的順逆與外人的看法。」懦弱的我,從此走上堅強的菩薩道。因此,樂於奉命撰書「師友篇」篇首文字,以為回報。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隨時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就到處有師友可親近,隨處都能獲益。「活到老,學到老」,童年玩伴、家庭成員、社區鄰居、學校師生、工作同事,乃至芸芸眾生,都可以成為師友。從這些師友身上,可以學到生活常識、謀生技能、人際相處之道,以及人生哲理,而達到終極真實的境界。師友在佛教中被稱為「善知識」,能教示佛法之正道,令得勝益,令住於正法,清淨梵行,出生死大海。善知識是出離得脫之大因緣,天台宗以其為主要的方便助緣。佛陀曾說:「親近善士(師友),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是進入佛菩薩境界的四大條件。

  本書「師友篇」中,輯錄西甲弟子親近佛門中的大師法友之精神與佳言警句,藉以砥礪吾輩愚昧心靈。例如:印順長老的人間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懺雲法師的淨律雙修、精進不懈;證嚴法師的慈悲濟世、善行義舉;星雲法師的弘法利生、佛光普照;白雲禪師:「自己一定要對,做錯了,趕緊懺悔。」;照心和尚:「慈悲要有智慧。」;湛阿法師:「真修實修,默默的靠正法站起來」。「師友篇」中,這些高僧大德的金玉良言與入世出世的精神,對當代社會人心,應有其砭的效果。

  今天台灣大多數人,沒有鄉土的根、鄰里的情;都市中人際疏離、冷漠、猜忌、
懷疑;媒體充斥著暴力與「錢」「權」爭奪,人們普遍缺乏國家的認同,看不到明天
的遠景,更沒有良師益友的指導!然而,僻處台南縣將軍鄉漚汪西甲的農村中,卻有
一群土生土長的青年,他們刻苦自勵,力求向外發展,更在良師益友的協助下,獲得
極高的學識地位且身居要職。漚汪西甲,現有六位教育博士,兩位國立文教機關首長
,對教育界、文化界有卓越與影響深遠的貢獻。此外,多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有豐碩
的成就。漚汪西甲子弟不以外鄉的成就滿足,更轉而回報鄉里,從事故鄉社區的總體
營造工作。先後留下《漚汪人的薪傳》、《北門區寫生作品集》等成果。

  漚汪西甲子弟從愛鄉情懷出發,追尋鄉土的根,凝聚鄰里的愛,重建在地文化的薪傳,並擴及他鄉師友情誼。漚汪西甲子弟從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徹底的改革,真修實修,默默的如法的站起來,他們為今日台灣的社區建設、心靈改革,建立了最紮實的楷模。
                                 TOP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