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公史蹟碑
 

 

 

 
[碧橋年代碑][太平宮沿革碑][林爾嘉碑][開天宮宮序\誌碑][王留公史蹟碑][碧潭橋工程簡介碑][新店堤防一號碑][檳榔坑的石碑......]
 
 
首頁 
石碑是什麼 
石碑尋跡 
人物專訪 
關於我們 
 

 

                     

 

瑠公石碑內容

 台北市東有太平金面等山為屏障西有淡水大河為襟帶北則七星大屯等山為外蔽其表裏河山形成天然大盆地在往昔科學尚未昌明之時以少數私人之資奠現代灌溉之基實屬一艱鉅不可思議之事瑠公水利會創始人郭錫瑠先生盡能不惜變賣私人產業鑿埤開圳造福後世其豐功偉績堪稱德配千秋永垂史冊

瑠公姓郭名錫瑠字天錫福建漳州府南靖縣人也生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廿五日幼時隨父來台初住於彰化乾隆初遷於台北幼承庭訓急公好義是時台北市係ㄧ不毛之大盆地草木叢生人煙稀少到處沼澤難以根植至明末清初漢人遷入後始劃分耕地從事墾荒然因受盤踞當地山胞之排拒械鬥不時發生先生有見及此一面抗拒一面安撫並雇山胞為護衛復娶山女為其妾然志在水利不為名謀其用心之苦可想而知乾隆初先生定居於台北中崙附近後首開興雅庄一帶圳路繼引青潭溪水而拓石空頂圳後以水量不足復於新店溪東岸建堰截水將新店溪拆東會合於青潭溪是名大坪林合興寮石空頂圳於乾隆十八年完成數年後先生仍感水量較少復又引新店溪之水會合於已成圳路是為大坪林圳先生為完成此一事業曾將彰化之家產悉數變賣獨籌資金二萬餘銀元但於工程進行中因資金短絀遭受挫折幸有林安蕭月等人之資助方於乾隆廿五年完成期間工程最艱鉅部分首推跨越景美溪之渡槽初設平底木梘但於橋成後渡溪者視同橋樑不再擺渡故未久即毀先生乃改拓溝於溪底並取甕去底貫穿銜接以成暗渠方免人為之破壞不料於乾隆卅年山洪暴發暗渠破壞廿多年慘淡之經營驟成泡影良為可惜先生遭此重瘡後復又乏資重建以致積憂成疾齊恨以歿是為乾隆卅年十一月十八日享年六十有一歲葬於松山之麓舊里族諡為「寬和公」後人為紀念其功勳將水利會之名冠以「瑠公」是為瑠公水利會之由來也

暗渠破壞後其子郭元芬克承父志力圖復業於乾隆卅二年改築圳頭於大宅庄即今之瑠公圳取水口因之稱大坪林圳進水口為頂埤而瑠公圳進水口為下埤渡景美溪之橋則改築為尖底木梘以防渡者涉足藉免乃父之覆轍郭芬元先生生於清雍正十三年正月廿三日卒於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十七日享年四十八歲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立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仲夏

  瑠公圳石碑的年代

西元一七三六年(乾隆元年)前後,在大佳臘開墾的漢人逐漸感到水源不足,原有的圳水不夠分配,於是開始向南尋找水源。他們來到今日景美、新店附近,發現此處溪水豐沛,於是自新店溪、景美溪(霧裡薛溪)引水建立王留公圳及霧裡圳以供灌溉之用。   瑠公圳為清朝乾隆五年(西元1740年),由漳州南靖人郭錫王留出錢興建。郭氏原居彰化,乾隆元年北上台北中崙一帶居住,開發興雅庄。王留公圳南起新店,北到大直。在工程進行期間,泰雅族原住民屢屢襲擊築壩開圳的石工,死傷甚多,後因資金短絀等問題遭受許多挫折,還好有大坪林蕭妙興號召五庄墾戶接手興建,終於在前後二十年後將王留公圳完成,灌溉台北盆地千餘甲的農地。    王留公圳與霧裡薛圳的幹圳自景美至公館同向併行,灌溉同一地區,且新店溪碧潭水量充足,王留公幹圳又平直深寬,容水量也大,足以負擔兩圳的輸水功能。為節省維修的人力物力,乃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將兩圳合併為一,並予以整修,將霧裡薛圳自埤腹至公館之幹圳填廢,於宣統元年完成。

 參考料來源:

http://sko.mtjh.tp.edu.tw/lk/4%AB%D8%B3y%BE%FA%A5v.htm

瑠公圳現況

民國五十年代以前的台北,市區的開發集中在新生南、北路一帶以西。以東地區當時大多仍是農田,包括今日的大安、松山、信義、中山等區,而王留公圳的灌溉線路還是很完整的。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成長,昔日的農田變成工商業或住宅用地,渠道也被填平或改為污水排水溝。而耕地面積的日益減少及大台北都會區的形成,王留公水利會也轉變成都會型農田水利會,事業區域包括台北市區基隆河以南部份區域,以及台北縣新店市、深坑鄉、石碇鄉和坪林鄉。   民國三十三年起,分別於大直、大豐、灣潭、木柵、直潭、下塔悠、西新庄子、舊里族、下埤頭、王留公等興建十個抽水廠,抽取景美溪、基隆河、新店溪等溪水灌溉各地區農田。民國五十年代以後,由於都市快速發展,抽水廠已失去作用而先後報廢,至民國八十年十二月止,僅有大豐、灣潭兩抽水廠尚在運作。

參考料來源:

http://sko.mtjh.tp.edu.tw/lk/5%B2{%AAp%BD%D5%ACd.htm

 

 
[首頁][石碑是什麼][石碑尋跡][人物專訪][關於我們]
 

著作權(c) 2005台北縣立文山國民中學。保留所有權利。
smilejc7@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