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歷史     淡水河文明     商業的故事     移民的故事

     興盛與沒落

 

大稻埕歷史

  大稻埕是繼艋舺之後,台北最繁華的地方。它的興起,給予台北非常傳奇的色彩。

在短短數十年內,從一片荒埔田園,躍升為全台灣最富裕興盛的地方。

  大稻埕原是平埔族「奇武卒社」的居住地,在清代中期以前,只有少數漢人和平埔族在此耕種。由於有大片曬稻穀用的空地〈稻埕〉,因此得名。

民國前60年西元1851年,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雞籠基隆來此,在今天迪化街1段154號,設立3間店舖,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民國前58年西元1853年,艋舺發生激烈的「頂下郊拼」移民械鬥,下郊的同安人被頂郊的三邑人打敗,先奔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店屋,形成街道,重建廟宇,利用河來從事對渡貿易,形成河港聚落的「同安人聚落區」。

此後,台北盆地附近,每遇械鬥事件,便有不少人逃抵大稻埕,在原有同安人市街外圍,陸續建立起「漢人居住區」。使大稻埕從一開始,便呈現四方雜處、開放包容的特色。

民國前53年西元1858年,清廷因英法聯軍之役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在民國前51年西元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通商。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艋舺因居民排外性強,加上河口囤積等因素,把通商機會和台北物資集散中心的地位,拱手讓給大稻埕。

英、美等國商人,紛紛在大稻埕沿河的貴德街和南京西路上設立洋行,形成「外國人居留區」。

外商鼓勵北部農民大量種茶,在大稻埕精製後,運銷海外。在洋行帶引下的茶葉貿易,不但使市場擴大,也迅速造就大稻埕驚人的財富。

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配合商業和防衛上的需求,在聚落南端河溝頭一帶,進行各種現代化的嘗試,如鋪鐵路、設立軍裝機器局……等,形成「官府建置區」。

日治初,茶葉貿易依然興盛,日商全力抵斥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迪化街的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業,更因縱貫鐵路的全線完成,而蓬勃發展。

日人以西方都市計畫觀點,將原聚落內的街道——拓寬,並開闢新街道,建市場、提防和鐵路,街市擴展至圓環附近,形成「日治建設區」。

日治中期以後,大稻埕市況的繁榮,逐漸被日人極力建設的城內〈原城中區〉取代。

當時日人多集中在城內,大稻埕則是漢人群聚的首善之區。許多優秀的人才匯集此地,為台灣現代化的思潮掀起首頁。例如推動民族文化自覺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以及話劇、美術、音樂、文學、電影、歌謠等。

大稻埕雖因淡水河水淺而失去河港的功能,原先興盛多時的茶業也大多衰退,但仍集結許多進出口商從事貿易,而且保持全台北最繁榮的消費中心。

直到台北市快速擴展,中心區位逐漸轉移後,大稻埕的人口隨之外移,逐步失去舊日的繁華,變成台北市外圍的老地區。

近年來,由於鐵路地下化的完成,及捷運系統、台北車站特定區的計畫,使大稻埕有了新的轉機。如能保留原有風貌和特色,配合社區和淡水河的再發展,將使大稻埕這個歷史街區重現活力。

 

淡水河文明

●淡水老街洋味濃

    民國前50西元1861英國副領事於淡水辦公開始,洋商便進入淡水。民國前31西元1880,洋商得以合法租借土地。由於華洋雙方生活習慣不同,為便於管理,清朝政府與外國協定設立租界,將洋人居所、教堂、洋行、醫院等集中於租界區。日本據台之後,淡水雖不再為「條約港」,但日本當局仍公告淡水為「港口外僑雜居地」。此後洋人在淡水的茉居地便分散在華人市街的兩頭,即今淡水車站以東及紅毛城、油車口一帶。洋人當時的洋房,許多至今尚存。

