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港口

 

   早期高雄港有旗津島形成天然屏障,但是只有一個開口(第一港口),在軍事上較為不利,當年副總統陳誠先生視察高雄港時提到:「若是共軍封鎖高雄港時,我們有沒有應變的計畫?」當時前高雄港務局李連墀局長便著手計畫開闢「第二港口」。「第二港口」開始是為了軍事用途闢建,但是港闊水深,大型貨櫃運輸發展後,陰錯陽差的變成國際貨櫃大港。 

  高雄港務局在旗津區與紅毛港之間開闢了「第二港口」,這項工程從民國56年(1967年)10月正式開工,民國64年(1975年)6月完工,716日舉行通航典禮。旗津半島這時成了孤島,為了發展旗津中洲地區,高雄港務局開闢中興商港區(第四貨櫃中心),同時也規劃「過港隧道」的興建。自高雄港開闢第二港口後,其業務發展迅,來港船舶可以自由選擇第一港口或第二港口進出,諸多方便,縮短港內航行時間,航商獲利,配合棧埠作業之進步,促進遠洋航運之發展。另外,加速建造深水碼頭,世界大噸位級的船舶都來使用高雄港,這使的高雄港之名聲遠播,高雄港也因此成為世界著名港灣之一。 

   開闢第二港口,才有中鋼、中船、中油與台電等國營四大公司,相繼在高雄港區建廠發展我國重工業,開創我國交通建設帶動經濟建設之先例。另外,第二港口外海有良好錨地,中油公司十萬噸油輪、二十萬噸油輪與三十萬噸油輪,均可在外海繫浮筒卸油,因之可使每船每年增加一次運量,則全年增加運量甚多,運油單價隨之降低,尤顯開闢二港口之經濟價值。 

   中鋼公司建廠於碼頭邊,礦砂卸傳進廠,繼之進爐煉鋼。進口原料全無內陸運費負擔,節省龐大的成本。世界各國靠原料進口就地生產早有先例,中鋼公司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目前配合『高字塔藝術文化園區』的設置,高雄港遊港的觀光船一定經過第二港口,這將繼第一港口轉型成親水觀光港灣,也使第二港口在經濟航運領域外,也同時兼具親水觀光的港灣。

 

  

參考資料:旗津紀事、高港回顧、看見老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