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

 

鬥魚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而側扁,口小,下頜突出。體被櫛鱗 ,頭部圓鱗,側線不明顯。背鰭之第3、4根軟條,臀鰭之第6、7根軟條,腹鰭之第 1根軟條及尾鰭之上下葉均延長,尤以腹鰭更延長為絲狀。身體灰綠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間為淺紅色。頭部由吻端至鰓蓋有一藍黑色紋,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周圍為黃色。雄魚為叉形尾,雌魚為凹形尾。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於河溝、池沼、稻田等水草茂盛之靜水域中。性喜好,具迷器之輔助呼吸器官,可生存於低溶氧的水域。嗜食水生昆蟲的幼蟲、蜉蝣動物,具有控制孑孓或其他有害昆蟲幼蟲的能力。繁殖期,雄魚先在水草多的水面上以口吐泡沫築巢,雌魚再將卵產於泡巢中,雄魚有保護幼魚的行為。

棲地分布:

野外族群數量稀少。

一、溫差適應力強:

台灣鬥魚在攝氏4度∼38度的水溫中依然可存活。

(台灣鬥魚最佳生長的水溫範圍約為攝氏20度∼27度)

二、不需涵氧量:

台灣鬥魚因為使用特殊呼吸器官-迷器,可從水面直接吸取空氣,因而達到呼吸的目的。所以台灣鬥魚常常會將頭浮出水面呼吸空氣。)

三、耐飢餓:

蓋斑鬥魚耐飢餓程度可達三個月。

↑TOP

青魚 ───洲仔福壽螺的天敵

 

青魚

 

背鰭3+7,臀鰭3+8,腹鰭2+8,側線鱗39-46,咽頭齒1行。身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狀,頭中大,頭頂寬。口大,且上頜略長於下頜。其咽頭齒大而呈臼齒狀,齒面平滑。這是其與草魚最易區分的特徵,此外,其體型雖與草魚相似,但體背側色泛黑,腹部灰白,鰭皆為黑色,亦與草魚不同。

 

生態環境:

棲息於江河、湖泊與水庫的中、下層水域,以水體中的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但以底生之軟體動物 (螺蚌等) 為主。

↑TOP

塘虱魚(土虱)

 

塘虱魚(土虱)

 

種類:塘虱魚科 

體長:最長可達40公分

型態:

體延長,頭部平扁,後部側扁,頭背及兩側均有骨板。吻寬圓而短。有4對鬚及鼻鬚1對。身體光滑無麟,多黏液,呈暗褐色,腹面灰白色。

生態:

棲息於河川、池塘、水草茂盛之溝渠、稻田和沼澤中,主食魚、蝦、水生昆蟲等。生命力強,即使離水多時也不易死亡。

 

塘虱魚(Clarias fuscus)在臺灣俗稱土虱,在大陸則稱之為胡子鯰。塘虱魚具有特殊的附屬呼吸器官,可以上浮直接吸入空氣來增加氧氣的攝取,因此可適應極低溶氧之環境,為廣溫性鯰科魚類,適應力極強;然而,在臺灣因為環境的污染,而導致原生種塘虱魚幾乎絕跡了,目前市面上可見的種類主要為外來種,即泰國種塘虱魚及非洲塘虱魚,因為泰國塘虱魚的成長迅速且體型大,並沒有像臺灣原生種塘虱魚會有掘洞之習性,因此一般係以泰國塘虱魚為養殖主要對象,而其養殖條件簡單,再加上其食性可以用家畜、家禽之內臟為主飼料,養殖成本低廉,因此,成為許多農民副業養殖之魚種。

↑TOP