  至於淡水鎮由主街道〈今中正路〉則是於日據時期的民國18年〈西元1929年〉在市區改正運動中改建成現代的規模。而市區改正運動的緣起,則是由利台灣各地市鎮原本街道狹窄,僅容行人及手推車通行,自汽車於日本統治的 民國前11年〈西元1900年〉引進台灣之後,甚為不便;舊街道又乏排水溝,污水瀦留,不利衛生,因而總督府依「台灣家屋建築規則」進行房屋徵收拆除、拓寞道路等工作。淡水的主街自四公尺拓寬為九公尺,而在道路拓寬之後,路兩旁住戶亦紛紛改建住戶為二層紅磚建築,臨街上面均披上當時流行的昭和式樣,構成今日所謂「淡水老街的主體 」。

    但由於淡水為一河口港,因此受淡水河沖積而漸趨淤淺。而基隆之港口形勢優越,民國前20西元1891後基隆與臺北間鐵路通車,商務更盛。日本殖民台灣之後,日本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地,淡水與基隆的地位相互消長,民國前7西元1904,基隆商務超越淡水,日後遂完全取代之。

  淡水古名滬尾,為土著語 〈Hoba轉音而來,為河口之意。漢人譯為滬尾,以指海濱捕魚處之末端「滬」字原意為在潮間帶所築以攔魚之竹柵。
  淡水河曾是凱達格蘭族的天堂,漢人嚮往的移民夢鄉,更是經濟發展重心,無怪乎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先後有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和清朝佔領此地。

  民國前50年〈西元1861年 〉英國副領事於淡水辦公開始,洋商便進入淡水。民國前31年〈西元1880年 〉,洋商得以合法租借土地。由於華洋雙方生活習慣不同,為便於管理,清朝政府與外國協定設立租界,將洋人居所、教堂、洋行、醫院等集中於租界區。日本據台之後,淡水雖不再為「條約港」,但日本當局仍公告淡水為「港口外僑雜居地」。此後洋人在淡水的茉居地便分散在華人市街的兩頭,即今淡水車站以東及紅毛城、油車口一帶。洋人當時的洋房,許多至今尚存。

  民國前53年〈西元1858年〉,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明定安平、淡水為通商口岸。次年,因清軍於大沽口炮擊英國換約艦隊,引發第二次英法聯軍東來,與清廷簽訂北京條約,淡水始正式開港。在同治、光緒年問,淡水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洋樓林立,其中茶葉為輸出物之大宗。商務最盛時可停泊二千噸級之輪船。

  至於淡水鎮由主街道〈今中正路〉則是於日據時期的民國18年〈西元1929年 〉在市區改正運動中改建成現代的規模。而市區改正運動的緣起,則是由利台灣各地市鎮原本街道狹窄,僅容行人及手推車通行,自汽車於日本統治的民國前11年〈西元1900年 〉引進台灣之後,甚為不便;舊街道又乏排水溝,污水瀦留,不利衛生,因而總督府依「台灣家屋建築規則」進行房屋徵收拆除、拓寞道路等工作。淡水的主街自四公尺拓寬為九公尺,而在道路拓寬之後,路兩旁住戶亦紛紛改建住戶 為二層紅磚建築,臨街上面均披上當時流行的昭和式樣,構成今日所謂「淡水老街」的主體。但由於淡水為一河口港,因此受淡水河沖積而漸趨淤淺。而基隆之港口形勢優越, 民國前20年〈西元1891年 〉後基隆與臺北間鐵 路通車,商務更盛。日本殖民台灣之後,日本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地,淡水與基隆的地位相互消長,民國前7年〈西元1904年 〉,基隆商務超越淡水,日後遂完全取代之。  

  河流與沿岸市街關係密切,甚至廟宇建築也與河岸映證風水說,人與河水乳交融。河港城市是台灣城市發展史上相當重要的類型,也是構成台灣城市風格的特質之一。自二百多年前漢人墾拓社會所形成的聚落,以迄清代漢人商業及政治城鎮之興起,河運與城市之發生、興起與轉變關係至深。

