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隊網界博覽會作品網址 大會網站 備用網站

本隊學校的首頁: 花蓮縣明義國小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 九十四年二月十日
學校: 花蓮縣明義國小

縣市: 花蓮縣花蓮市

指導老師: 黃貝茹老師、黃資君老師、鄭麗芬老師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劃? 十二個學生
他們的年紀是: 11-12歲
專題研究計劃聯絡E-mail信箱:  trlifen@m2k.chukps.kh.edu.tw

 

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 地方觀光資源

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台灣地形屬於中間高四周低,河川由中間向兩旁流入海;東部地形特殊落差大,所以有較多獨特的地形特徵,在沿著花東海岸公路行駛,沿途的山澗溪道,幾乎被整治成一條條的水溝,水道的兩岸及溪床被水泥覆蓋,又築起一堵堵的擋土牆。在一次意外探訪時,我們發現了它;發現這條溪沒有消波塊,兩岸植披生態非常完整,溪水潺潺,鳥鳴蛙叫,風景渾然天成。而砂卡礑溪屬立霧溪支流,為太魯閣中地形奇特的一段溪流,是河川的風化與侵蝕作用而造成的雄偉景觀! 除了休閒溯溪地點外,更是充滿生命力,及富歷史意義的溪流。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藉由溯溪的活動,了解花蓮地區的河川特性,實際應用課本學得的知識,明瞭生態保育的重要,在溯源而上的同時,尋找保存現有資源的方法,與所學所聞做實地的結合,走進孕育生命的源流,在河川與河川之間,發堀現代生活的桃花源。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培養團隊的溝通與合作,以及敏銳的觀察力,明白溯溪探險,除了休閒旅遊之外,更兼具了知性與人文的探討。
砂卡礑溯溪探險活動,親身感
受河流生命力量。
湛藍的溪流,必須靠你我共同
維持它的美麗。
保存現有資源的方法,由不破
壞環境開始。
冷冷的十二月中,踏著十二號
橋溪,溯源而上。
讓美麗的菅芒花繼續在溪旁生
存,是你我的責任之一。
霧色瀰漫在山巒迭起中,如此
美景,也要留給後代子孫喔!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學校有兩間電腦教室,使用ADSL上網,同學家裡有些是撥接,有些是ADSL。放學後大家可以靠學校電子郵件信箱來傳送資料和討論大家的意見。老師也幫我們設置了網路論壇,提供家長義工及其他老師專家們能在網際網路上齊聚一堂。
中午時間,大家齊聚電腦教室。 電腦教室二裡,有文俊老師幫
我們架設專屬資料夾。
利用網路論壇和E-MAIL我們交
換不少資料和訊息。
學習如何將網路上搜尋的專業
知識進行分類儲存。
將訪問所攝影的照片分頭進行
壓縮與心得註解。
老師教我們如何上網搜尋動植
物相關專業名詞。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

『溯溪裝備』
  溯溪需要適當的裝備,例如:溯溪鞋、救生衣、頭盔、安全繩索等等,以及專業教練的全程帶領,這些事需要事先準備,感謝「光合作用」全體教練以及「野地能量公司」陳教練提供協助。

(2)

『專業知識』
  
溯溪是一項具挑戰性的工作,除了要瞭解當地生態環境及溪流特性外,更要隨時注意安全才會是一項好玩又有意義的活動。剛開始我們對於溪流特性及生態不太瞭解,但我們聯絡對於溯溪有專長的專業人士來指導及帶領我們,讓我們克服了不少困難及障礙。

(3)

『社區協助』
  
三棧溪目前處於封溪狀態,全提社區居民共同維護溪流生態,並不希望外界遊客隨意打擾水生動職務的棲息,感謝秀林鄉公所同意我們在岸邊觀察封溪護漁後的成果。

(4)

『交通工具』:
        學校到溯溪地點有一段距離,交通工具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於是我們邀請學校老師願意提供交通工具,並能共同參與的老師及家長義工,感謝他們的大力幫忙。

(5)

『網頁製作』:
        感謝明義國小黃世元主任、王文俊以及吳尚汾組長在網頁製作上的大力協助,提供專業意見與技術指導。

感謝「光合作用」教練們提供
我們完整的溯溪裝備。
感謝「野地能量」陳怡勳叔叔
的熱心指導,讓我們無後顧之
憂的去溯溪探險。
感謝「光合作用」教練全程提
供安全協助。
感謝明義國小周嘉國老師提供
動植物專業解說。
感謝水產培育所俞叔叔提供水
生動物的專業解說。
謝謝義工家長的幫忙,讓我們
免除交通工具不足的困擾。

心得箴言:

(1)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經過整個溯溪活動,對於溪流有更多的認識,看到美麗的溪流因為人為因素而失去原有的面貌,我們感到痛心。但對於溯溪過程中,替溪流進行大掃除的行動,我們感到意義非凡,原來保護大自然這麼簡單。

(2)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隨處可見做好環保的口號,但是,我們透過溯溪休閒活動的方式,實地進行環境保護的工作,真是一舉數得,既可以玩得愉快,又可以免除大自然遭受破壞的危機。

(3)

『團結就是力量』
  
整個活動需要團體的力量共同完成,絕非一人或數人可以兼顧,若沒有教練的協助、同學的合作、老師的指導,就沒有今天的成果。

行經十二號橋溪平坦的下游。

十二號橋溪越往裡面走路越狹
窄,山壁間綠蔭遮天,不見陽
光。
周嘉國老師帶領我們實際觀察
動植物,我們正在催眠莫氏樹
蛙。
砂卡礑溪處處可見前人遺留的
廚餘、垃圾,令人痛心。
大家一起合作完成溯溪活動,
成就感十足。
感謝教練的協助才讓我們能玩
得快樂又平安。

