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1. 我們的作品網址: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skjh0002/index.htm

 2. 我們學校的首頁:http://www.skjh.chc.edu.tw

 3.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94221

 4. 我們的學校:彰化縣立伸港國中

 5. 縣市:彰化縣伸港鄉

 6. 指導老師:林靖惠老師、許家文老師、林麗純老師

 7.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討計劃:9

 8. 他們的年紀是:1415 

 9. 專題研究計劃聯絡E-mail信箱:licheessks@yahoo.com.tw

 

二、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1. 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是:地方環境議題 

2. 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彰化縣伸港鄉涵蓋在「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範圍之內。保護區包含了河口、溼地潮間帶、河堤內的保安林帶以及水鳥自然公園等。但目前因土地過度發展及工業污染的結果,導致了原本生物棲地的破壞,更甚者有「伸港無海岸線」的說法。然而有幸的是,彰化縣政府和許多愛鳥、專業人士,都一直努力的保育這塊溼地。現在,我們的團隊,也加入了保護這塊溼地的行列中,希望讓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能回復以往純淨之美。 

3. 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大杓鷸、台灣招潮蟹以及雲林莞草」是灑落在大肚溪口的三樣寶物,卻正面臨著消失的危機。因此,在網站中,先帶大家深入認識這三項寶物、探討其面臨的危機,並報告我們所付出的努力。近一步分享彰化縣政府、台灣發展研究院以及當地社區的居民所提出的「伸港生態村」規劃,相信這三顆琉璃珠拂去灰塵,再現耀眼的光芒的一天,指日可待。 

 4.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學校用的區域網路是二條ADSL,一條是連結至中華電信,另一條是學術網路TANNET。在電腦設備方面,我們學校共有二間電腦教室和資訊融入各科專用教室供我們使用。我們每天中午犧牲睡眠時間,利用電腦教室進行研究工作。當然,各隊友家中都有電腦,也能連上網路,但有些都是數據機撥接的,速度很慢。於是我們在學校就做些較複雜的工作,回家再做細節部分。 

5. 我們克服的難題:

  在這次參加網界博覽會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的難題,但每個人都能一一地去克服這些難題:

(1)   課業的壓力:學期中,每逢段考、模擬考,常為了準備考試而耽誤網博進度,只能利用午休時間趕進度,很累人,但大家都願意。另外,假日時老師常帶著我們往大肚溪跑,可能是淨灘、測水質、種植被、育樂營、採訪……等活動,可能有人要補習而不能參加,所以時間都要「喬」半天。不過,大家都還是盡量全體總動員啦!We are the family!

(2)   溝通的障礙:在幾次訪問蚵農的過程中,台語本來就不溜的我們,聽著阿公阿婆濃厚的海口腔台語,常有聽沒有懂,得麻煩老師翻譯。加上他們常說養蚵的術語,我們只好一再請他們詳細解釋或是上網查,才順利完成資料的紀錄和寫作。

(3)   資料的匯整:不管是書面資料或網路資料都很豐富,卻也很龐雜,又常有出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理解、整理、統整,希望能用最清楚的方式呈現給大家最正確的資訊。過程中,不斷地修改架構大綱,每一頁的內容都要一再斟酌,到了版面編排美工時,大家的意見又很多元,花了滿多時間在溝通協調上的。不過,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網頁好,當逐步完成時,大家的成就感和團隊意識也就越來越強了。

 6. 心得箴言:

  伸港國中其實已經持續在大肚溪口耕耘好幾年了,身為「大肚溪口希望工程志工隊」的成員,我們大多從一年級就開始參與活動,親眼所見大肚溪一點一滴的在改善,雖然緩慢,但我們相信只要有越來越多的學弟妹或是地方居民持續投入,她一定能擺脫「大肚溪口之殤」的悲情,成為地方上的驕傲。

 

三、專題研究計畫要素

1.你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你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1)    學習服務教育:網博小隊正好也都是學校「大肚溪希望工程志工隊」的隊員,從國一開始,我們就常參加大肚溪的相關活動。其實每次活動都不輕鬆,拖著個大塑膠袋在太陽下撿一天的垃圾;彎著腰,將植被一株株地種好,希望它們能茁壯以保護大肚溪口;辦生態育樂營之前,要不斷地開會、上課,以求活動盡善盡美……等等。過程中,抱怨是少不了的啦!但是老師都會在旁邊一直激勵我們,尤其當看到成果時,所有的汗水都值得了。

(2)    鄉土教學:每次都在想「怎樣才能知道更多大肚溪的知識?怎樣才能讓更多人認識大肚溪的美?怎樣才能號召更多人來一起來保育大肚溪?」正好透過這一次網博的機會,我們上了很多課、接觸在此工作數十年的蚵農阿公阿婆們,學到了許多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一面,對該如何做好保育工作更有概念,也希望透過努力製作的網頁,把我們的活動、大肚溪的可愛推廣出去。

(3)    自然與社會的領域學習:我們常常跟社會科和自然科的老師做交流,因為我們研究的東西跟這些科目有很大的關聯。像我們有不懂的地方,都認真地請教社會科和自然科的老師,老師也都傾囊相授。老師還鼓勵我們,等到網頁完成,也可以把這些作為社會科和自然科的老師教學的參考教材呢!