  淡水河為台海航運最便利之河川,在清代航運可上達大溪。它流經的地形又有盆地、河岸、谷地等變化,河城內的產業條件亦充足,盛產稻米、茶、煤以及樟腦。所以在清代發展起來的聚落城鎮甚多,且各具代表性。

  地理學者曾將本省的河岸城鎮依其位置分成港口城鎮,內陸城鎮,山腳城鎮。淡水河的河口城鎮為淡水〈滬尾〉,內陸城鎮早期有士林、大稻埕、艋舺、新莊、板橋、錫口〈松山 〉、南港,山腳城鎮則有景美〈境尾〉、新店、三峽、大溪、三坑、深坑等。這些沿河的城鎮,清代皆息息相關,亦即上、中及下游的關係相當密切。上游城市為出產〈茶、煤、樟腦 〉之第一次集結地,中游城鎮則負責集散轉運工作,將下游城市進口的日用品輸往內陸。當時淡水河航運便利,輪船可直抵大稻埕,台北的繁榮乃至為快速,乾隆年間還只是台灣的小市街,至光緒末年已一躍而為台灣人口第三的大城。  

  淡水河系沿岸城市與河的關係雖是建立在航運功能之上,碼頭與街道多為平行,且碼頭的長度與街道長度呈正比。由於主要街道與碼頭或河岸平行,因此街道兩旁的街屋亦只有一邊臨接碼頭。在連續式的街屋中,每隔一段距離出現橫巷,這條橫巷除了連通碼頭外,也具有防火巷的功能。街道沿著河岸發展的城鎮有淡水、關渡、大稻埕、新莊、錫口、南港、汐止、三峽。

  清代淡水河與沿岸市街之關係非常密切;沿碼頭通常是鬧市或廟口,亦即寺廟築在河邊,廟口對準河對岸的山頭,這也是一種風水的理論。以淡水為例,媽祖廟福佑宮即正對淡水河及觀音山,廟埕與碼頭相接,這種佈局有點像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關渡的媽祖廟亦對著河流。士林慈誠宮前面現在是市場及夜市,清代則為水道,可通基隆河。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是咸豐三年頂下郊械鬥時才遷建的,它的方位也對著淡水河。新莊古街約三山國王廟、媽祖廟及武聖廟等亦皆朝淡水河,其廟埕即與碼頭之石階相通。三峽的祖師廟、宰樞廟亦皆朝向河流。

  北台灣最早的聚落中心原在淡水河口的八里坌,近年發現的十三行遺址便帶來許多歷史發展的訊息,其中考古學家發現,在漢人大量移民台北盆地之前的唐宋時代,已有大陸沿海居民渡海至此與台灣的原住民進行交易,明朝荷蘭人、西班牙人因水運交通之便在此留下足跡,直至清雍正年間更因地理位置的重要設有八里坌巡檢司,因水源起的台北文明自此隨水曲折的展開。

  隨著漢移民日漸增多,由淡水河口進入溯水而上首當其衝的新莊於是有了漢人聚落的苗頭,因為一個上天的意外,更使得新莊成了台北盆地發展史的第一站,民國前207年〈西元1694年〉台北發生一次大地震,今日的三重、蘆洲一帶,平原陷落形成湖泊,於是古台北湖 〈也稱康熙台北湖

  根據新莊市志記載,台北湖的形成造成新莊港取代淡水港口功能的原因有三:
1、康熙台北湖的形成,使得淡水港在進入關渡口之後,有一個可以停泊大船的內港,新莊位於此湖的東側,地處凹岸故有港埠之利。

2、康熙台北湖潮流,受到地形和溪流的影響,在海山、擺接〈今大漢溪〉間轉向北流,經過大浪泵,接納峰仔峙溪〈今基隆河〉的水,轉向西北,越北投、關渡出海。新莊正逢潮流進入康熙台北湖的中點,港深水闊。大量農、商人口於是聚集,又新莊平原所出的豐富物產自然吸引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移民和大量的船舶。

