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丁澈士博士

 

訪談時間:2004年12月11日

訪談地點:屏東科技大學

訪談對象:丁澈士博士(荷蘭水文地質博士,屏科大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丁澈士教授是荷蘭水文地質博士,目前負責整個屏東地區地下水補注計畫。這次的訪談有別於一問一答式的專訪,而是以簡報教學、模型模擬、實地勘查等方式,進行了一趟知性之旅。

  為了讓我們對地下水與地層下陷的關聯,有整體的的概念,丁教授先以簡報的方式向我們說明小水滴蒸發、凝結、降水,上天下地流浪萬里的旅程,以及地下水測量與補注的概念,同時強調地下水是可以抽取的,但不可超抽越過補注量。之後,我們到教授的水工試驗所,觀察地下水層的模型,並以馬達抽水實驗地下水層變化,有助於我們了解地下水流動與測量的概況。

  下午,我們實地走訪位於林邊溪的二峰圳集水廊道。這個廊道是日治時期完建的。不過,由於盜採砂石嚴重,而使原本位於地下的廊道裸露於地面。它是運用滲入地下的伏流水灌溉台糖蔗田,且至今水源仍源源不斷,持續提供農場灌溉和居民的民生用水,而多餘的水最後仍會流回林邊溪,非常符合環保觀念。這個利用天然地下水資源的觀念,打破我們以往缺水就建水庫的迷思,也為水資源開發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接著丁教授帶我們到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原,但可別小看它,這可是教授實驗三年,預計興建人工湖的萬隆農場。教授也在現場介紹人工補注地下水的概念,同時也教我們實際測量地下水水位。

  最後我們驅車前往屏東地區下陷最嚴重的塭豐村,了解當人們將地下水抽走後,地層的水消失了,土壤便漸漸無法承受壓力而被壓緊,地層因而下陷的實際情形。而且因地層被永久壓密了,水滲入也無法將其撐開,唯一補救方法是由上填土加高。所以,在屏東塭豐平常見到下陷的房屋,其實並不是房屋下沉,而是周圍的馬路與建築物皆有加高的緣故。

  今天雖然只是短暫的學習,但卻讓我們對地下水保育、應用、補注有全新的認識,也對台灣這塊土地燃起疼惜的心。而且從丁教授身上,我們也深切感受到他對工作無怨無悔的熱忱,與對水資源開發的執著,真是個令人感動又敬佩的學者。

  以下我們將丁教授所講述的內容,整理成地下水的抽取與地層下陷、地下水補注、二峰圳集水廊道、萬隆農場人工湖四部份做介紹:


丁博士為大家進行簡報


屏科大水工試驗所地下水層模型


走訪二峰圳集水廊道


走訪萬隆農場


走訪塭豐村


堤防上的合影

一、地下水的形成、抽取與地層下陷的關係:

 

  當雲中小水滴降落地面,有些流入河流,有些蒸散為水蒸氣,有些則入滲地下成為地下水,從降水到水源滲入地底之過程稱為「地下水補注」。

  但土壤結構會影響到入滲速度,土壤間孔隙大的入滲較快。所以地下水的多寡與土壤有絕對的關係。屏東沿海地區常見到密密麻麻的抽水井,這些大都是用來抽地下水做為養殖水源。原因是地下水水質穩定,水溫少變化又乾淨,是漁農的最愛。但當地下水被超抽了,土壤便漸漸無法承受壓力而被壓緊,地層將因而下陷。而且一旦地層被永久壓密了,即使水滲入也無法將其撐開,所以地層下陷只能事前防範,難以事後補救。
 

  目前屏東縣,約有127個觀測井,每個井價值兩百多萬。研究單位是利用井中水位來觀察地下水的補注與抽取量,並且畫成水位過程線,用以了解並監測地下水位的變化。水存在於湖泊、河川,也存在地下水庫(地下水儲存的場所),藉著水文循環而生生不息。
 


觀測井
(照片提供:丁澈士教授)

  既然地面水可用,當然經過地層淨化的地下水更可以使用。但是,我們應該有一個觀念---就是「有多少水用多少水,抽取量不可超過補注量」!
 


地下水位下降與地層下陷(圖片提供:丁澈士博士)

 

二、地下水補注

 

  地下水補注是指由外界(如雨水、河水、灌溉等)以天然或人工方式,對地下水飽和含水層增補地下水之過程。可以分為天然補注與人工補注,當天然補注量不夠時,就需要以人工補注來輔助。

  屏東平原是經過千萬年河流沖積所形成的,而且整片平原地質大部分都是礫石砂土地。特殊的地質孕育了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據丁教授的估算,整個屏東地區地下水容量約有30億立方公尺。但自從七O年代起,大量的地面水被引至高雄地區供給工業用水、河川砂石被嚴重濫採,使得河水下滲力减弱、河道被佔用墾殖,減少地下水下滲面積,加之沿海養殖業興起,及上游台糖將大片河川地開拓為蔗田農場,經歷此浩劫,使得屏東平原天然地下水補注能力遠不如前。所以屏東平原的地下水位也年年下降,沿海地區更出現累積地層下陷量3.22 公尺的現象。所以如何再度恢復屏東平原地下水補注量,是非常重要的。

  人工補注的方式有七、八種,以屏東平原的水文條件來說,巨礫砂石較多,透水性良好,所以適合運用荷蘭人工湖補注地下水的經驗。將多餘的水以人工湖補注,蓄到地下,經地層淨化,再由下游適當地點抽取水源,除可透過礫石層自然淨化水源外,還可防止地層下陷。

