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先鋒

有「台灣史懷哲」之稱的施乾,在僅有的四十六年生命中,以行動寫活了人道主義精神,留下了畢生心血的結晶 – 愛愛院。他把青春、熱情都奉獻給孤苦的人群,為了闡揚博愛的真諦,喚起世人共同解決如何救濟、如何撲滅乞丐的的社會問題。

施乾的元配謝惜女士是一位相濡以沫,戳力同心的賢內助,可惜在愛愛寮設立不久後就勞瘁而死,撒守人寰,留下二個女兒。西元1934年時,施乾在堂妹的撮合下,迎取日本姑娘清水照子,不但在公事上成為他得力的助手,也在家庭裡克盡了為人妻、為人母之職。

對於人人避而遠之的乞丐,施乾夫婦不但發揮崇高的奉獻精神,給予無微不至的照料、教育、看護,還遷入愛愛寮與乞丐們一起生活,不見一絲嫌棄之心,即使被感染了疥瘡和一身的虱子,也不以為忤,更不覺得可恥,總是以同理心來對待被收容的乞丐們。

不止收容乞丐還收容孤兒

不止收容乞丐還收容孤兒

愛愛寮草創初期照片

愛愛寮草創初期照片

施乾夫婦懷著悲天憫人的襟懷,燃燒自己照亮了愛愛寮,胼手胝足耕耘他們愛的園地。而後,愛愛寮所收容救濟的對象以無後代奉養天年的貧苦老人為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物資匱乏,夫妻?籌三餐,每天度日如年,費心又費力。

在光復前一年,施乾因操勞過度,引發腦溢血與世長辭後,清水照子更是一肩挑起院務,秉承夫志,繼續為孤獨殘疾的老人提供依靠,直到2001年12月9日安息後,才撒手由子女繼承衣缽,讓父母的愛心得以綿延下去。

從最初簡陋的「愛愛寮」到如今頗具規模的「愛愛院」,是一段漫長艱辛的路程。他們是台灣人道的先鋒,心中有愛,而那正是國父所說的「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