3、 乾隆時期,鹹水退出台北湖,湖水以關渡為界,外為鹹水,內,  為淡水。往來內陸、淡水八里坌的大帆船,因關渡口外停泊卸貨,常為鹹質海水中的牡蠣、海藻等海中生物附著船底危害船身,所以多沿淡水河上溯到較上游的淡水水質港口新莊,新莊的海港性格因此更為明顯。

 

商業的故事

大稻埕與碼頭、淡水河

大稻埕位淡水河岸,和艋舺〈萬華一樣,都是控制淡水河航運的優越地點。但是因為艋舺泥沙淤積,河港的功能慢慢減弱,因此位於下游的大稻埕便自然的取而代之,成為台北盆地內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而碼頭區在這繁盛的年代裡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淡水的開港,促進了大稻埕往後的繁榮景況。

●商人為何選擇大稻埕

從國外湧入的洋行外商,選擇具有大規模、民風開放並且鄰近淡水河的大稻埕做為貿易的港口。而洋行也帶給了大稻埕不少好處,它將大稻埕由一個地區性的商品集散地轉化成為一個國際貿易站,也使碼頭進出的貨物量大為增加。

●洋行外商對大稻埕的影響

外商們為了拓展商圈,加上他們的資本雄厚,所以大力搜刮北部山區的茶葉、樟腦等經濟作物,除了促使台北盆地擴展速度加快外,更擴大了大稻埕的商圈。最後連桃園、新竹一帶的物資也將大稻埕作為商業的中心集散地。洋行因此成為大稻埕的特色之一。

當時的洋行富商們沿著河岸兩旁分佈。停泊帆船的碼頭區從六號水門外一直延伸到歸綏街底附近,可見當時大稻埕商業的鼎盛景況。

●迪化老街

迪化街有不少歷史悠久的閩南式的洋樓店舖建築,民國0西元1911年,日本政府將街道改名永樂町,全長1.3公里大稻埕最長的街道喔,街道橫寬約7米多,可分為四段瀏覽。第一段從南京西路進入,布行林立,是全臺灣最大的布料批發地。第二段過城隍廟,是中藥區,以批發中藥材、補品等買賣為主。第三段從民生西路口往北走去,以南北貨為中心,亭仔腳擺滿了烏魚子、小魚乾、糖果、鮑魚罐頭等各式各樣的物品,每逢過年佳節,趕辦年貨的民眾,就會把狹窄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非常熱鬧。第四段過了歸綏街,以較古老的行業為主,有竹器店、農具行、種子店、以及榨油店及燈籠店。這段街道跟第三段比起來,顯的冷清許多。迪化街的店家們為了招攬生意而紛紛將店面改建成歐洲風格的巴洛克式建築。

大稻埕與洋行的關係密不可分,洋行造就了大稻埕繁榮的經濟。雖然現在的洋行多半結束營業,由南北雜貨取而代之,而大稻埕的特色,也漸漸轉為以迪化街為中心的年貨老街,但是,直得慶幸的,商家們並沒有將老舊的巴洛克式房屋拆掉,讓我們在今日行經迪化街時,還能看見美輪美奐、古色古香〈但以斑駁老舊〉的建築。

 

 

移民的故事

民國前60年〈西元1851年〉,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洗劫,從基隆移居大稻埕,在迪化街一段建築店舖,店名叫「林益順」,這是大稻埕第一間店。

民國前58〈西元1853年〉,艋舺發生了「頂下郊拚」下郊人:安徽人、同安人。頂郊人:晉江人、惠安人、南安人下郊人與頂郊人時常為了爭奪一地一水而發生打群架的事件,他們不惜拿當動槍,殺人毀家。這場決定性的械鬥,使敗陣的下郊人放棄他們在艋舺生活,護著他們的神明-霞海城隍爺,逃命到大稻埕。