與九年一貫教學與學校本位課程相結合:

(1)

明義國小以體育為發展重點,因此本次活動配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溯溪為主軸並配合自然、體能活動課程為主,配合九年一貫以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目標。

(2)

活動期間運用社區資源,邀請光合作用探索學校到校為學生解說溯溪裝備及注意事項,並參觀花蓮水產所,認識很多魚類。為更認識野外動植物,特邀請荒野保護協會周老師為我們解說白鮑溪生態,讓我們多認識很多生物。

(3)

九年一貫重視活動課程,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除了激發我們創造思考能力外並養成我們團結合作精神。在溯溪時,大家患難與共,互相幫助,那種感覺真的不錯!

(4)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感受到了科技資訊帶給我們的方便,諸如攝錄影機和數位相機、錄音筆等,剛開始都不太會使用後來經過老師的指導, 總算能夠一一克服享受科技的便利。

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我們透過e-mail和公文的方式,讓社區居民以及媒體新聞了解我們活動的需要,讓他們明白我們的來意,除了向三棧溪巡守隊爭取就近觀察封溪成果的機會,更和東森新聞、聯合報系、中國時報、民視新聞等等徵求放置相關報導。當然也拜托學校多位老師如:周嘉國老師,希望藉助他們的專業知識,讓我們的專題研究更順暢。

婉筠負責打電話和叔叔、阿姨
聯絡訪問事宜。
巧遇三棧國小的小朋友,高興
的和他們分享我們的專題。
積極向巡守隊叔叔們說明我們
此次研究專題的目的與需求。
在學校我們向嘉國老師說明我
們研究的需要,嘉國老師二話
不說答應給我們專業的協助。
因為我們研究需要專業的水生
動物的知識,俞叔叔熱心為我
們解說。
了解我們研究的需求,教練特
地帶我們走一遭困難重重的十
二號橋溪。

活動對我們的影響與衝擊

        這次活動讓我們對花蓮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以往只知花蓮有很多風景名勝但這次我們實地探訪了很多我們不曾去過的地方,也認識很多不同的生物,讓我們大開眼界,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利用溯溪的方法,完成我們觀察大自然生態得目的,達到觀光休閒與知性探險的雙重樂趣,溯溪這種親近大自然的方法,不只是台灣特殊地形所獨有,更是花蓮陡峭溪流的優勢。
從溯溪的過程中,我們學到即
便是渺小如一隻溪蟹,都有牠
所屬於的環境,誰也沒有權力
帶牠走。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溯
溪的過程中,我們也兼具幫大
自然掃除髒亂的任務喔!

滿山的檳榔樹看了讓人害怕,
這些都是容易造成土石流的兇
手。

溯溪是很棒的休閒活動,但是
千萬不可以利用吉普車溯溪喔
!這樣會迫害自然生態。
喝完的寶特瓶千萬不能亂丟,
樹木應該不會喜歡這種裝飾品
的。
小花蔓澤蘭是外來種的植物,
在台灣沒有天敵,所以一直生
長,真是可怕。

發現、教訓和驚奇

(一)

驚奇
        在還沒有正式出外實地訪查河川生態時大家心中只知道溯溪很好玩,但是真正接觸後,讓我們很感動,原來河川是孕育生命的源流

(二)

發現
        許多大自然資源動植物生態等,非常值得我們去接近它愛惜它。實地看過體會過,你會發現許許多多書中或是網路上沒寫的一些現象喔

(三)

教訓
        溯溪雖然很好玩
,沿途也可以看到學到欣賞到許多事物。但是沒有萬全的準備千萬別輕易嘗試,非常容易發生意外。

我們在砂卡礑溪發現許多動物
的腳印顯示砂卡礑有豐富的生
態資源,讓野生動物可以在此
棲息。
石頭縫中發現許多蛋殼,有的
很完整,但是大多破掉了,這
些蛋非常的小,蟾蜍教練說那
是蜥蜴的蛋。
溯溪不但要做好萬全準備外,
互相照顧同伴、大家一起合作
更是重要。
「莫氏樹蛙」的發現,讓我們
充滿驚喜,更讓我們學得如何
與動物自然相處。
不經意的抬起頭來,驚喜就在
我們的身後不遠處。「原來我
們這麼近。」
即便我們早聽教練說過,該如
何處理遇見蛇時的場面,但是
,我們仍然尖叫連連,其實牠
不是毒蛇啦!

專題網頁作品智慧財產權說明

專題網頁照片與圖片皆由本隊自行拍攝及繪製,用於教導學生認識生態、生物之教材和網站,在網頁的參考資料中均清楚註明出處。

 

參與人員

工作事項

百分比

學        生

1.採訪受訪對象或相關人士
2.攝影
3.訪談內容紀錄
4.編輯書面資料
5.擬定訪問大綱
6.填寫進度報告
7.收集資料 

55%

指導教師

1.召開工作小組會議
2.專題研究資料歸納分析
3.專題網頁指導與檢視
4.擬定專題名稱與計畫
5.電腦技術輔導 

25%

家        長

1.聯繫受訪對象
2.計畫諮詢

5%

社區居民

提供資料

5%

黃世元主任
1.指導研究方向
2.經驗分享
5%

王文俊組長
吳尚汾老師

1.網頁技術指導
2.版面設計
3.資料整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