  在台灣地下水補注,丁教授是第一個提倡的,但事實上在歐美有80 %以上的水資源是利用此方式,所以丁教授戲稱這是舊知識新思維。在台灣,目前仍以建水庫,使用地面水居多,但台灣豐水期受颱風影響,濁度很高,必須花錢過濾、淨化、消毒,所以,以人工方式增加扇頂地區地下水的補注量來替代大型水庫的開發,實在是最環保的水源應用。
 

林邊溪人工湖地下水人工補注概念示意圖(圖片提供:丁澈士博士)

 

三、「二峰圳」集水廊道

 

  二峰圳位於來義鄉林邊溪上游,日治時代由鳥居信平先生,經五年調查兩年建造而完成的,「二峰」則是以當時台糖株式會社的廠長為名。至今集水廊道已八十餘年,但是每天仍有十萬噸的取水,而且對於河川生態完全沒有影響。

  早期為了灌溉大面積四千公頃的蔗田,所以利用林邊溪巨礫多、下滲力強的特性,在河床下 2.7 ∼ 9.1 公尺處,埋設地下堰堤,以收集地下伏流水,再經過穿山隧道,流入渠道,經分水工引到不同的灌溉區,灌溉附近的稻作與蔗田,多餘的水由閘門控制,最後仍會引流回林邊溪,非常符合環保的觀念。當初鳥居信平結束工程後,在分水工旁,種了兩棵小葉桃花心木,去年因颱風被吹倒一棵,留下一棵為集水廊道做見證。

  目前由於盜採砂石的緣故,林邊溪河床足足下陷了將近 2 . 6 公尺,使得原本位於地下的廊道已裸露於河床。但集水廊道目前仍持續提供農場灌溉和居民的民生用水。這個天然地下水資源取得的方式,有別於大型水庫開發,讓山區地下水以最環保、最省錢的方式變成地面水,更提供水源開發的新思維,同時也給我們一個省思---日本人在八十年前就做到的事,難道我們現在做不到嗎?

 


二峰圳集水廊道


原位於地面下的地下堰堤
由於盗採砂石,已露出河床


二峰圳地下堰堤剖面圖
(圖片翻拍自偕大地悠游河流)

人孔:進入廊道查看、維修測量的入口,人孔內部可看見急流的水

 

明渠導水路:左邊水圳是灌溉用水,當水量溢出中間隔堤漫過右邊水圳,便回流林邊溪

 

二峰圳利用100公尺左右的高程落差來輸水,完全不用任何人工機械力
目前仍持續提供農場灌溉和居民的民生用水,水道旁密佈接水管

 

來義村外台糖糖廠前的分水工
地下伏流水,經分水工引到不同的灌溉區,灌溉附近的稻作與蔗田

 

四、萬隆農場人工湖

 

  屏東地區地表水受豐枯期季節變化影響很大,再加上河流短,雨來得及、去的快,因此,在水資源的應用上以地下水為主,但因缺乏完善的管理,所以過去三十多年來,地下水被過量抽取而導致沿海地區地層下陷、土壤盬化等現象,防治之道除了應有效管理地下水抽取,更應以人工方式增加上游扇頂地區地下水的補注量。

  屏東縣政府接受水利署的補助,委託丁教授負責執行林邊溪上游人工湖設置工程計畫。丁教授選定林邊溪沖積扇扇頂之萬隆農場,並在此實驗三年,利用觀測井監控,知道水在地下流動的速度,也了解在豐水期時,水位最高35 m,枯水期會降到 60 m,只要在豐水期時引水入三百公頃的萬隆人工湖,讓它慢慢入滲形成地下水,並儲存於地下水銀行,這些水流到何處只要靠監控,不需管路即可知道。地下水流動慢,我們現在所喝的水,可能是十萬年前的水,所以補注後的水,也許現在我們用不到,但可供給後代子孫使用。而且如果能配合二峰圳集水廊道收集引取河床伏流水,這樣,即使在枯水期都不怕沒水可用。同時水源經人工湖沉澱、過濾,及貯存在地下含水層後,人工湖周邊再輔以造林涵養水源,當可減緩地層下陷。

  丁教授說:萬隆農場在日據時代有土壤改良,一公尺內都是細顆粒,只要把這一公尺的土粒鏟掉,下面就是透水性良好的大礫石,非常適合進行地下水補注。而我們也實際將一瓶水倒在地上,一下子就不見了,可見這裡的滲透力真的很好。將來如果在此設置人工湖,相信一定能有效補注地下水。任何事絕對沒有百利而無弊害,丁教授強調萬隆人工湖也一樣,補注水塘一段時間之後,一定有細顆粒會沉澱,所以必須定期清除約50㎝的堵塞物質。同時人工湖也必須進行整體土地規劃,平地造林,成為生態公園。

  有地下水補注,就要適當的抽用地下水,否則一下雨,屏東地區地下水位較高的崁頂、麟洛、建工、東港、竹田、內埔等地就會開始冒水,反而有水患問題。地下水的水質好過地面水,所以喝地下水不必有罪惡感,只要不超抽,地下水是最好的水資源。現在萬隆農場的實驗已告一段落,萬事皆備,只欠東風,只要經費下來就可動工。在丁教授這位研究地下水補注權威及屏東縣政府的努力下,我們期盼高屏地區早日有優質而充沛的水源,沿海地區也不再有地層下陷的問題。
 

萬隆農場地下水補注試驗人工湖
 

試驗時,以「距形堰」測量水的流量
 

藍色柱狀儀器是用來了解地下水入渗速度
 

地下水人工補注試驗場
 

測量地下水水位,當日(2004年12月11日)測到的水位是46.5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