同安人的領袖林右藻認為大稻埕有成為港埠的條件,便開始和鄉民建立市街,也經營起和大陸的兩岸貿易,林右藻不僅是商業領袖也成為地方的「公親」人稱「大稻埕開基人物」。

大約民國前25年〈西元1885年〉,劉銘傳請林維源、李春生組織建昌公司,興建千秋、建昌兩街洋樓店面,租給各國領事、洋商、茶商,為清末台北繁榮的商業中心。

民國前51年〈西元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逐漸成為北部經濟中心。事實上,下郊人選擇大稻埕除了當地人煙尚稀外,最重要的是艋舺港口逐漸淤淺,不便上下貨物,而因大稻埕為一河港,可以繼續發展與大陸之間的貿易。

淡水開港後,北部經濟以大稻埕為中心,出口產品以烏龍茶最有名,芳香馥郁,香味特殊,深獲外人好評,外商在大稻埕建立洋行,從事茶葉的經營、運送。英國人J.Dodd收買台茶轉送澳門,不久就在大稻埕設立茶館,著手精製,這就是台灣製茶工廠的開始。

部分茶商將茶葉在製作為精緻的包種茶,在加蚋仔〈東園〉、八甲〈雙園〉、大龍峒、三重埔一帶,種茉莉、素馨、槴子等花,茶花盛開時,連雅堂有詞形容「二重埔接三重埔,萬頃花田,萬觔珠。」意思是指種花製茶的農戶很富有。商行、洋行、茶館眾多,當時茶葉界有句話「加蚋仔的花戶,金錶鏈〈甲〉牛索并大條」。就可證明。那個時期是大稻埕經濟最繁榮的時候。

19世紀末,淡水開港,北部經濟以大稻埕為中心,出口產品以烏龍茶最有名,芳香馥郁,香味特殊,深獲外人好評,外商在大稻埕建立洋行,從事茶葉的經營、運送。英國人J.Dodd收買台茶轉送澳門,不久就在大稻埕設立茶館,著手精製,這就是台灣製茶工廠的開始。

部分茶商將茶葉在製作為精緻的包種茶,在加蚋仔〈東園〉、八甲〈園〉、大龍峒、三重埔一帶,種茉莉、素馨、槴子等花,茶花盛開時,連雅堂有詞形容「二重埔接三重埔,萬頃花田,萬觔珠。」意思是指種花製茶的農戶很富有。商行、洋行、茶館眾多,當時茶葉界有句話「加蚋仔的花戶,金錶鏈〈甲〉牛索并大條」。就可證明。

 

 

興盛與沒落

1、漢人取代平埔族成為主人:

台北地區最早的住民是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人,在北投、士林、松山、大稻埕和大龍峒等開墾,凱達格蘭人以種蕃薯、捕魚和打獵維生,當時已經會使用鐵器和採煤。

17世紀剛開始,國際貿易集團,把台灣當作貨物轉運中心,北臺灣是日本人、荷蘭人、西班牙人互相競逐的焦點。民國前285年 〈西元1626年 〉,西班牙人佔領基隆,沿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到大龍峒附近與凱達格蘭人貿易。民國前269年 〈西元1642年 〉,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積極鼓勵漢人移入開墾貿易,以便增加稅收。民國前249年 〈西元1662年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開拓北投到關渡的道路,進行開墾。

民國前227年 〈西元1684年 〉,台灣成為清朝版圖,福建省、廣東省兩省移民競相來台,台北地區以福建省泉州、漳州移民最多,由小規模演變成大規模開墾。民國前202年 〈西元1709年 〉,福建省泉州人陳逢春、賴詠和、陳天章等人合資,申請墾照,墾號為「陳賴章」,三人從事台北地區的墾職,是台北平原漢人的開墾之始,開墾地區,東至萬華,西至八里關渡,南至觀音山,北至大同區 〈大稻埕〉。台灣北部淡水河岸早期的開發,依序是新莊─→艋舺─→大稻埕─→內陸地區。

