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時代就已經開發
後壁地區的開發甚早,本鄉茄苳村舊名本協,即是明鄭時期的營盤之地,為北路屯墾地區之一。此外,上加東與下加東等地名亦於明鄭時期即已出現,鄭氏之台灣地圖一文有云:「自麻豆社東行九十里,至朱羅山(其旁有啞里山、倒洛國、茄拔仔、大排竹)水西出蚊港(其旁有三疊溪、牛稠溪、八掌溪、上加東、下加東、龜佛山、土獅仔、南世竹、茄藤林)」
■清朝時代從繁盛到沒落
後壁地區的開墾雖可追溯到明鄭時期,但真正具規模的開發應該是在隸清之後。根據輿地纂要的記載,此處漢人的拓墾大抵是自倒風內海溯八掌溪或急水溪而上開拓,由於溪流可直接上溯至下加冬,因此下加冬自然成為早期後壁地區最重要的發展據點之一。根據台灣府志記載,下加冬在清領初期即已成庄。
此外,下加冬並設有下加冬汛,置把總一員,步戰守兵八十五名,管轄包含至茅港尾(下營鄉)的三汛、四溏。設汛因由主要是地點適中,諸羅縣志即稱:「下加冬縣治由大路往郡至此三十里,南至茅港尾道里各半,西出外九庄,東聯哆囉嘓;地方遼闊,為適中之地。」【周鍾瑄:諸羅縣志】。到了康熙末年,下加冬莊內已出現下加冬街,更為附近官民納租繳糧之處,其發展可謂快速。此時的下加冬街應是附近區域的主要街肆,並為山、農產市集。
而在這些前提下,下加冬庄內的泰安宮進一步成為附近三十六庄的信仰中心,轄域包含今後壁、白河、新營一帶。當時的下茄苳是後壁及白河地區的地區中心,繁盛一時,但之後,白河的店仔口街興起,下加冬街自此漸趨式微。
|
|
|
西洋式的菁寮黃宅 |
街屋形的菁寮阮宅 |
菁寮街的傳統木造房屋 |
■日治時代菁寮與後壁寮興起
從清末到進入日治初期,後壁地區的發展重心轉到菁寮(菁寮、墨林等村),菁寮更出現後壁最早的金融業務-「菁寮信用組合」(1919年),之後更於安溪寮及後壁寮分設辦事處
。
與此同時,後壁寮附近開始因交通建設的投入逐漸發展起來。新的縱貫道路與官線縱貫鐵路都通過後壁寮(侯柏村)附近,其並設火車站(1902年),大正元年(1911),關仔嶺軌道株式會社更敷設後壁寮至關仔嶺的輕便車軌道,以利旅客之往來及貨物之搬運
,後壁寮附近的「後壁車頭」成了新的交通中心,不過此時期的「後壁車頭」尚處於起步階段,居民寥寥無幾,地區中心仍在菁寮,至於早期的聚落中心-下茄苳則早已沒落。
|
|
|
菁寮農會(菁寮信用組合) |
車站的設立讓後壁逐漸發展 |
後壁村的主要街道並不熱鬧 |
大正九年(1920)日人第八次改革地方官制,原本稱為下茄苳堡(南堡、北堡)的本區即改稱台南州新營郡後壁庄,「後壁」這一名稱開始取代了「下茄苳」,成了本區的行政區域總名。
大正十三年(1924年),「後菁寮」仕紳黃冬兄弟招募懇民從事農耕,開墾廣大荒地,「後壁車頭」漸聚集成庄,也帶動車站附近地區的初步發展。
■現今後壁
光復初期,菁寮的商業氣氛及人潮都還比後壁村熱絡,是鄰近區域的市集中心,民國四十一年(1952)菁寮還出現可容納四百人的戲院-菁寮戲院,是當時後壁地區唯一的戲院。不過因為公家機關和車站都在後壁,後壁的重心逐漸轉移到後壁村。雖然後壁村成了後壁鄉的重心,但是因為後來台灣經濟開始發展,農村的人口逐漸流失,因此後壁村沒有辦法像以前的農村中心一般聚集人口。
現在的後壁鄉仍是一個傳統的農村,人口也一直在減少,全鄉只有一間連鎖便利商店,是2002年初,在省道旁(後壁火車站旁)設立的,與隔壁鄉鎮同公司的便利超商慢了近乎十年,發展十分緩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