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大稻埕戲偶班

淡水戲館

以前在涼州街一帶,曾經有無數齣布袋戲碼登台演出,曾經排滿一整條街道的布袋戲龍,曾經群居來自台灣各地的布袋戲演師,這裡曾經是有名的「布袋戲窟」。

淡水戲館在1909年(現太原路舊址)興建,也叫做「淡水會館」,供台灣民眾看戲。1915年,辜顯榮先生買下淡水戲館,並將淡水戲館整修改建,命名為「台灣新舞台」,從此風光數十載,為台灣最重要的表演 場所。

涼州布袋戲

第一劇場

涼州街以前叫「獅館巷」,當年北管布袋戲風靡一時,常請戲班到這條街來因此被稱為涼州布袋戲街。

第一劇場位於今天延平北路200巷與210巷之間,由當時茶葉大亨陳天來和莊輝玉等人耗資十萬日圓興建在延平北路的第一劇場。

 

作詞家李臨秋

作詞家李臨秋一九零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生在台北大稻埕,大龍峒公學校畢業。因進入永樂座服務而與影劇歌唱界結緣,開始為流行歌曲作詞。

 

 

 

大稻埕戲偶班

過去

   以前在大稻埕涼州街一帶,曾經有無數齣布袋戲碼登台演出,曾經排滿一整條街道的布袋戲龍,曾經群居來自台灣各地的布袋戲演師,這裡曾經是有名的「布袋戲窟」。

現在

   現在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讓大稻埕偶戲重現江湖,「大稻埕偶戲館」,是在民樂街窄小巷道裡,一排舊式樓房的其中一棟。

   整個偶戲館只有十六坪的空間,像它所展示的戲偶一樣,小而精巧。館內陳設有許多互動式的設計,讓你可以親自動手操作戲偶,感覺戲偶在你掌中翩然舞動的姿態。除了關於台灣偶戲的珍藏文物、圖像資料外,在這狹小的空間裡,也常不定期地變換主題,讓世界各國不同類型的偶戲,輪流登台演出。真的很親切的展覽館--- 走進大稻埕偶戲館就像回到阿公的家一樣,這裡不像其它展覽館會在牆上寫「請勿喧嘩」,反而常會聽到小朋友玩著人偶開心的笑聲,或是看到路過的阿伯抱著小狗專心地看著古老的戲台。大稻埕偶戲館在舊歷年前開張,地點選在布袋戲班子老家大稻埕,館內的裝簧設計完全參照台灣老店鋪,古樸親切,以開闊的大窗取代大門,就像以前可以抽糖果的雜貨鋪一樣,黃底紅字的木板招牌上寫著「新台原」,說明這裡是台原基金會所創。這裡的收藏不僅是台灣布袋戲,還有荷蘭的人偶等等。除了收藏無國界,就連門神也多國籍!大門上貼了三張照片,中間是我們熟悉的關公,兩旁還有兩張「外國人」的照片,是印度與墨西哥的門神,大稻埕偶戲館常常有展覽推出。

 

淡水戲館

過去

   淡水戲館在1909 年(現太原路舊址)興建,也叫做「淡水會館」,供台灣民眾看戲。1915年,鹿港辜顯榮先生買下淡水戲館,並將淡水戲館整修改建,也命名為「台灣新舞台」,從此風光數十載,為全台灣最重要的表演場所。當時「台灣新舞台」邀請的表演團體多半來自上海的京劇團,最熱門的戲碼首推「貍貓換太子」。後來毀於一次世界大戰。

  1931年左右,辜顯榮義子楊蚶重整新舞台內的戲班,改名為「新舞社歌劇團」,全面演出歌仔戲,使歌仔戲揮別落地掃時期,進入了城市的戲院。

   雖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前後,歌仔戲一度因「禁鼓樂政策」而遭到壓抑。但日據末期與戰後的復原時期,歌仔戲卻迅速地成長茁壯,這段時期剛好是其他傳統劇種快速沒落、式微的階段,因此,許多出身於其他劇種班底的演員,在失去舞台後,紛紛地投入了歌仔戲班,這樣的歷史背景,使得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納了其他劇種相當多的元素,融匯成獨樹一格的表演風格。

   

涼州布袋戲

過去

   永樂國民小學南側的涼州街,以前叫「獅館巷」,當年北管布袋戲風靡一時,請戲班要到這條街來,因為布袋戲團的連絡處都設在涼州街,接受聘請演出,因此被稱為涼州布袋戲街。

 

 第一劇場

過去

  第一劇場位於今天延平北路200巷與210巷之間,由當時茶葉大亨陳天來和莊輝玉等人耗資十萬日圓興建在延平北路的第一劇場,擁有1632個座位、旋轉舞台,主演電影、歌舞劇和現代話劇等新式影劇活動,是當年台北是數一數二的豪華戲院,頂樓還設有第一舞廳。可惜光復之後人潮被西門町拉走。

現在

   現在的第一劇場已被拆毀改建成住家大樓。

作詞家李臨秋

   作詞家李臨秋一九零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生在台北大稻埕,大龍峒公學校畢業。因進入永樂座服務而與影劇歌唱界結緣,開始為流行歌曲作詞。一九三三年與鄧雨賢合作的〈望春風〉,寫出日據時期台灣人的心聲;一九三八年的「四季紅」;一九四八年與王雲峰合作的〈補破網〉也深受大眾喜愛,為台灣歌謠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