 

2、商業發源地艋舺─→大稻埕:

「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艋舺通大稻埕。」其中,艋舺就是商業發源地,「艋舺」原本是凱達格蘭族語中「獨木舟」的意思,原本是淡水河岸的港口。當地最早的市街「蕃薯市街」是因為漢人與平埔族之間互相買賣蕃薯而得名,後來改爲「歡慈市街」 〈貴陽街2段 〉。民國前123年 〈西元1788年 〉,八里坌開為正口後,經濟更加富裕繁榮,因此有了「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民國前86年 〈西元1825年 〉,艋舺成為北台彎軍事經濟重心,後來因為淡水河淤淺,居民排斥外國人設洋行和茶工廠,加上「頂下郊拼」,使艋舺元氣大傷,地位逐漸被大稻埕取代。

民國前58年 〈西元1853年 〉,大稻埕的開發者林右藻先生,帶領守護神「霞海城隍神像」及同安人,搬至大稻埕,在迪化街設置商店,並興建「霞海城隍廟」和「慈聖宮」。民國前51年 〈西元1860年 〉,淡水開港後,大稻埕逐漸成為北部經濟中心。民國前25年 〈西元1885年 〉,劉銘傳請林維源、李春生組織建昌公司,興建千秋、建昌兩街洋樓店面,租給各國領事、洋商、茶商,為清末台北繁榮的商業中心。

 

3、來自台灣的烏龍茶v.s大稻埕的契機

「茶葉青青茶葉黃,青黃卻好驗年光,黃時遮莫輕相棄,嫩綠也曾所值昂。」

19世紀末,淡水開港,北部經濟以大稻埕為中心,出口產品以烏龍茶最有名,芳香馥郁,香味特殊,深獲外人好評,外商在大稻埕建立洋行,從事茶葉的經營、運送。英國人J.Dodd收買台茶轉送澳門,不久就在大稻埕設立茶館,著手精製,這就是台灣製茶工廠的開始。

部分茶商將茶葉在製作為精緻的包種茶,在加蚋仔〈東園〉、八甲〈雙園〉、大龍峒、三重埔一帶,種茉莉、素馨、槴子等花,茶花盛開時,連雅堂有詞形容「二重埔接三重埔,萬頃花田,萬觔珠。」意思是指種花製茶的農戶很富有。商行、洋行、茶館眾多,當時茶葉界有句話「加蚋仔的花戶,金錶鏈 〈甲〉牛索并大條」。就可證明。

 

4、台北古城v.s新興的大稻埕

「台北」府城的誕生是欽差大臣沈葆楨像清廷奏請台北設府。沈氏會同首任知府林達泉,籌劃興建府城,做為行政中心。民國前32年 〈西元1879年 〉,台灣知府陳星聚積極籌建台北城,以政府經費加上人民樂捐共20餘萬兩。民國前29年 〈西元1882年 〉興工,二年後完工。

台北城東西各412丈,南壁342丈,北壁340丈,厚12尺,高2丈,東西南北門4門,加上小南門,共有五門。西門在日治時期拆除,所以上西門町是找不到西門的,東門、南門、小南門在後來改建為水泥構造的北方宮殿式樓閣,各建樓門,環城逐壕,形勢壯偉。

台北城為北部地區建成最晚、結構最講究的城池。城門採封閉碉堡式,有防禦火炮的功能,也是全台唯一採五門的長方形城池。

在以後日人統治台北城內時,城池外面這一片綠油油的稻田,給了漢人生存及發展的空間,也成就了日後的大稻埕。

 

5、劉銘傳的建設v.s鼎盛的大稻埕:

