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吼橋

      根據記載,愛河的源頭來自八卦寮埤
,八卦寮埤是屬灌溉用的埤塘。1844年曹公新圳開挖完工後,愛河的水源就不再只侷限於八卦寮埤,因為它已經被納入了曹公新圳的範圍,引用高屏溪的水源灌溉,
成就了北高雄的農業發展與經濟的進步。
     
      位在現在的自由路上的『自由橋』是清代左營舊城,凹仔底連接灣仔內和鳳山縣城的重要橋樑,傳說是乾隆年間湘軍所建,昔日稱為「七吼橋」,是因橋身有七孔而得名。在橋側的「七吼橋沿革」碑文紀述如下:


「七吼橋位處愛河上游,兩岸景色清新,幽雅宜人。該橋界位於三民左營鼓山三區之間,東北方轄左營新上里,西北角則屬鼓山龍子里(俗稱凹子底)所管。而橋南全屬三民區灣子內所管,昔日農耕時代大部份居民係桃竹苗等地南來開墾者 ,其民風淳樸勤儉持家,為人尤其忠厚。

該橋原係清代時所建,當時造橋材料係以咾咕石石板並以石灰砌合而成,當時為方便舢舨通行及顧慮雨季來臨河水之宣洩,故橋墩與橋墩之間留有一定空間。而其空間適好有七個孔道故以『七吼橋』為橋名。日據時代該橋附近海軍小艇部隊駐紮其間,台灣水泥公司所需原料黃泥全賴舢舨搬運補給,為方便其船隻輸運暢通無阻,遂將原有橋墩部分拆除,僅存三吼,不足與橋面負荷相比,日益損壞,光復後尤見嚴重。時值雨季河水暴漲,行走橋上險象環生,幸經地方人士募款改建木橋,乃得維持安全及地方繁榮。後交通流量遽增,民國五十六年遂重建鋼筋水泥橋,無須七個孔道,仍命七吼橋追念往昔。如今社會型態變遷迅速,都市發展一日千里,七吼橋因配合都市計畫,擴建自由路而改變拆建而成「自由橋」,同人等緬懷過去特勒石為紀,冀使「七吼橋」永垂千古。



萬善祠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敬立
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端月吉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