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記錄∼彭秋玉女士  

請問老師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織布?是誰教妳的呢?

  在我幼稚園的時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當時我們住的房子都是茅草屋,牆壁都是木板作的,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我一醒來幾乎每一家都有傳統織具(碰!碰!碰!)的聲音,很有節奏感,就像一段旋律一樣,非常好聽,而這個聲音至今讓我無法忘記。」但是在那時候我不會想要學習織布,後來因為環境的關係就到外地唸書,以前有一段長久的時間都是從事幼教,但是因為房租調漲,收入無法平衡,因此回到南澳工作。回到南澳的時候,我的阿嬤仍然不斷在織布,我心中開始對織布產生好奇和疑問,「為什麼阿嬤一直對織布如此執著?」我就到阿媽的家在一旁看她織布,簡單的織具為什麼可以織出許多不同的織紋和圖形?這些圖案深深的吸引我,因此我在四十歲的時候下定決心要學習織布,奶奶的鼓勵也成為我學習的動力。我開始到輔大和各地方學習織布,雖然有些人覺得我現在學習太晚,其他人都有成立工作室七、八年的經驗,而我卻從零開始,但是我很努力,現在我的成就也跟上了其他的人。小朋友要記得,學習任何東西要有目標,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實現。除此之外,在所有的織布文化當中,老師一直覺得我們的織布是所有中的佼佼者,但是很可惜的是我們所保存的織布現在幾乎都看不見了,有的在日據時代被收購、有的是大學拿去收藏等等,所以老師堅持自己的理想,我要把泰雅織布文化傳承下去,希望小朋友也可以跟我一樣,讓下一代的孩子在部落到處都能看到織布的美。

在工作室裡有許多漂亮的作品,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這些作品和傳統作品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呢?

  我們泰雅族的圖紋只有條紋和菱形紋,這兩種圖紋再去做許多的變化。條紋的意義就是我們通往祖靈的彩虹橋,而彩虹橋就是讓會織布的女生所通過的;菱形紋的意義就是祖靈的眼睛,可以隨時保護著我們。 彭老師的門簾就是用條紋和菱形做一些簡單的變化,窗簾的部份也是用條紋和菱形紋,但是條紋如果加寬就是我們女生的紋面。這些都是創新的織法,老師我也比較擅長織條紋和菱形紋的創作、創新。另外一塊布就是我們南澳傳統原始的織紋,我是依照一百多年前的物品,並分析它的織紋和顏色做成的,上面的顏色都是為了當時跟日本人交易所買的。我們泰雅族的顏色幾乎都是棕色,另外還有一些灰白色、紅色、藍色,這塊布的織紋紙有曾在輔大進修的學生會織,其他會織的老年人都已經過世了,所以這件作品沒有加入創新,都是還原傳統,很珍貴,也是老師的寶貝。接下來老師所展示的腰帶也是傳統織紋,這些白色釦子也是傳統的配件裝飾,因為以前是瓷扣或是貝殼,衣服上越多貝殼或瓷扣的人家族越富裕,其他還有一些配飾來作為變化。

老師工作室的織布機跟學校不大一樣,可以請老師介紹織布機的種類嗎?

  我們有傳統織具(地機)、織帶機、桌上機(高機),在學校不教傳統織布機是因為你們年紀太小,腰和腳的力道不夠,如果過度練習會讓腰部受傷。織帶機不同的是操作的方法,在織帶機上的線叫做經線,在梭子上的線叫做緯線,不論什麼機器,織布的意思就是經線和緯線交錯所形成的布。

老師有沒有鼓勵我們的話?

  希望小朋友能珍惜學校免費的織布課程,不管學習過程是否順利,失敗了沒關係,重新再來,老師會陪著你們一起學習織布。老師在學習的過程忽略了很多東西,例如照顧家人和家庭主婦的工作等,但是在工作的壓力之下,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還好有家人的支持和體諒,我現在擁有自己的工作室,也有一些有心學習織布的學員,我和學員們有共同的信念,讓織布文化傳承下去,希望這個文化不要斷掉,而接下來就是要看你們了,要對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