2.      你們使用了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設備名稱

說明

桌上型電腦

上網搜尋資料、整合資料、作網頁

電腦軟體

Word  2000

Front Page  2003

繪圖軟體(PhotoShop CSPhotoImpact 8MS paint)

動畫軟體(FLASH MX2004Swish )

檔案傳輸程式(Cute FTP)

電話和手機

互相聯絡、電話採訪

攝錄影機、數位相機

紀錄各項活動,拍攝照片、作為網頁內容

掃描器

將手繪圖、剪報資料轉為電腦檔

錄音筆

紀錄採訪過程

書籍、報紙

翻閱相關資料,了解最新大肚溪口消息

 

3.      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大使」的角色?

(1)    訪談:這次做網博,老師幫我們安排蔡嘉揚博士的課,不僅學到很多海濱生物的知識,更學到蔡博士為保育貢獻的精神。幾次去蚵寮村採訪,我們才真正了解漁民的生活是那麼艱辛,可他們還是開朗地工作著。而且,阿公阿婆都好熱情地招待我們,還特地泡茶給我們喝呢!

(2)    聯合辦活動:為讓更多人認識大肚溪的美,我們和彰化環盟、伸港農會一起籌辦生態育樂營。身為小隊輔,要注意活動流程,為大家介紹好玩之處,辛苦但還滿有成就感的呢!

(3)    網路聯繫:不容易當面請教的,我們大多發email聯絡。尤其是雲林莞草的部分,相關網站少,內容又較粗淺,因此我們發了好多封信給網站製作人,詢問他們能否給我們更深入的參考資料。但有時發了78封信,卻只有一個人回信。

 

4.      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參加這次網屆博覽會,在這其中收穫不少,以下列舉幾點

(1) 生態方面:更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因為人類與環境息息相關,如果環境遭受到破壞,相信人類也不會好過,在大肚溪生活的生物中,有很多都是珍貴的物種,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生物,要好好保護。我們也有辦復育的活動,雖然成效不如預期,但相信以後再辦會更順利。

(2) 分工方面:光是嘴上說說,若沒有真的實際行動也是於事無補,所以,我們也辦了很多活動,例如說:淨攤、育樂營、復育活動等,與社區人士結合的活動,讓更多人能了解大肚溪對生態的重要性。在辦活動中,也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因為這些事是不可能只靠一個人的力量完成的,在分工的當中,也激發了大家潛藏的才能。

 

5.      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因為我們需要的資料相當廣泛,包括專業的自然、地理知識、養蚵業的資料……等,老師一直鼓勵我們自己跟專家學者或在地居民請教,因此我們麻煩了很多人:

(1)    蔡嘉揚博士:曾經任職於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是鳥類專家,花了很多心思在研究大杓鷸。他給我們很大的幫助,提供許多鳥類的資料及圖片。還特地在假日來學校為我們上課,我們真的很感謝他。目前棲地復育計畫的推手之一。

(2)    陳有山主任:老師目前是伸仁國小的教務主任,也是我們的解說員訓練的老師。他也有參加我們學校會議、社團活動。我們去蚵寮村採訪,也多虧老師幫我們牽線,為我們連絡適當的採訪對象。

(3)    蚵農阿伯、剖蚵的阿婆:大家都熱心地提供我們很多蚵仔的資料,教我們如何剖蚵、串蚵,帶我們下海,還跟我們分享他們的自身經驗,很寶貴ㄋㄟ。他們一直說:「恁要好好做喔!」是的!我們一定不負眾望!加油!

 

6.      請解釋說明你們認識和瞭解智慧財產權的過程、經驗及心得。

   網路上關於大肚溪口的資料琳瑯滿目,剛開始我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瀏覽,並從中尋找可用的參考資料,老師也提供給我們一些發表於期刊或是會議中的小論文。寫作時,老師都會提醒我們如果有援用他人的文章、圖片,務必註明出處。不過我們都盡量使用自己所拍攝的照片,文字內容也都經過理解消化後,再由自己一字一字敲打出來。整個網頁的架構、美工設計和文字內容,都是經由我們的討論、分工而親自創作出來的,整個專題的內容就是我們的心血結晶,因此這個專題網站的版權是屬於我們這個團隊的。

 

7.      發現、教訓、和驚奇:

  「生長在海口的人,似乎總有一種天生的韌性,再不好的環境,都能試著扭轉奇蹟」,這是我們這次從採訪的蚵農阿公阿婆身上學到的。我想,我們也都是「海口囝仔」,一定也會有這份毅力的,雖然辛苦,成果雖然微薄,但是積少成多,我們一定能幫助大肚溪再創奇蹟、重獲生命力的。

 

四、專題研究計劃貢獻度說明

 

參與人員

工作事項

百分比

學生

雅寧

小組長,填寫進度報告,主籌「來去烏溪口」資料搜尋、整理、撰寫

70%

紋瑄

美工設計,手繪圖稿,網頁製作,主籌「河口琉璃珠」資料搜尋、整理、撰寫

宗諺

參與策畫復育植被活動,主籌「烏溪營養師」資料搜尋、整理、撰寫

志翰

網頁製作,主籌「烏溪提琴手」資料搜尋、整理、撰寫

晉毓

參與策畫賞鳥活動,主籌「烏溪新月客」資料搜尋、整理、撰寫

柏袁

參與策畫育樂營活動,主籌「烏溪營養師」資料搜尋、整理、撰寫

棋宇

負責連絡採訪事宜,撰寫採訪搞

瑋祥

網頁製作,活動照片編輯

辰芳

網頁製作,圖片美工處理

指導老師

參與中研院「河口海岸復育先驅計畫」,召開工作小組會議,輔助擬定專題名稱與架構,網頁內容指導與檢視,電腦技術輔導,策劃相關課程、活動,拍攝照片

20%

專家學者

來校授課,生態解說訓練,圖片提供

6%

家長、社區居民

提供在地經驗、聯繫相關人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