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說法有點差異,於是我們整理了一下:
日期不同:一說1760年,一說1659年,時間差了一百年。
攜帶不同:一說商人攜帶的是香火袋,一說攜帶的是聖母金身。
原因不同:一說是商人忘了帶走,一說是無法請起金身。
安置不同:一說迎入土地公廟奉祀,一說是臨時搭茅草屋奉祀。 |
基本上,第一種說法比較實際,第二種說法就有點神話性質了,所以我們認為第二種說法是根據第一種說法穿鑿附會而來的。
--------------------------------------------------------------------------------------------
二建廟時間的探討
由於泰安宮最近一次重建時,許多古物都已經丟棄散佚,現存最早的的「泰安宮設醮輪流主事碑記」碑是刻於同治十一年,因此建廟時間無法考證,僅能就資料來說明。
「台南縣的寺廟及神明」一書和「三十六庄下茄苳泰安宮簡介」(書籍)兩份資料所陳述的沿革歷程差不多,不過最早建廟的時間則不太一樣。
「台南縣的寺廟及神明」的說法如下:乾隆三十四年,境內三十六庄民協雕二媽神像祀奉。乾隆四十四年,當地富豪韓高陽之祖先發起堡內信徒集資一千圓,建立廟宇曰泰安宮。
「三十六庄下茄苳泰安宮簡介」的說法如下:康熙二十三年,本地富紳韓高陽之祖先發起堡內信徒募金一千圓建廟,奉請天上聖母及中壇太子入廟安作,取名「泰安宮」,同時協雕大媽神像,將原來四吋金身置入大媽身內。
兩份資料的建廟時間也差不多差了一百年,不過基本內容差不多一樣。以下是我們的想法:
我們認為庄民先刻了媽祖神像,置於土地公廟或茅草屋祀奉,後來建了廟,才將神像移入新廟,建廟時才又刻了現在的媽祖神像(可能有將香火袋或四吋金身置於神像內),原來的神像就稱為二媽。 |
--------------------------------------------------------------------------------------------
三廟宇翻修過程
道光二年(1822),韓高陽獨獻二千五百圓,加以大改築一次。
光緒九年(1882),白河客內庄吳志高主倡幕金壹千餘圓重修。
民前六年(1906),下茄苳庄廖炭發起募金九百餘圓重修廟宇。
民國三十六年(1947),正委員長阮謙、副委員長陳祥及顧問黃添成等發起境民,樂捐ㄧ佰六十八萬九仟圓,重修廟身,並增建兩旁廟廂,於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動工,三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竣工落成。
民國五十三年(1964),白河大地震時,東、西廟廊震垮,再重修
民國七十三年(1984),廟宇正殿已年久失修,廢頹不堪,遂於原址重建,民國八十一年舉行入火安座大典,即今貌,耗資一億三仟多萬;至於古井,聽說建新廟時奉神諭封於地下,據泰安宮的蕭小姐說,古井就在現在媽祖神像位置的正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