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記錄∼江明清牧師  

參觀江牧師的工作室

  介紹泰雅樂器- 獵首笛 、木琴、風之琴、弓琴、竹筒器、四弦琴、杵臼、口簧琴(一到五簧)、竹琴、木鼓 。

  介紹泰雅生活文物-劍竹、籐、紫木(以前常做鐮刀的柄或工作工具的柄)、小米、高梁、仿製祭品、口簧琴(全世界只有兩套-一至八簧;一到五為泰雅族發明,六到八為塞德克族。)

請問牧師泰雅族歌謠和舞蹈是怎麼產生的呢?

  世界上的人如果沒有語言和歌謠會不會顯的很無聊和寂寞?古時候的人不論是感傷或是快樂常常都會用歌謠來呈現,換句話說,音樂和舞蹈是人與生俱來所能表現的。就泰雅族而言,一切的生活,不論喜怒哀樂或是生活等等,都會藉由歌謠和舞蹈來呈現。

請教牧師幫我們介紹泰雅族傳統歌謠基本的結構與特色有哪些嗎?

  傳統歌謠有吟誦式傳統歌謠(耆老所傳唱一些有關泰雅族的由來、訓誡、家族的歷史);一般性歌謠(仍是傳統歌謠曲調,例如工作歌,大人小孩都可唱的歌曲);娛樂律動歌謠(搭配舞蹈)傳統歌謠中大多都是 Re 、 Mi 、 Sol 、 La 這四個音去組織、發展完成一首歌。

請問江牧師泰雅族傳統舞蹈的基本舞步有哪些呢?

  泰雅族有舞蹈,但是現在所跳的織布舞和狩獵舞是藉由泰雅族的生活習俗,將這些過程設計成舞碼去表演、比賽,並非以前就有這些舞蹈。有時候泰雅族的舞蹈需要特定的時間(例如打獵回來有豐收物,大家唱歌謠、吹奏樂器,手舞足蹈一起慶祝),在傳統舞蹈的舞姿有大會環形舞、半蹲跳躍舞、跳躍舞、口簧舞、戰鬥舞、向心舞、踢腳舞。

請問江牧師泰雅族傳統舞蹈和歌謠與各種樂器之間有哪些關聯呢?

  最直接的關聯會發現到我們的歌謠,首先就是旋律(當然歌詞也很重要),泰雅族有一定的旋律模式,只要歌詞套的好就會呈現完整的泰雅歌謠。舞步的快慢跟歌謠的吟唱有密切的關係,雖然歌曲中有節奏的快慢,但是舞步會依照吟唱著當時的心情在快慢中轉變。樂器的部份,在吹奏樂器時有些曲調跟吟唱的曲調大同小異, 不同的地方人們是透過歌詞來呈現旋律 ,比較不同的是 獵首笛 , 獵首笛 通常都是吹奏在安魂曲上,以前要獵殺人頭或是獵完人頭回來都會吹奏 獵首笛 ,一方面平撫獵人,一方面安撫死去的人,所以一般很難透過安魂曲來配合舞蹈。因此這三者的關係可以互相配合,也可以獨立方式來表現。

請問江牧師你從事這麼多年的傳承工作,你覺得最感動或是最困難的有哪些呢?

  我最感動的是很多人在聽江牧師說故事,因為牧師的朋友很多,有大人和小孩,我們有許多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大家互相學習,不管是我們延續傳承,還是有心的下一代努力的受教,這都是令我們感動的地方。此外,令我最驕傲的一點是,傳承最好的工作就是學習怎麼分享、怎麼做老師,大家的回饋也是給我很大的刺激和思考,不管是否同意別人的看法,在多方討論和思想訊息的碰撞下,可以知道大家對自己族群的認同和關懷。最困難的部份是,我們泰雅族仍有一些人沒有認同感,覺得學習自己的文化並沒有文憑獲通過測試,這樣無法在社會上立足跟別人競爭,但是現在所有的文化都是重要的資產,如果討厭自己的族群,不學習自己的文化,那麼泰雅文化也會因此而消失。

請問牧師,現今南澳鄉部落傳統泰雅舞蹈與歌謠傳承的狀況做的好不好呢?老師您認為我們可以怎麼做來促成這些傳承呢?

  我覺得宜蘭縣開始推動傳統藝術屬於自發性,也因此從民國八十二年宜蘭縣開始推動學校的傳統藝術,漸漸發展成為各校擁有自己的特色。南澳鄉在推行傳統藝術方面較為其他鄉鎮快,因為學校的校長、老師們有意識到傳承傳統藝術的重要性和使命感,所以南澳鄉各校都朝著目標來執行。

  如何讓傳承綿延不斷?我們在推行的時候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要朝哪一個方向努力?不要失去泰雅族原本的精神和意義,有正確的觀念去做正確的事情。另外還要給老師們有學習的管道,再回到學校教導孩子們正確的文化認知。所以做傳承的工作除了有行政機制、師資,孩子們也要努力學習,由淺入深,這樣的工作才會更加有意義,才能發揮生命力。牧師心中有些期許,希望在學校有這樣的資源讓學生學習泰雅族的文化,不要放棄任何教育孩子的機會,樹立孩子對本族的認同和責任,暸解自己的文化進而熱愛並發揚,不一定要透過比賽成績來讓自己認識泰雅族,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忘記自己是泰雅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