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里漏》-地名由來
地名沿革【話說里漏】>【地名由來】>【地名沿革】
  漏社的範圍是在花蓮縣吉安鄉東昌村吉安分局的東邊,東邊面臨太平洋,是吉安鄉最東邊的部落,北邊以七腳川溪與花蓮市間隔。古時候的傳統部落活動範圍包括吉安鄉行政區域的東昌村、仁安村、光華村等。但目前活動範圍以部分的東昌村為主。
討論里漏地名的由來
我們正在討論里漏地名的由來
里漏地名沿革表
時   間
地 名
由     來
清朝光緒時代
里留社
有一位叫胡傳的人,編了一本書叫「台東洲採訪修志冊」,它記載北部的「南勢阿美」共有七個部落,其中的「里留社」指的就是「里漏社」
1937年日本統治時期
舟津
日本人取「乘舟靠岸」之意思,將「里漏社」改稱為「舟津」
1948年台灣光復後
化仁村
為紀念抗日份子邱化仁,原名叫做邱德貴先生,所以將「里漏」改名為「化仁村」,這也是我們化仁國小名字的由來。
民國六十六年
東昌村
有一位叫做徐慶昌的先生認為「化仁」是「化為烏有」的意思,所以他認為這個地方在吉安鄉的最東邊,後來就改名為東昌村有「日出東方、昌盛繁榮」的意義。
民國七十六年
東昌村
鄉公所又編出仁安村
東昌村的地理位置圖
東昌村的地理位置圖
資料來源:吉安鄉公所網站
繪圖:王蕙琳


【里漏社﹝現今東昌村﹞ 的方位圖】芝蘭手繪


神話傳說【話說里漏】>【地名由來】>【神話傳說】

  美族也有幾個神話,是在敘述里漏社地名的由來:

說法一:
  說里漏社祖先,在一千四百年前有七位阿美族始祖乘三艘獨木舟,從今天東昌村的海邊登陸,建築茅屋而居住在這裡。
  後來,因子孫越來越多,使里漏部落容納不下,而又分為三個小部落,長子移居到七腳川〈現在的太昌村〉;次子移居荳蘭〈現在的宜昌村〉;三子移居薄薄〈現在的仁里村〉。

  後再分出七社,稱為南勢阿美七社,即七腳川、竹窩宛、薄薄、里漏、屘屘、鮑干、荳蘭等社。

  初祖先所乘坐的獨木舟,還留在現在的『東昌村宗教聚會所』裡面,非常的破爛,但是還保留住。聽頭目說現在這艘獨木舟已經有『八百一十年』的歷史了喔!
只是每年的成年禮時所用的船,是另外打造的。



說法二:
  前,里漏社的男人平日都要出海捕魚,女人都要曬鹽,所以部落的原住民天天都曬太陽,因此他們的皮膚都比附近荳蘭部落及薄薄部落的阿美族人還要黑。阿美族語『曬的很黑』叫做madawdaw,後來就叫做Lidraw


圖片來源 :台灣小百科 阿美族 明立國著

說法三:
  傳,這裡的阿美族是來自於屏東縣牡丹鄉的旭海村,當時旭海村的名字稱為Palidraw,他們遷來這個地方後,為了懷念以前居住的地方,於是就把後來居住的地方稱為Lidraw

說法四:
  說第一位遷居到這裡的女性祖先,名字叫做 Lidraw,為了紀念他便把部落的名字叫做Lidraw

說法五:
  後一個說法,原來住在屏東恆春的阿美族人因為無法忍受漢人的欺負,所以被迫往北邊遷移,千遷居到台東縣及海岸山脈附近,當時稱為Lilon,後來又遷居到這裡,所以後來這裡就稱為Lidraw
以上的資料來源 :
提供者:吉安鄉公所民原課課長 張金蓮女士
    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生 張淑美小姐
資料出處:吉安鄉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及恢復部落傳統名稱規劃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