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開發

  龜山鄉的開發,可分五個時期論述

(一)明鄭時期

  永曆十六年(1662)正月,明鄭實施「撫番」行政,以監紀洪初闢等十八人,分管社軍,專司「番政」(據台灣外紀)。據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志,其舊額「番政」分布於現今桃竹苗地區共有十四社,範圍由北起台北縣樹林鎮及龜崙嶺、林口台地以南,西至大海,東接內山「生番」,南迄大安溪以北,而其中之一龜崙社,亦及分布於本鄉龜山村一帶,證明當時漢人還未移入本鄉開墾。

(二)康熙時期(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一年,西元1863-1722)

  康熙三十六年(1697)仁和人郁永河來台,由台灣府城(今台南市)北上,往北投(今台北市北投區新北投)採礦,路經桃竹苗地區各番社,所見極為荒涼,殆為一片洪荒未闢之景色。

  (三)雍正時期(1723-1735)

  康熙末年,由竹塹(新竹市)北向台北盆地之大道,因龜崙社盤踞龜崙嶺(現今嶺頂村、龍壽村一帶)山地;北行至芝芭里(今中壢市芝芭里大路下)須折而西北向,直走南崁,而躲過龜崙嶺,循林口台地之西側,沿海邊而行,至八里盆(今之台北縣八里鄉)後再轉折東南向,而至新莊(今台北縣新莊),此路極為迂迴遼遠。

  雍正十一年(1733),因台北盆地之發展,乃新開龜崙嶺山道。如此,由竹塹北上,可直由澗仔壢(今中壢市),北經桃仔園(今桃園市),渡小檜溪(今南崁上游),經舊坑(今舊路村),十八份莊(今台北縣新莊市丹鳳里),以達新莊,道路既近且便,益促進桃園地區之開發。

(四)乾隆時期:

  乾隆十六年(1751),由於漢番修好,龜崙嶺社舉武郎為土官(土目),在上路線南方的原有小山道,以漢番合力開鑿下,自桃園至新路坑(分屬龜山鄉新路村、嶺頂村)、塔寮坑(今龍壽村)、陂角(又名迴龍)至新莊,由於新路比舊路近,行旅日多,因而舊路隨之而沒落。此新路為日後開鑿縱貫公路時之藍本。當新路開通後,為防禦山路安全及造成漢番交惡的不良事件發生,官府留在山間設立隘口,作為漢番交易長所,因而得名塔寮坑(今改為龍壽村)。此後,漢番之間,果然獲得乎安之境。

(五)嘉慶十一午(1806)

  正月,龜崙社土目業主箕山等,招漢佃游會代、游世超,入墾龜崙口店仔頭荒埔(龜山莊志)。漢人因移墾的先後不同,並有濃厚分籍意識的村落分布形態及所蘊含的生態競爭,到最後難免發生正面衝突而爆發分籍械鬥事件,特別以各籍村落交錯分布的地區為然。自乾隆五十二年(1787)在南崁和龜崙口地方發生第一次閩粵分籍械鬥以後,分籍事件不斷在本鄉發生,尤其是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代時最多。

  民國三十九年,台灣省政府公佈:台灣省各縣市行政區調整方案,全省置十六縣五市,分原新竹縣與新竹市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桃園縣龜山鄉於是定制。

資料來源:

龜山鄉公所/地方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