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鄉的由來

  龜山早期稱龜崙社,乃源於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始建於清乾隆七年,歷史悠久的壽山岩觀音寺前,有一山丘,狀如龜形,龜的頭在半嶺處,該寺則位在龜的右後腳,緣此昔時嶺頂稱為龜崙頂,而舊鄉公所一帶稱為龜崙口,龜山鄉轄區則統稱龜崙社是因為這裡是平埔族山胞、凱達喀蘭族Keitago Lan 聚居之所,所以山以社音得名,今鄉名便叫作龜山。

龜山鄉的史前遺跡

  龜山鄉過溪遺址,是台灣文獻委員會盛清沂先生於民國五十二年發現。遺址所在位置,是北緯24度59'58",東經120度19'33"(及今自強西路、長壽路、光峰路一帶)。所發現遺物堆積,都以石器和陶器為主。
  以打製多於磨製情形來看,與淡水河中游右岸土地公山系統頗為類似;而與淡水河下游圓山系統殆全為磨製品者迴然不同。至於陶器部分則是曾普遍見於淡水河中游右岸大安寮土地公山系統,約西元前一千年前至五百年左右,遺址迄今已遭嚴重破壞,開闢為道路和公寓住宅,原有風貌已不復見。

龜山鄉的人

  龜山鄉的人口組成主要是閩南、客家、大陸各省、原住民各族為主,明鄭時期到清領後期這段時間的械鬥較多,日本殖民後械鬥的情況已轉為零星事件,至今更不復見,可見族群間已不再仇視,但在就業方面,仍有歧視的狀況(所以陳俊行先生聘請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原住民,甚至有的家族在此製磚達到三代同堂的地步),這部分仍令我深感遺憾。

 打包情形俊行紀裡的員工,幾乎都有家傳三代以上喔

龜山鄉的優勢及特色

  由於龜山鄉界線連接著台北縣和桃園市,因此成為必須在台北上班,同時聞不習慣台北的污濁空氣的人,最佳的居住地。

  最近台北市市長馬英九和龜山鄉鄉長林正峰計畫延長捷運動線至八德、桃園兩地。據我推測此方案必定會帶動龜山鄉的經濟發展,這無疑增加了龜山鄉的優勢。在諸多利多的條件之下,又配合龜山淳樸踏實的民風,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大小企業來此設廠,更促進本鄉的繁榮。

龜山鄉的環保

  龜山鄉每星期一至星期日,每天晚上六時至十時,實施垃圾不落地,定點定時清運,而每星期一至星期六晚上六時至十時(分星期一、四;星期二、五;星期三、六)隨垃圾清運車輛,辦理資源性垃圾回收工作,而且還在民國八十七年七月成立環保義工大隊,可見龜山鄉的鄉長非常落實資源回收的觀念(俊行記的玻璃有些從這裡來的喔)。

資料來源:

龜山鄉公所/地方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