民國前27年 〈西元1884年 〉,中法戰爭,清廷派劉銘傳駐守台北府,他英勇抵抗,終於擊退法軍。隔年台灣建省,劉銘傳成為首任巡撫。

劉銘傳建設城內,與大稻埕、艋舺合稱為「台北三市街」,是以後台北的核心市區。興建布政使司衙門、書院、考棚、郵政局、西學堂、機器局,築馬路,建鐵路,引進人力車和馬車,裝設電燈、自來水。

其中在大稻埕有裝設電燈、自來水、引進人力車和馬車、築馬路,如:,今之迪化街、延平北路、重慶北路等等,是今天縱貫路的起頭,使得大稻埕成為台灣交通的樞紐,有使得大稻埕的商業地位益形重要。

 

6、藍地黃虎旗──台灣民主國:

民國前17年 〈西元1894年 〉,清廷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自強運動成果不敵明治維新,戰後兩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

丘逢甲的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敘述台灣居民皆不願成為日本臣民的心聲。民國前16年 〈西元1895年〉525日,台民在台北成立「台灣民主國」,以藍地黃虎旗為標幟,推舉唐景崧為總統、林維源為議長,丘逢甲、劉永福共同抗日。529日,日軍由澳底、鹽寮 〈台北貢寮鄉〉登陸,後來台灣民主國就瓦解了。

 

7、台灣總督府v.s台灣文化協會:

民國前16年 〈西元1895年〉617日,日人在台北舉行始政典禮,選擇台北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民國8年 〈西元1919年 〉,台北市成為全台政治、軍事、司法、金融及教育中心,隔年,成立「台北市役所」,唯一獨立的行政單位,台北市之名有此揭開序幕。

日本人在台灣實施民族差別的殖民統治,實行同化政策,台人抗議不平等待遇,要求公平合理,逐漸有不少社會改革運動人士,如蔣渭水先生,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在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民國10年 〈西元1921年 〉倡組台灣文化協會,致力於文化啟蒙工作,民國16年 〈西元1927年 〉,組織台灣民眾黨,這是台灣第一個政黨,爭取台人的政治社會地位。

 

8、台灣光復節v.s228事件:

「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

民國34年 〈西元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102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六百萬台民盼望著國民政府能將台灣建設的比日治時期更好。記者吳濁流寫到:「島民似一日千秋,又向迎接母親般的心情,等待著祖國軍隊來臨。」

戰後國民政府推行三民主義教育民族精神和國語教育,設立「台灣省編譯館」,編印學校教材、課外讀物和名著。

民國36年 〈西元1947年〉227日,專賣局官員在大稻埕取締私菸,引起群眾和政府的衝突,228日事件迅速擴大,蔓延全台,中央政府派兵鎮壓,造成許多無辜傷亡和冤獄,是爲了228事件。省思這個事件,我們要記取歷史教訓,避免不幸事件重演,並撫平心中傷痕,共創美好未來。

 

9、第ㄧ個直轄市v.s沒落的大稻埕:

台北市是全國政治中心,民國39年 〈西元1950年〉11月:成立首屆民選是議會。民國83年 〈西元1994年 〉底,舉辦台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次市長選舉,民國85年 〈西元1996年 〉直選總統,落實民主政治,人權維護與社會福祉也更受到重視。

台北市文教設施齊備,圖書館遍佈各區,另有許多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陳列各項精湛的藝術品,悠遊期間,讓心靈感受著真、善、美。國家音樂廳、社教館、國父紀念館等,提供舞蹈、戲劇、音樂的演出空間,豐富了台北市民的生活,使得台北人才輩出,既能延續傳統,又能創新。

台北是公司行號林立,達30多萬家,約佔全國三分之一,是商業型都市,又有優越的地理條件,深具發展成為未來西太平洋地區金融、運輸和國際貿易中心的潛力。

近年來,台北市積極展開城市外交,並參與國際會議,藉著姊妹市的結盟,台北市獲得許多國際友誼。

台北市21世紀的主人享受成果時,應該應該感謝前人的建樹,珍惜資源,攜手使台北的明天更進步、更快樂、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