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后砲台〈二級古蹟〉

 

旗后山扼守高雄港口,旗後砲台,首見於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的縣志,當時設軍營和砲台鎮守,安設六尊中國式大砲,配置兵員三十名看守。至同治二年(西元1863)打狗開港,其軍事地位更重要。「牡丹社事件」之後,沈葆禎派淮軍提督唐定奎與副將王福祿督造新的砲台,並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這次砲台分為兩處,在旗后山上者題為「威震天南」,在港口北岸邊的即是「雄鎮北門」砲台。旗後山為珊瑚岩,四周為陡峭的懸崖,置砲台於上,扼守港口。光緒十年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時,為加強防務,聘德籍工程師鮑恩修建旗后砲台,修改的部份是砲台的南半部,新購英製的阿姆斯壯前膛大砲四尊,安置於砲台南側的砲座上,對向台灣海峽。至此旗後砲台成為一座威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砲台。

 

 

 

(圖片來源:看見老高雄)

 

旗后砲臺為二級古蹟,在臺灣古蹟中較具中國風格特色的建築,其使用的建築材料為水泥及紅磚,兵舍屋頂為密集的木樑與厚實的水泥層。砲台屬西式建築,北區是兵防及集合場,指揮官位於中區兩邊上方,還有天橋相互懸接,中間有通道通往南區的砲操場所、彈藥庫,上方設有大砲四座。最令人印象深刻、引人注意的是入口牆上有磚砌成的『囍』字和十足的中國式八字門及八字牆設計

 

   

 

中日甲午戰爭時日軍犯臺,想在打狗登陸,當日艦逼近時,打鼓山砲臺大砲與旗后砲臺齊發,使得日軍不敢掉以輕心。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時,因台灣組成「台灣民主國」抗日,因此日軍於18951015日,清晨0655分派日艦「吉野號」率領七艘戰艦開始砲轟旗后及打狗其他二座砲台。當時旗后砲台守將「劉成良」卻已經奉其義父黑旗軍統領「劉永福」之秘密電報,事先於清晨四時逃回台南,900黑旗軍全數撤出打狗。0930大坪頂砲台著火,旗后砲台門額被擊中,毀去「威震」兩字。因此整修後的旗後砲台威震兩字為「鑲空」。而整個過程中,旗後砲台才回擊5發砲、雄鎮北門2發、大坪頂20發。在這種無人領導狀態之下,日軍於當天正午從現今旗津海岸公園登陸,下午兩點半就佔領無人防守的旗後砲台。接者兵分過港,佔領雄鎮北門及大坪頂兩砲台的過程中都沒有發現守軍。日治時期,旗后砲臺遭破壞,日軍拆走大砲,另設碉堡於旗后砲台。而威震天南及雄鎮北門兩砲台,現今都無大砲只有砲座,因日治時期大炮已被拆走、熔毀。光復後國軍於砲台及燈塔之間另築的碉堡、砲台在乏人管理下,成為斷垣殘壁,直至民國八十二年,高雄市政府重新修復完成,八十四年元月一日開放供民眾參觀。

 

(參考資料: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旗津紀事、旗津國小鄉土教材、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高雄的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