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童謠的故鄉彰化縣頂番國小詩歌童謠吟唱團

首頁 向上 下一頁國小詩歌教材的選擇

國小詩歌教材的選擇  蔡桂林

詩歌是中國文學的菁華,而唐詩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不少的國小,已繼論語教學將唐詩也介紹給同學,這實在是可喜的現象。

在基本上,詩歌比論語或教科書,更讓小朋友喜愛。因為詩歌是韻文,順口好唸,文句亦多優雅。同時,國小所引進的大多是律詩及絕句,在短短的八句或四句中,學唸三、五次就背的差不多了,有時在作文課上,他們也會心血來潮的加以引用,儘管用得不見得恰當,可是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已造成相當程度的滿足。然而大部分的國小教師,在進行詩歌教學後,卻面臨找不到合適教材的難題。雖然市面上有不少「兒童讀唐詩」、「寶寶讀唐詩」……等的參考書籍,可是這些號稱讓幼稚班、國小使用的課外教材,大都為循學生程度做漸進的編排,因此在國小應用的價值並不大,倒是在幼稚園,幾乎每位學生人手一冊,不但背的滾瓜爛熟,甚至若有其事的搖晃著小腦袋。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群可愛的幼苗,對詩的內容不會懂得太多,但是如果他們將詩當作兒歌來唸,那也是無傷大雅的事。本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就是因人、因事、因年齡、因環境而異。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國小的學生能感受的或許只是思故鄉,國中、高中便可以延伸到故鄉的父母,大學便可融入景、情。如果是離鄉、出國,事業有成果未成,甚至拋妻別子而謀前途,必有錐心的感受。因此詩歌教學從小便開始,並無不可,隨著年寧的增長、環境的變異,對於詩的內容也就能心領神會了。

兒童的可塑性高,基本的領悟力強,因此如果有一套設計完善的教材,將會給予兒童很大的助益。事實上,每位國小教師均受過專業訓練,對詩歌也都具有相當的認識,因此如果自編一套教材,應該不是難事。在教材的選材方法,可由下列方式:

一、配合時令節慶:在古人的詩歌作品中,不乏時令的作品,例如:初春小雨、客中初夏、中秋等,一般說來春、有關秋的作品比較多,夏天的也不少,冬天的就比較難尋,而且往往冬天的詩都帶有冬去春來,迎向新朝氣的寓意。在節慶方面有: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這類的詩歌可使學生對節慶有加深一層的認識。

二、配合教科書的內容:教科書中已編有數首唐詩,然而有些課文在教師授課完畢後,仍可補充些詩歌。如五上第三課美麗的秋天,末段敘述秋夜蟲兒開音樂會,螢火蟲提著小燈籠,當可配上「秋夕」這首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儘管此詩的後兩句:「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是在影射宮怨,但就字面而言和該段課文卻頗有相關性。五上第二十二課歲暮,也和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相映成趣。本來教育部在編排國語教材時就較儘量的在配合時令節慶,因此本項的選材,經常會與第一項相同。

三、配合鄉土教材:農村、山居、海唱,各有特殊的景觀,因此教師不妨選些這方面的詩,供兒童欣賞類似環境中不同的感受。例如:客中初夏、山居秋暝、夏日田園雜興之類的。一樣是山,一樣是田,古人有何種意境?而兒童在類似的環境中,較容易模擬體會。

四、配合偶發情況:這類教材無法事先準備,端賴教師平常對詩學的素養。譬如帶學生郊遊遠足,看到甚麼,就來一首具有相關的詩,隨機教學。如此一來,教師在學心中的地位,定臻完美,在他們小小心靈中當以教師的飽學為偶像,甚至為他們向學的楷模。

五、其他:在毫無條件可以配合的情況下,詩歌的較學若仍要進行,這時的教材反而好編排。因為無所拘束,所以可挑選一些比較適合學童年齡的作品,作漸進式的教學,如此也較易培養兒童在詩學上的水準。

而一首教過的詩,是否可以再教呢?答案是絕對可以的,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思故鄉」,有各種不同的境界,教師可以慢慢帶著他們更深一層的走進去,也可以利用再次的教學,讓兒童自行感受在成長中帶來的新經驗。

詩不但可以培養音韻的美感,而且可以改變人的氣質,端正民風。因此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詩歌教學應該是必要的,因此也盼育當局及學者專家,能及早利用成熟的文學作品,編制一套完善的詩的補充教材,以為教師講授的參考。(原刊載國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