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灣的磚窯演變

   磚窯最早是由中國大陸傳過來,日本時代-八卦窯,當時的窯業技術並不發達,一直到日本治臺時,由國外引進「霍夫曼窯」即是所謂的八卦窯,並成立「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才使台灣的磚窯業逐漸興盛起來,也為台灣日後磚窯業的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霍夫曼窯」在臺時間十分長久,也為臺灣帶來磚窯業的全盛時期,尤其是以桃竹苗地區的窯業更是發達,因為其土質非常適合做為燒製紅磚的原料。但是即使窯廠十分的多,對於市場龐大的需求,生產量依舊不足。

  民國約莫62年時,半自動化的方式-隧道窯,不僅加速了紅磚的產量及速度,更將製磚的技術提高。民國大約80年左右,全自動生產方式的隧道窯

  減少了人力的消耗及時間,可說是磚窯業的一大革命。不過隨著近年來經濟的不景氣與鋼筋水泥業的強大競爭,雖說建築隔間仍多半使用紅磚,但磚窯業要在市場留存依然十分不容易,為了不讓此傳統行業消失,各個窯廠皆竭力尋求各自的特色,例如:俊行記的廢玻璃回收研磨、灣麗磚瓦博物館的磚雕等等,可見眾人雖處於高科技、鋼筋水泥建築的壓力,仍是希望能夠保留這個傳統的建築行業,好讓下一代也能見到最傳統的紅磚,而不是放眼望去,只能看到鋼筋水泥的大樓。


二、磚塊之開始


  在歐洲卻是自古即不可或缺之建築材料。特別是英國或荷蘭,因為建築物可用之石材較少,所以磚塊是最常使用之建築材料。日本最初製造磚塊是在1857年(安政4年),當初為建設長崎鎔「製」鐵所,當地造瓦工人開始製造出來的。當時的磚塊較現在更薄且平,因此有「蒟蒻磚塊」之稱。

三、日本磚塊之語言

  磚塊的漢字為「煉瓦」,其為日本人所想出來的日語。煉是「用火燒製」的廳思,和瓦組合之後則成為「用火燒製的堅固的瓦」的語言。由於磚塊是紅色的,為了和白色的耐火磚有所區別,因此亦稱之為紅色磚塊。另外,磚塊亦用片假名來寫。例如在美國或英國稱為「BRICK」。在中國則被稱為「磚」。


資料來源:

彰化縣立陽明國民中學-化泥土為神奇的磚仔窯 http://www.ymsc.chc.edu.tw/web400/sup123/

吳成偉編著,《磚窯故鄉》,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台灣:彰化,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