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序】
古宮建於前清乾隆二十六年為開闢大坪林平野耕田灌溉水源之工程鑿隧道開圳渠進行於萬難之秋主辨者劉肇英民之祖上為工程遷行人夫康安時於隧道壁巖上之山崗築造古代開天磐古帝王宮賜其人夫等之參拜並祈護身強健安心作業估其工程順序進展神真有靈有感能得今之大坪林地方沃野千里而成良田次而新店溪畔舟車所至之埔地為商市之中心至今年久宮狀依然蓁莽荒穢剝落不堪然而新店居民眾等議該宮以重新有懷古通今之要而且宮前水天一色千里青山之長翠日月當空錦鱗游泳耀金萬點之光輝深影沉壁遊船會集於宮前如此山明水秀能添碧潭勝景之風光並祈國運興隆民眾康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地方發展而為之是為序
碧書敬題
中華民國己酉年孟冬重新
(以下還有廿九名樂捐者及施工者姓名)
【宮誌】
古時,新店大坪林,缺水荒蕪,為墾田開荒,灌溉水源,經部錫榴先生出資,從青潭沿岸,挖壁鑿隧道作圳。時受山胞侵襲,惡疾流行等害,工人不得安寧,艱難萬狀,遂由工程人員劉瑞燦主辦,於乾隆十六年辛未(西元一七五一年)建築磐古帝王祠,供工程人員、鄰近民眾祭拜。神靈有感,惡煞消除,果護艱鉅水利工程,於乾隆十八年,順利完成,大坪林如願成為千項良田。民國卅四年乙酉(西元一九四五年)光復後,新店街為行政商業中心,信徒日增,宮地狹窄,只一坪左右,旁邊蓁蓁不整,沿壁剝落不堪,遂推由邱垂淵等,發起重建開天宮,於民國五十八年己酉(西元一九六九年)孟冬完成,後因神靈顯赫,取信願望,於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卅日成立管理委員會,由主任委員林三全親自領導,副主任委員游長明極力協助,及熱心委員、眾善信,鼎力贊助下(一)民國七十一年颱風後,完成舊殿下面打水泥柱等,堅固工程(二)擴闢入宮道路,使其寬度為貳公尺,小汽車運貨可直接駛進(三)民國七十二年癸亥(西元一九八三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日動土,由碧潭岸地基起沿岩鑿壁,建築六層,上層為前殿,與正殿平,左右有鐘鼓亭,正殿中為第一帝王殿,左右為恩主殿、媽祖殿、仙公殿、福德殿、會客室、服務處,內部裝飾已告完成,於民國七十四年乙丑(西元一九八五年)農曆正月十四日,舉辦鎮座典禮。
本宮管理委員會恭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